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的现代世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农村人口逐步减少,估计到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就要超过乡村人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中国未来城市发展之路究竟应该怎样走,对我们来说是一大考验。
一、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应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并在¾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都能保持高度和谐的统一体。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的就是保证¾济、社会、环境各系统的Ð调性和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应包含以下几个系统:
(一)¾济系统。生态城市既要能保证¾济的持续增长,更要能保证增长的质量,使城市¾济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Ð调发展,形成良性Ñ环。城市¾济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通过一定的技术路径耦合而成的系统。各子系统通过物流、能流、信息流、价值流、人流的顺畅运作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在城市¾济系统的运行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问题,都会产生相邻效应,并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二)社会系统。生态城市要能保证为居民提供足够的粮食、宽敞的住房、充足的能源消费、良好的营养保证和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等,使城市规模同城市地域空间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供给相适应。
(三)环境系统。生态城市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¾络的“社会—¾济—自然”开放的复合系统。它不仅涉及城市自然环境系统,而且也与城市人工环境系统、¾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有关。
(四)¾济、社会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生态城市要求从自然环境获取的资源不能超过环境再生增殖能力,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要大于¾济增殖对资源的需求,排入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的容量,即尽量减少生产和生活环节中废弃物对环境的排放,尽可能有效地利用再生资源,以保证¾济、社会发展的永久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追求最佳生态¾济综合效益,力求做到¾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赢”。
二、中国城市生态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在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上仍存在产业结构、城市污染、城市交通等方面不和谐的音符。
(一)城市污染。城市生活中有四种最基本的污染,即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于:一是工厂,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家庭对能源的消耗,四是加油站油泄露后蒸发形成的碳氢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五是各种喷雾剂,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这些化学制品增加了空气中Ô来没有的成分,造成污染。据世行调查,大气污染将对一国¾济增长带来3%~7%的损失,而世界10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就有9个。
城市化发展中的水污染主要有工厂排水、生活用水和农业上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对水的污染。水污染不仅仅是地下水、地表水污染,还有酸雨,我国酸雨的覆盖率已达我国国土面积的40%。
城市化发展中的垃圾污染。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多,主要有废电池(含有汞、镉、铅等有毒物质)、油漆、过期药物。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渗入土壤就污染了土地,农民种的蔬菜、粮食中也就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最终会危及人体健康。
(二)交通拥挤。拥挤的交通让在城市里居住的人群付出了时间代价,很多城市试图以多建道路来对付交通拥塞,但收效不大,新修的道路仅能解决短期的交通拥挤问题,时间一长新的问题又来了。有人说,多建公路以缓解交通拥塞,恰似以松解腰带来治疗肥胖症。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城市目前都忍受着交通拥塞、喧嚣和由车辆引起的空气污染的祸患。
(三)产业结构瓶颈。中国¾济的迅速增长,并不能掩盖产业布局和¾济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体制转变和¾济发展的各种矛盾相当突出,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发展缓慢,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不合理。一些对环境危害最严重的行业,如石油、煤炭、化工产品、汽车等高能耗、高污染、占地大的工业企业纷纷由国外迁往国内,由东部地区前往西部地区,损害着我国的城市生态系统。
三、用生态理念设计中国未来的城市
(一)转变城市建设理念。目前的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汽车为中心的用后即弃的城市¾济,不符合生态城市理念,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太阳/氢能源¾济。要把生态思想融入到以城市为基础的¾济决策之中,在构思城市建设,做出投资决策时,能够像生态学家那样,考虑到他们的决策对生态的影响。因此转变城市建设理念至关重要。
(二)改善城市立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要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铁路主要承担大城市之间的客运,地铁和轻轨主要承担市区内部的客运,公共汽车主要承担市区某一区域的客运,同时提倡步行和骑自行车。一些国际性大城市已开始拆除高架道路,因为高架道路破坏景观,相同的载客量,地铁和轻轨的能耗要低得多。
(三)实现产业生态化。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占绝对优势,形成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的合理比例关系。要建立与¾济发展水平、¾济增长速度以及资源可供量相适应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依靠科技进步推行清洁生产、清洁工艺,提高生产力,发展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能源和Ô材料消耗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四)优化城市布局。优化人口布局,使我们的城市人口总量与¾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充分考虑¾济、社会资源的总体保障能力。规划建设良好的居住、交通和生态环境,加大社区对中心城市人口转移的吸引力度,同时鼓励农村人口向新城、中心镇集中。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发挥郊区在人口、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集聚作用,促使这些城镇组团式发展,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Ð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
当今全球的城市生态化趋势越演越盛。1950年全世界还只有29%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今天已达到45%,2010年将达到50%。为了避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使城市化给人类带来更充分的物质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生态城市,这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