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菜贩子的一天——“菜价涨了,受益的不是俺”
时间:2011-08-18 11:33:52  来源:新华网  作者:潘旭 

   8月16日23点刚过,48岁身材消瘦的菜贩子马翠连起床了,仅睡了3个小时。他骑上三轮电瓶车,早早赶往上海真北蔬菜批发市场。

  “只有到得早才能进到新鲜货。”马翠连说。

  在批发市场里进菜可不简单。马翠连事先列好30多个品种的菜单,1小时里才置办了4种,有些货要凌晨两三点才到,只能等。昏暗的灯光下,他把鸡毛菜、青菜、豇豆和藕从列表里勾去,又点了点腰包里的钱。

  进货量取决于生意好坏,当天他准备了1000元。这意味着前一天的生意不好,有很多菜没卖完。

  200多斤的菜备齐了,马翠连开着三轮赶往真华菜场。妻子王绪芳每天5点会在摊位上和他会合,搬运、整理、上摊,一直持续到顾客前来。

  夫妻俩租了两个连在一起的摊位,每月1800元,加上水电等花销200多元,这笔硬支出折算到每天就有70元。王绪芳算了笔账:每天至少要卖掉300斤菜,每斤菜平均挣5毛钱,才有80元净利润,每月挣2400元。“生意好的话三四千元也有,不过夏天很难。”

  夏天的菜容易坏,有些白天卖不掉晚上就得扔掉。马翠连边说边扔掉了大半筐花生,“生意不好时一天要扔掉四五十斤菜”。

  摊位上的台式电扇舍不得开,因为一度电要1.2元。尽管如此节约,夫妻俩想在夏天守住每天80元的“利润线”仍然要动一番脑筋。王绪芳说:“菜价是涨了,可俺们卖菜的没得到好处。”

  夫妻俩贩菜已4年,摸索出“早市卖质量、晚市卖数量”的经营之道。整个上午,只要得空,夫妻俩就整理菜,给顾客干净、新鲜的印象。下午1点,马翠连回家休息,个把小时后夫妻再次会合,准备晚市的冲刺。

  18点30分一过,菜场里渐渐安静下来。

  回到住处已过19点。2室1厅里合住着3户人家,马翠连一家挤在10来平方米的小间,每月房租850元。

  “好在大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女儿也已工作,现在只剩小的了。”马翠连谈起三个儿女时似乎忘了冷清的生意。夫妻俩希望能熬到小儿子有工作后就回安徽阜阳老家种地。到那时,夫妻俩便完成了心愿:用自己的双手把三个孩子送到大城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