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对此做出进一步的解释,“社会建设”和“幸福广东”相伴相生,与民生福祉如影相随。如果把幸福比作一朵花儿,社会建设就是创造花儿生长的环境和条件。
要建设好社会软环境,提供适宜的阳光、空气、土壤,才能让幸福的花儿自由绽放。如果不加强社会建设,建设幸福广东也就失去了支撑和保障,成为好看但又难以企及的海市蜃楼。
他还对此进行理论分析,幸福既要有物质的基础,更要有美好的环境。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打牢经济基础,是建设幸福广东的物质基础;而发展民生事业,营造文明法治、公平正义、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则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保障。
汪洋表示,与“幸福广东”的要求相比,广东省的社会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他说,改革开放30年,广东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由此累积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广东省是改革开放前沿省份,毗邻港澳,市场经济发达,经济成分多元,由此带来社会结构日趋多样,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利益诉求日益复杂,各种社会矛盾易发多发,触点多、燃点低,有的甚至演化为群体性事件,危及公众安全和社会稳定。
他举例说,广东是农民工用工大省,去年南海本田和深圳富士康分别发生了罢工事件和跳楼事件,今年6月广州地区增城市大墩村、潮州古巷镇又分别发生了聚众滋事事件,这些都表现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诉求的变化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也日益凸显了广东各种劳资矛盾和社会冲突。
他认为,如何加强社会建设,成为摆在广东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汪洋同时不无忧虑地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省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是在经济建设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缺乏社会建设能力的锻炼。不少干部对经济建设“胸有成竹”、“头头是道”,对社会建设却“心中无数”、“办法不多”。
为此,在未来加强社会建设的工作中,汪洋要求广东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创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广东风貌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