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智慧城市
时间:2021-08-31 15:32:44  来源:城市化网 
什么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Smart City)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理念起源

  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团队总结认为: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形成因素  

       有两种驱动力推动智慧城市的逐步形成,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驱动作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教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智慧城市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更要培育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消融了信息和知识分享的壁垒,消融了创新的边界,推动了创新2.0形态的形成,并进一步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及活动边界的“消融”。创新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也带动了产业形态、政府管理形态、城市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如果说创新1.0 是工业时代沿袭的面向生产、以生产者为中心、以技术为出发点的相对封闭的创新形态,创新2.0 则是与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相适应的面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创新形态。


特点

  智慧城市的四大基础特征体现为: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第一,全面透彻的感知。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的运行。
  第二,宽带泛在的互联。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第三,智能融合的应用。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新一代全面感知技术的应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数据。集大成,成智慧。基于云计算,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并引入综合集成法,通过人的“智慧”参与,提升决策支持和应急指挥的能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成智慧工程将构成智慧城市的“大脑”。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云”与“端”的结合,推动从个人通讯、个人计算到个人制造的发展,推动实现智能融合、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进一步彰显个人的参与和用户的力量。
  第四,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建设智慧城市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由于智慧城市综合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地化解“城市病”问题。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城市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呈加速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智慧城市正是在充分整合、挖掘、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汇聚人类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从而实现对城市各领域的精确化管理,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由于信息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促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达到抢占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制高点的目的。为避免在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竞争中陷于被动,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布局,以期更好地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机遇,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提高中国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重大技术的突破,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 领带动作用,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各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普遍予以高度重视,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对中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同样显而易见。因此,建设智慧城市对中国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的区别
  对比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六方面的差异。
  其一,当数字城市通过城市地理空间信息与城市各方面信息的数字化在虚拟空间再现传统城市,智慧城市则注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自动、实时、全面透彻的感知。
  其二,当数字城市通过城市各行业的信息化提高了各行业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智慧城市则更强调从行业分割、相对封闭的信息化架构迈向作为复杂巨系统的开放、整合、协同的城市信息化架构,发挥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效能。
  其三,当数字城市基于互联网形成初步的业务协同,智慧城市则更注重通过泛在网络、移动技术实现无所不在的互联和随时随地随身的智能融合服务。
  其四,当数字城市关注数据资源的生产、积累和应用,智慧城市更关注用户视角的服务设计和提供。
  其五,当数字城市更多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各领域的信息化以提升社会生产效率,智慧城市则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更强调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及其间的市民参与、用户体验,及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创新。
  其六,当数字城市致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运行与发展各方面功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服务城市管理和发展,智慧城市则更强调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和协同实现城市公共价值塑造和独特价值创造。

国际实践
  2008年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欧盟于2006年发起了欧洲Living Lab组织,它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调动方方面面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该组织还发起了欧洲智慧城市网络。Living Lab完全是以用户为中心,借助开放创新空间的打造帮助居民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应用服务提升生活质量,使人的需求在其间得到最大的尊重和满足。
  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的服务市民。迪比克市的第一步是向所有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其中包含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防止水电泄漏造成的浪费。同时搭建综合监测平台,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展示,使整个城市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迪比克市向个人和企业公布这些信息,使他们对自己的耗能有更清晰认识,对可持续发展有更多的责任感。
  韩国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公共通讯平台,以及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可以方便的开展远程教育、医疗、办理税务,还能实现家庭建筑能耗的智能化监控等。
  新加坡2006年启动“智慧国2015”计划,通过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应用,将新加坡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化城市。在电子政务、服务民生及泛在互联方面,新加坡成绩引人注目。其中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各种传感数据、运营信息及丰富的用户交互体验,为市民出行提供实时、适当的交通信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 Lab(微观装配实验室)基于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使人们即使在自己的家中也可随心所欲的设计和制造他们想象中的产品,巴塞罗那等城市从Fab Lab到Fab City的实践则从另外一个视角解读了智慧城市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的内涵。
  欧洲的智慧城市更多关注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交通、医疗、智能建筑等民生领域的作用,希望借助知识共享和低碳战略来实现减排目标,推动城市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投资建设智慧城市,发展低碳住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提升能源效率,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丹麦建造智慧城市哥本哈根(Copenhagen)有志在2025年前成为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城市。要实现该目标,主要依靠市政的气候行动计划——启动50项举措,以实现其2015年减碳20%的中期目标。在力争取得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时,许多城市的挑战在于维持环保与经济之间的平衡。采用可持续发展城市解决方案,哥本哈根正逐渐接近目标。哥本哈根的研究显示,其首都地区绿色产业5年内的营收增长了55%。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2010年被欧盟委员会评定为“欧洲绿色首都”;在普华永道2012年智慧城市报告中,斯德哥尔摩名列第五,分项排名中智能资本与创新、安全健康与安保均为第一,人口宜居程度、可持续能力也是名列前茅。

