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国部分农村显现都市风格建筑
时间:2011-08-30 09:37:59  来源:新华网  作者:朱峰 

新华网石家庄8月30日电(记者朱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二层新式建筑,一条条笔直平坦的道路,一个个宽敞明亮的小院,还有正在施工的文化广场、学校、超市……从河北省魏县县城驱车十多里来到王营村后,都市风格的建筑陆续映入记者眼帘。

走进村民王香臣的家门,发现这里干净整洁、窗明几净,充满了现代城市家庭的气息。客厅里有沙发、茶几、液晶电视,厨房里安装了漂亮的整体橱柜,卫生间里有抽水马桶……王香臣的老伴儿对记者说,第一年冬天,他们就自己烧上了地暖。儿子结婚后,小两口住楼上,老两口住楼下,一家人和和美美。

村负责人张守书说,有别于外地“百姓‘被上楼’、开发商得利益”的新民居建设模式,王营村始终坚持“集中搞建设、百姓得实惠”的办法。虽然新农村建设进度慢了点,但是没有后遗症,百姓积极性空前高涨。

张守书就农村都市风格建筑算了几笔账:

房屋建设节省账。以前一次建房需要10万元,居住面积才150平方米,两代人住在一起就不方便;现在科学规划整体设计,也是这么多钱,双层带阁楼,不算阁楼就有220平方米。就王香臣家来说,等于一次搞建设,两家住新房。

宅基土地节省账。正是因为房屋面积大了,建新村不少老人选择与孩子一起住,原来旧宅基地到了新民居减少了五分之一的面积。旧村占地950亩,新村包括道路、公共设施占地才245亩。

重复建设浪费账。以前老房子使用年限只有10年-15年,而新民居使用年限可以长达80年。以前每年都有30多户人家翻盖房屋,在老庄基进行重复建设,几乎平均20年老村就要重新建设一次,钱没少花,村子还是老面貌。

老宅复耕增收账。利用闲置的老宅子进行种植、养殖可为村民增收2000元到1万元。

生活便利舒适账。新村街道平整干净,街边有下水,出门有路灯,购物有超市,活动有设施;家里,楼上楼下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邻里纠纷和谐账。村委会调解员张云山告诉记者,做了23年调解工作,这两年他最轻松。新民居统一样式、统一大小、统一标高、统一配置,家家平等,再没有谁挡谁的阳光,谁妨碍谁风水的矛盾纠纷。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张守书说,“这几笔账一算,村民们见到了建设新民居的好处,都积极参与进来。”如今,王营村新农村建设前三期已经入住,年底前第四期全部入住,新村可达到330户,将有超过一半家庭住进新民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