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打工子弟学校:北京城市化的牺牲者?
时间:2011-08-19 12:46:5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车流混杂着人流在残破道路上随意穿行,周围低矮民居旁任意堆放的各类垃圾为原本嘈杂的道路再添阵阵恶臭。

  8月17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驱车沿北京市昌平区中东路向西,越过昌平与海淀区界,上述景象一直相伴身边;而镶嵌于上述街景中的数条红底白字招生条幅格外显眼。

  记者走访发现,这些条幅均来自位于昌平区东小口村、隐居于上述城乡接合部的四所打工子弟学校:明欣、东方红、振华、经纬;而数日前的一场变故让四所正处暑期的学校早早开始了忙碌的招生。

突如其来的变故:瞬间拆除的红星学校

  近日来,“首都取缔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的消息一经报道便引来各界持续关注,其中,朝阳、大兴、海淀多所打工子弟学校被定性为“流动人口自办学校”已经接到了拆除令,或者已经完成取缔,难逃拆除命运。

  位于海淀区西三旗的红星打工子弟小学,刚于8月9日被取缔拆除。在记者找寻该学校的途中,偶然发现了两名正在路边招生的原红星小学教师,一张小学课桌、两把椅子和摊放在桌上的招生手册表明了她们的身份。

  得知记者的采访用意,其中一名胡姓教师告诉记者,自得知学校被拆除的8月10日至今,她们每天从早上7:30直到晚上7:00都要在路边坐等前来询问招生和入学的原红星小学的学生和家长。

  “9号晚上接到谢校长‘学校没了’的电话,我瞬间就哭了出来。”胡老师对记者讲述着当天的情形。9号拆除学校的时候听说来了很多警察、消防,警戒线把学校围起来,瞬间就完成了拆除。

  “现在的学生安置还是一盘散沙。”胡老师极力掩饰发红的双眼告诉记者,因为正值暑期,学生家长和老师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面对当前的学生安置问题,学校的谢振清校长在9日下午就开始与周边学校展开了安置协谈的工作。

  而由于实在无法抽出时间,红星小学校长谢振清也只是告诉记者,学校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经多次向海淀区教委提出过申请,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无法达到200米环形跑道、150万元办学启动资金的标准,始终没被批准,这也是如今红星难逃拆除厄运的根本原因。

  随后,记者赶往红星小学原址发现,学校围墙内已然成为一片空地,仅剩少许砖头瓦砾,紧锁的大门前没有任何学校的标志。

  而在紧邻学校边的红星小学登记工作站前,记者发现了一条排着长队等待领取报到通知的家长队伍。

  “已经取得‘五证’的几百个学生将分到石油附小等公立学校,比以前的红星可强多了。” 工作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都是政府安置工作的成效。

  所谓“五证”是指,家长或监护人持本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

  而对于政府的安置,胡老师也深表感恩,她告诉记者,因为政府的安置,一些能够取得“五证”的打工子弟至少能够继续上学,而他们学校取得“五证”的学生数量将近300多人。

  “红星小学原本拥有学生将近1400人。”胡老师告诉记者,除了办理了“五证”的孩子能够去公立学校安置,剩余的几百人会分配到周边其他几所打工子弟学校进行安置。

  当记者问及剩下的数百名学生又该怎么办,胡老师无奈的表示,剩下的只能返回原籍就学。

无路可退的明欣学校

  17日,本报记者赶到接收红星小学学生的另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明欣学校。证照齐全、师资条件算好的明欣学校,也是红星小学校长谢振清最为中意的安置学校。

  在临街的明欣小学胡同口,记者发现,一条“欢迎红星学校师生来明欣工作学习”的红色条幅十分醒目,步行走入胡同深处,在周边恶劣的环境中,两座两层简易楼房围着一块空地的明欣学校映入记者眼帘。

  在一间近百平方米,挤满十余张教师办公桌的办公室,明欣学校校长胡明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

  “近日来的报道我也一直在关注,但都没有切中问题要害。”胡明对记者直言,北京市教委对“24所拆迁校涉及在校生1.4万”的表述并不准确,他认为,实际人数比这个要巨大得多。

  胡明告诉记者,东小口村的4所打工子弟学校都属证照齐全,共有学生近4000人,拆除的红星小学还将有近千名学生前来安置。

  “我们已经接受了200多个红星的学生,涵盖小学各个年级。”胡明对当前市教委取缔打工子弟学校的后续安排颇具微词,他认为,那只是治标不治本。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教委于16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各区县在进行分流安置中将依照“三先三后”原则,即先拆民居,后拆学校;先对安置分流方案论证可行,后组织具体实施;先分流安置,后拆校舍。

  “拆了民居,孩子们住在哪?不可能都住在学校,这无疑是将学校架空。”胡明表示,那些有能力办理了“五证”的学生,最终能否顺利入学公立学校,实际并不乐观。

  胡明介绍,首先,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使用教材与市公立学校的教材不同,民办学校的孩子安置到公立学校还有瓶颈;其次,公立学校能否顺利接收不得而知,毕竟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可能会提高入学门槛,比如“招生已满”、或者“需缴纳数万元的借读费用”等。

  “东小口是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最好缩影,明欣已经是坚守的‘最后一道线’,以后将无路可退。”胡明认为,在北京城市化的大潮下,打工子弟学校的最终结果只有消亡。

  “昌平区到处都在拆迁建设,一旦东小口内的打工子弟学校拆除,那近4000名学生的安置又该何去何从?”胡明希望媒体可以帮助呼吁,政府可以认真考虑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协调一块地方,由校方继续兴办学校。

  采访结束,正当本报记者准备离开时,一位原红星小学的家长带着自己已经6年级的孩子前来办理入学,而学校每学期800元的学费和120元/月的餐费让家长面露难色,但考虑再三,家长还是交了学费,一同前来的学生始终一言不发。

  在返回的途中,记者发现,条条拆迁标语在东小口村随处可见,而其中“拆出文明、拆出公平”的标语尤为醒目。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