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城市化网讯 “中国为什么要推进城市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还会持续多久?房地产究竟是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樊纲9月2日在杭州举行的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和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主办,保亿集团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城市化论坛暨保亿集团二十周年庆上给出了他的答案。
在樊纲看来,推进城市化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集约使用各种资源,特别是集约使用各种公共资源,创造更大的产值,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中国80年代搞农民离土不离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由于乡镇企业大多数位于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的乡镇上,再加之各种配套不齐,导致很多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营难以为继。90年代后期,很多乡镇企业纷纷解体、倒闭和破产。一些有远见的乡镇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开始迁往城市。
樊纲强调,尽管乡镇企业以一种不太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们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的一些作用。它帮助一些企业或企业家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培养出了一批企业家和一批企业。
当初那些有远见的乡镇企业为何要走向城市?主动城市化?因为城市配套齐全,能集约使用各种资源和基础设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得企业得以在比较低廉的基础设施成本上得以发展。
基础设施成本是什么呢?比如说税收,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大家的成本。另外一个好处是,城市化导致人口集聚,从而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最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樊纲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讲,相比小城市,大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会更高。因为大城市更集中,更能产生集群效应,从而更优越。当然这里讲的大城市不是那些现在已经很大的城市还要变成更大的城市,而是指一批中小城市将发展成大城市。
基础设施为什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樊纲看来,因为基础设施节省了大家的成本,企业能够获得发展的条件。建设各种基础设施能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降低企业的综合的资源成本。
他举例说,一个边远城市或一个边远的农村地区如果要生产一些东西的话,几乎很难办到,因为离海远,基础设施落后,要把产品运输出去,仅交通成本就是它难以承受之重。
同时,樊纲也表示,只要能防止住泡沫和危机,中国经济还会有20、30年的高速增长期,中国各行各业都还有大的发展前途,房地产过去是将来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