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句谚语,叫“牛市来了,猪都飞上了天”。如今股市低迷,猪肉价格却已经飞上了天。早市上能听到买菜的老太太这样抱怨:本想买二斤里脊炒菜,一看肉价,得了,买二斤肉馅儿回家蒸包子吧。
统计部门的数据佐证了这个事实。6~7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创新高,同比增幅都在6%以上,分析人士纷纷指向猪肉。连续两个月,猪肉价格的同比增幅在50%~60%,成为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国家发改委就此的回应耐人寻味。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即便肉价上涨很快,但国家并不准备大量抛售储备或者进口猪肉,来打压国内的生猪价格。为什么呢?肉价上涨,养殖户得到了实际收益。他还预计,明年春节之后生猪市场将产生过剩,肉价会有新一轮下跌。
乍一听,这说法有点儿“劫富济贫”的味道,肉价高涨似乎变成了城市反哺农村的一条通道。其实不然。不少城里人对养猪业十分陌生。管理部门只是表了表态,这结论背后,却蕴含着中国近几年养猪方式和猪肉产业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
先说价格。在当前肉价上涨的抱怨声中,城里人可能忘了肉价下调的时候。事实上,过去几年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指批发价格,与市场零售价不同)变化很大。2005年夏秋暴发猪蓝耳病,导致母猪和仔猪大量死亡,反映到2007年,猪肉价格急速攀升,到2008年4月达到每公斤18元的高点。然后一直回落,到2009年6月以及2010年6月,猪肉价格都在每公斤10元以下。直到今年才迅速回升,6月超过了历史高点。也就是说,这几年肉价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波浪式起伏”。
在这个价格起伏过程中,农村养猪户经历可不那么轻松了。有人讲述了上海市郊一位农户的经历很有典型性。这位叫方荣的农民,2007年看到猪肉价格的上涨,国家又有补贴政策,于是盖了3间猪棚,花2000元买了两头小母猪。2008年上半年,两头母猪共产下了20多头小猪,养了六七个月,猪卖了,赚了近4000元。到了2009年,第二批小猪出栏,肉价却已经跌得厉害,而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一分钱也没赚到!在2010年年初,肉价一直维持低位,方荣索性把两头母猪也转卖给了他人——养不起了。如今猪棚变成了柴草间。
在山西,基层的畜牧调研人员发现,过去两年的肉价低,导致很多养猪户退出了猪市。到今年还坚持下来的养殖户,即便能在高价下挣到一些利润,但所得还抵不上过去两年的损失。
这就是让很多业内人士困惑的“猪周期”魔咒:肉价大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剧增——肉价下跌——养殖户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母猪孕仔6个月,仔猪出栏6个月,一般来看“猪周期”为3年,养猪户往往是“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
温家宝总理7月在陕西调研时说:“猪肉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增加,我很高兴。但城市中低收入群众感到难以承受,我有压力。我们的目标是,既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又让城里人吃上价格合理的猪肉。”
这句话道出了“猪周期”给调控者带来的“两难”选择。不少养猪户抱怨,2007年猪肉上涨较快,国务院出台了补贴、保险等各类扶持养猪的措施,之后大量游资进入养猪业,生猪数量大幅上升,反而使得2009~2010年两年价格连续下跌。
从这个意义上,就能理解国家发改委就本轮肉价上涨的说法了。一方面,要给城市低收入阶层以补贴;另一方面,则要维护农民养猪的生产积极性。周望军尤其不忘强调,广大养殖户不要过多补栏了,预计到“猪周期”的影响,这是提醒养殖户们:别老看眼前的利润,还要看到未来可能的亏损。
事实上,猪肉价格波动背后是中国生猪生产方式的困境。目前中国的生猪需求量每年6.3亿头,但是其中40%为散户养殖。在有限的规模化养殖份额中,养殖场也多为数百头到上千头的小规模,大企业很少。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广东温氏集团,生猪养殖量不过500万~600万头。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是“饲料大王”,如今投入几十亿元,要做“养猪大王”,仅在辽宁一省投资,就计划养猪300万头。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认为,养猪是中国农村传统副业,靠经验,养殖成本低,而大型集约化的企业养猪,要算人工、厂建、管理,在成本上争不过小农户,一直以来不占主流。但现在,格局正在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