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2年全国两会巡礼
时间:2022-03-14 16:31:17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谭少容 
  阳春三月,中国进入“两会时间”,近5000名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两场“代表通道”、三场“委员通道”接连开启 ,4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委员讲述履职故事,将基层一线心声带进人民大会堂。三场新闻发布会和记者会、两场“部长通道”上,热点关切得到积极回应,焦点话题得到权威解答。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京闭幕。6天紧张密集的会议安排,大会收到提案5979件。其中,立案4979件,并案35件,转为意见和建议965件。立案的提案中:经济建设方面提案1911件,占38.4%;政治建设方面提案499件,占10.0%;文化建设方面提案389件,占7.8%;社会建设方面提案1543件,占31.0%;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613件,占12.3%;其他方面提案24件,占0.5%。这些提案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委员们把深入调研的成果带上大会,以高质量建言服务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闭幕。代表们提出议案487件,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约8000件。经梳理分析,今年代表提出的议案绝大多数为法律案,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完善国家治理急需的重要法律制度。代表们提出了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粮食安全保障法、能源法以及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大数据、社会信用等方面法律的议案。二是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完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法律制度。代表们提出了制定学前教育法、社会救助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及托育服务、养老服务等方面法律,修改职业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的议案,以法治方式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三是紧密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立法计划,推动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代表们提出了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民事强制执行法、黑土地保护法,修改公司法、反垄断法、企业破产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的议案,这些立法项目都已纳入了今年常委会的重点工作安排。此外,代表们还提出了修改刑法、启动条件成熟领域法典编纂的议案。

  代表建议关注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有: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数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安全;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违法犯罪行为;加快重点领域立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在完成各项议程后,2022年全国两会圆满落下帷幕。近5000名代表委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积极建言献策、扎实履职尽责,推动亿万人民所思所想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奏响了团结奋斗的时代乐章。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过去一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力度;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标准。把更多常见病等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60%。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加强养老服务,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过去一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出台新的支持举措,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农资供应,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推动乡村振兴,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过去一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一系列社会政策:

  今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

  今年,提升公共服务,拓宽发展新空间,明确“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今年,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经济大省要充分发挥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带动作用。经济困难地区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挖掘自身潜力,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支持加装电梯等设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严控撤县建市设区。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节约集约用地。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今年,还将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比如,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深化供销社、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强化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一定要让广大农民有更多务工增收的渠道。

 两会声音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仍是“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城镇化是一个宽泛的话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涉及生活的很多方面。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他们畅所欲言,有城市建设,有乡村振兴,有教育、医疗、养老,也有生态环境保护、碳达峰碳中和、老龄化、疫情防控等。

  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下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首场“部长通道”上说,今年既要抓夏粮,也要立足全年抓好粮食生产。目前我国粮食供应总量是充裕的,人均粮食占有量483公斤,比去年的474公斤增加了9公斤。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饭碗越端越稳、越吃越好。他还说,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在18亿亩,这是底线。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说,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还在深入推进,能源需求也会不可避免继续增长。“推动‘双碳’短期内不能放弃传统化石能源,更不能背离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关键是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在首场“部长通道”说,对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满信心。“‘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是个‘大套娃’,目前已分解出2600多个项目,正在稳妥有序地推进实施。”精准把握投资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双碳”、新兴产业、老旧设备更新等重点领域建设;重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养老、托育、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投资等。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夏涛委员说,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为农业注入科技新动能,从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投入追求高产到依靠科技强农,提高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

  民革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政协主席王红委员说,乡村产业振兴不是照搬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也不是把城市的低端产业向农村转移的过程。
    
  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委员说,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建设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

  民进中央常委,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代表说,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引领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推动农民进城,加快落实农民工住房、养老、医疗保障,完成农业人口到城镇人口的身份转变,才能真正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陕西省林科院院长昝林森代表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办法或指导意见,引导各省区市通过考核工作,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委员说,突破耕地和种子两大瓶颈,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致公党上海市副主委、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委员说,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欢委员去年以来通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新举措,她明显感受到了“一个新的教育时代”,她不无感触地说,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教育者的使命,要用一生去聆听孩子们心灵成长花开的声音。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院长庹勤慧代表建议,在乡村医疗卫生设施有限的情况下,要为乡村培养更多中西医结合的医生,保障百姓健康。

  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光明村党支部书记郭小芹代表建议,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吸引人才,要“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要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的营商环境,让人才和产业在乡村扎根。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伟代表说:“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力度、节奏必须要与能源保供和保障民生的需求相协调,在减排过程中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转型。”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晋平代表说:“作为能源大省,山西要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同时加快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实现自身绿色低碳转型。”

  关于人们关注的疫情防控,全国人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代表3月7日表示,海外疫情蔓延,新冠病毒的变异趋势尚难以准确预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坚持精准防控、动态清零的方针不动摇。动态清零不是“绝对清零”,不是说绝对不能有一个病人,而是要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将其落实落细,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不要层层加码。要及时救治确诊患者,不断完善疫情防控机制,抓住口岸防人、防物这个重点,守住不让疫情出现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