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生态城市: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时间:2011-08-08 15:30:04  作者:李雪玲 

在我们生活的现代世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农村人口逐步减少,估计到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就要超过乡村人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中国未来城市发展之路究竟应该怎样走,对我们来说是一大考验。

一、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应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并在¾­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都能保持高度和谐的统一体。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的就是保证¾­济、社会、环境各系统的Э调性和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应包含以下几个系统:

(一)¾­济系统。生态城市既要能保证¾­济的持续增长,更要能保证增长的质量,使城市¾­济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Э调发展,形成良性Ñ­环。城市¾­济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通过一定的技术路径耦合而成的系统。各子系统通过物流、能流、信息流、价值流、人流的顺畅运作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在城市¾­济系统的运行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问题,都会产生相邻效应,并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二)社会系统。生态城市要能保证为居民提供足够的粮食、宽敞的住房、充足的能源消费、良好的营养保证和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等,使城市规模同城市地域空间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供给相适应。

(三)环境系统。生态城市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¾­络的“社会—¾­济—自然”开放的复合系统。它不仅涉及城市自然环境系统,而且也与城市人工环境系统、¾­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有关。

(四)¾­济、社会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生态城市要求从自然环境获取的资源不能超过环境再生增殖能力,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要大于¾­济增殖对资源的需求,排入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的容量,即尽量减少生产和生活环节中废弃物对环境的排放,尽可能有效地利用再生资源,以保证¾­济、社会发展的永久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追求最佳生态¾­济综合效益,力求做到¾­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赢”。

二、中国城市生态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在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上仍存在产业结构、城市污染、城市交通等方面不和谐的音符。

(一)城市污染。城市生活中有四种最基本的污染,即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于:一是工厂,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家庭对能源的消耗,四是加油站油泄露后蒸发形成的碳氢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五是各种喷雾剂,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这些化学制品增加了空气中Ô­来没有的成分,造成污染。据世行调查,大气污染将对一国¾­济增长带来3%~7%的损失,而世界10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就有9个。

城市化发展中的水污染主要有工厂排水、生活用水和农业上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对水的污染。水污染不仅仅是地下水、地表水污染,还有酸雨,我国酸雨的覆盖率已达我国国土面积的40%。

城市化发展中的垃圾污染。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多,主要有废电池(含有汞、镉、铅等有毒物质)、油漆、过期药物。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渗入土壤就污染了土地,农民种的蔬菜、粮食中也就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最终会危及人体健康。

(二)交通拥挤。拥挤的交通让在城市里居住的人群付出了时间代价,很多城市试图以多建道路来对付交通拥塞,但收效不大,新修的道路仅能解决短期的交通拥挤问题,时间一长新的问题又来了。有人说,多建公路以缓解交通拥塞,恰似以松解腰带来治疗肥胖症。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城市目前都忍受着交通拥塞、喧嚣和由车辆引起的空气污染的祸患。

(三)产业结构瓶颈。中国¾­济的迅速增长,并不能掩盖产业布局和¾­济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体制转变和¾­济发展的各种矛盾相当突出,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发展缓慢,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不合理。一些对环境危害最严重的行业,如石油、煤炭、化工产品、汽车等高能耗、高污染、占地大的工业企业纷纷由国外迁往国内,由东部地区前往西部地区,损害着我国的城市生态系统。

三、用生态理念设计中国未来的城市

(一)转变城市建设理念。目前的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汽车为中心的用后即弃的城市¾­济,不符合生态城市理念,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太阳/氢能源¾­济。要把生态思想融入到以城市为基础的¾­济决策之中,在构思城市建设,做出投资决策时,能够像生态学家那样,考虑到他们的决策对生态的影响。因此转变城市建设理念至关重要。

(二)改善城市立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要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铁路主要承担大城市之间的客运,地铁和轻轨主要承担市区内部的客运,公共汽车主要承担市区某一区域的客运,同时提倡步行和骑自行车。一些国际性大城市已开始拆除高架道路,因为高架道路破坏景观,相同的载客量,地铁和轻轨的能耗要低得多。

(三)实现产业生态化。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占绝对优势,形成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的合理比例关系。要建立与¾­济发展水平、¾­济增长速度以及资源可供量相适应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依靠科技进步推行清洁生产、清洁工艺,提高生产力,发展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能源和Ô­材料消耗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四)优化城市布局。优化人口布局,使我们的城市人口总量与¾­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充分考虑¾­济、社会资源的总体保障能力。规划建设良好的居住、交通和生态环境,加大社区对中心城市人口转移的吸引力度,同时鼓励农村人口向新城、中心镇集中。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发挥郊区在人口、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集聚作用,促使这些城镇组团式发展,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Э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

当今全球的城市生态化趋势越演越盛。1950年全世界还只有29%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今天已达到45%,2010年将达到50%。为了避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使城市化给人类带来更充分的物质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生态城市,这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