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百亿治水: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
“孙金龙书记反复强调,合肥要搞好水环境建设,到2010年,绝不让一滴污水流进巢湖。我们一定能做到。”王华波指着那片人工湿地充满信心地说。 王是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管委会主任。该园区滨临巢湖北岸,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国家巢湖综合治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如今,其正在打造一个总投资4.8亿之多、占地3000亩的人工湿地。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于2006年正式开工建设,由于未来几年将陆续有部分大型化工企业从合肥市区搬迁到此,而且还将有不少橡胶材料、新型建材项目落户在此园区,势必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因此其环保与污染控制等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王华波说,如此大面积的人工湿地建成后,将为保护和改善巢湖水环境质量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他透露,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对这个园区的建设极为关注,从2006年园区成立以来,孙经常来这里视察。 本报记者从合肥市环保局了解到,不久前,该市50个环保类项目已上报国家,总投资107.6248亿,计划申请中央资金56.3205亿元。在环保项目上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在合肥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合肥上报国家的50个环保类项目中,污水处理工程17项,包括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二期、高新区污水处理工程等;环境综合整治类项目3个,分别为二十埠河、南淝河、板桥河综合治理工程。 循环经济类项目16个,包括安徽兴国化工建材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磷石综合利用项目、蜀山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项目等。垃圾无害化项目13个,包括合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龙泉山生活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合肥北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合肥市污泥干化焚烧厂工程。 环保产业类项目1个,为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节能型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成套设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合肥市环保局人士透露,若以上项目均获得国家国债资金支持,顺利实施后,该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率均将有望达到100%。“这对于巢湖流域污染治理来说,意义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在巢湖治理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国家发改委又正式批复同意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发行20亿元企业债券,全部用于合肥市环境改善项目排水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和河道整治一期工程。 “我们一定要像抓医保社保那样抓环保。”谈起这些,孙金龙表示,面对金融危机影响,合肥市仍坚持环保投入不减少。 从“十一五”开始,合肥每年环保资金投入都达30亿元,其中,2008年水环境治理的投资就达13.28亿元,较2006年增长1.3倍。今年在环保方面的资金安排为38亿元,投资额接近以往5年的总投资量,“力争到2010年,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 “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数字政绩” 一方面要推动合肥跨越式发展,一方面,又要做好环保这篇大文章,防止给巢湖带来新的污染。这把“双刃剑”,横立在合肥——这个中部省份城市发展的道路上。 王华波透露,对于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来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些项目的推进速度稍微滞后于预定计划,但现在,一些原先谈定的项目,重新加快了建设进度。 园区现有入园项目22个,均为5000万元规模以上项目,协议投资额280多亿元。已有5家建成投产,11家正如火如荼建设,余下的6家将全部于09年10月底前开工建设,初步预计今年可新增规上企业8家。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这个园区已先后拒绝各类小项目、高污染难治理项目20多个,拒绝意向投资额10多亿元。 “如今回头来看,我们的这种做法是完全必要和十分正确的。也正是由于拒绝了这么多高污染、难治理的小项目,才为马钢、中盐等特大型项目的引进保留了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成片土地资源。”王华波感慨。 合肥市政府一位副市长同时认为,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中西部地区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不能把这种产业的承接转移搞成简单的受迫于环境压力的项目搬迁,而必须将其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紧密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工艺,推行清洁生产,把产业承接转移作为中西部跳跃式地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契机。 王华波透露,虽然面临一定的招商引资压力,但该园区仍然坚守三条预审基本原则。 一是针对巢湖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富营养化特点,排放物中氨氮含量高、含磷项目不准入园,追求错位发展,促进巢湖污染综合治理;二是除非高科技项目,投资规模5000万以下的不要,坚决不能成为小化工聚集地;三是基于园区的区位特点,对可能产生恶臭气体的项目坚决不要。 “我们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数字政绩。”王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