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黄祖辉:新农村建设是城市化的题中之意和重要任务
时间:2011-07-20 10:37:41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黄祖辉 

   就城市化而言,既然城市化体现的是人口与产业的集聚过程,那么城市化就不应仅仅指大城市的发展,而应同时包含着大中小城市、中心镇,甚至中心村的发展与协调。城市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体系。因此,引领和带动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应该是我国城市化的题中之意,是城市化的重要任务

    正确认识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两大战略的关系,高度重视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引领作用,推动两者互动共进。通过城乡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城乡融合和城乡共荣。

    近段时期,各级政府都在抓紧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涉及城市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两大重要议题。在阅读和参加不少地方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规划建议”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地方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把握得不够准确和恰当,存在着将城市化代替新农村,或者将两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倾向。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两大战略的关系,高度重视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引领作用,推动两者互动共进,并体现在各级政府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两大重要战略

   从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以及转型发展的要求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到了从工业化推动发展转向城市化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中国的城市化不仅是人口与产业的空间集聚过程,而且也是广大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过程。换句话讲,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应该是人口集聚、产业集聚、进城农民市民化“三位一体”的过程。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高速增长的粗放性和资源要素配置、收入分配中的偏差,尽管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城乡关系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城乡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呈不断扩大的态势,“三农”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在当前也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

    可以说,城市化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战略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战略,两者并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缺一不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和把握这两大战略,将它们有机结合、有效结合起来,而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割裂,甚至相互对立起来。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包容的统一体

   事实上,我国的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一个相互包容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性。关键是要正确认识我国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关系的准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应该成为各级政府在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的重要考量。

    就新农村建设而言,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包含村庄空间布局的变化过程,而且也包含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放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框架中进行,必须以城市化来引领、来推进,必须与城市化进程有机结合、有效结合。

    就城市化而言,既然城市化体现的是人口与产业的集聚过程,那么城市化就不应仅仅指大城市的发展,而应同时包含着大中小城市、中心镇,甚至中心村的发展与协调。城市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体系。因此,引领和带动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应该是我国城市化的题中之意,是城市化的重要任务。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共进的基本前提

    牢固确立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发展的理念和方略。要切实将这一理念和方略体现在政府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体现在相关法律和政策中,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

    扭转城市化发展的偏差。我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存在明显的偏差。一是表现在进城农民身份转变滞后于其就业转移,农民进城就业转移和城市建设质量又滞后于城市空间扩张;二是表现在人口非农化速度滞后于农地非农化速度。其直接后果是大量的两栖型流动人口和失地农民现象并存;进城农民非市民化,城市粗放发展,城市化被严重高估。

    找准城市化战略的重点。相对于工业化的进程,我国城市化进程确实滞后,进一步分析,城市化滞后并不是大城市发展滞后,而是许多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县域城市和中心镇发展滞后。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人口规模都已达到相当水平,但城市化却明显滞后。因此,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重点应该是这些中小城市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以中小城市发展为战略重点的城市化,不仅能真正解决城市化的滞后问题,能降低进城农民的市民化成本,而且能与新农村建设更好契合,并且实现互动共进。

    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视野。一是大农村视野。新农村建设并不局限于村庄,也涉及乡镇层面,为此,要在城乡统筹方略下进行谋划与整体规划。二是动态化视野。新农村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必然涉及产业、人口、村庄的空间格局变化,这种变化应该与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进程相衔接。三是民生观视野。民生问题既是我国城乡差距的要害所在,又是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倾力于解决民生问题,这不仅符合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方向,而且有利于降低进城农民市民化的成本,缓解城市化进程的压力。

实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共进战略

    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动共进战略的基本思路:将中小城市发展作为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动共进战略的重要节点和载体。通过城乡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城乡融合和城乡共荣。

    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动共进战略的主要目标:在体制机制上破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其核心是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城乡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化。因为没有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不可能有效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化,不仅如此,还会扭曲市场机制,加大政府调控难度,加剧城乡矛盾和失衡。具体而言,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进一步赋予和保障农民的基本公共权益,使农民的各项权益明晰化、财产化和可流动、可交易。就是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从“广覆盖、低水平、可持续”状态向“全覆盖、提水平、一体化”状态转变,真正实现进城农民市民化和城乡居民平等化;实现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不断缩小;实现惠民、富民、安民、新民以及城乡产业在空间的集聚发展、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和集成发展。

    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动共进战略的重点任务:做优大城市、做强地县市、做实中心镇、做美新农村。具体说来,大城市发展的重点是着力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产业结构退二进三,进城就业人口享受同等公共服务,消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增强城市辐射力。中小城市发展的重点是培育支柱性产业,强化城市特色,增强城市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能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有条件的中心镇的发展重点是扩容和扩权,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城镇管理能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人口相对集聚、公共服务齐全的小城市。广大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点是第一产业接二连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大体相当,生态环境美化净化,公共服务全覆盖提水平,农民生活殷实富足。

          【作者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