智慧城市在中国
  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
  2013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度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又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加上此前公布的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总数已达193个。
  2015年4月7日,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至此,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290个。
  
附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第一批试点名单
  北京市:
  北京东城区、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未来科技城、北京市丽泽商务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山区长阳镇
  天津市:
  天津津南新区、天津市生态城、武清区、河西区
  河北省:
  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廊坊市、邯郸市、迁安市、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市滦南县、保定市博野县
  山西省:
  太原市、长治市、朔州市平鲁区、阳泉市、大同市城区、晋城市、怀仁县
  内蒙古自治区:
  乌海市、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石拐区
  辽宁省:
  沈阳市浑南新区、大连生态科技新城、营口市、庄河市、大连市普湾新区
  吉林省:
  辽源市、磐石市、四平市、榆树市、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山市抚松县、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
  黑龙江省:
  肇东市、肇源县、桦南县、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安达市
  上海市:
  上海市浦东新区
  江苏省:
  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南京河西新城、苏州工业园区、盐城市城南新区、昆山市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市张浦镇、南通市、丹阳市、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宿迁市洋河新区、昆山市、徐州市丰县、连云港市东海县
  浙江省:
  温州市、金华市、诸暨市、杭州市上城区、宁波市镇海区、杭州市拱墅区、杭州市萧山区、宁波市(含海曙区、梅山保税港区、鄞州区咸祥镇)、宁波市宁海县、临安市昌化镇
  安徽省:
  芜湖市、铜陵市、蚌埠市、淮南市、阜阳市、黄山市、淮北市、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六安市霍山县亳州市
  福建省:
  南平市、平潭市、福州市仓山区、莆田市、泉州台商投资区
  江西省:
  萍乡市、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新余市、樟树市、共青城市、上饶市婺源县
  山东省:
  东营市、威海市、德州市、新泰市、临沂市,寿光市、昌邑市、肥城市、济南西区、烟台市、曲阜市、济宁市任城区、青岛市崂山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中德生态园、潍坊市昌乐县、平度市明村镇
  河南省:
  郑州市、鹤壁市、漯河市、济源市、新郑市、洛阳新区、许昌市、舞钢市、灵宝市
  湖北省:
  武汉市、武汉市江岸区、黄冈市、咸宁市、宜昌市、襄阳市、仙桃市
  湖南省:
  株洲市、韶山市、株洲市云龙示范区、浏阳市柏加镇、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服务区、岳阳市岳阳楼区、 长沙市长沙县、郴州市永兴县、郴州市嘉禾县、常德市桃源县漳江镇
  广东省:
  珠海市、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市萝岗区、深圳市坪山新区、佛山市顺德区、佛山市乐从镇、肇庆市端州区、东莞市东城区、中山翠亨新区、河源江东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柳州市(含鱼峰区)、桂林市、贵港市
  海南省:
  万宁市
  重庆市:
  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市两江新区、永川区、江北区
  四川省:
  雅安市、成都市、温江区、郫县、绵阳市、遂宁市、崇州市
  贵州省:
  铜仁市、六盘水市、贵阳市乌当区、贵阳市、遵义市(含仁怀市、湄潭县)、毕节市、凯里市、六盘水市盘县
  云南省:
  昆明市五华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林芝地区
  陕西省:
  咸阳市、杨凌示范区、宝鸡市、渭南市、延安市
  甘肃省:
  兰州市、金昌市、白银市、陇南市、敦煌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
  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含大武口区)、银川市永宁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库尔勒市、奎屯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伊宁市
  
  第二批试点名单
  常州市试点新增新北区
  武汉市试点新增蔡甸区,2012年试点含江岸区
  沈阳市:新增沈河区、铁西区、沈北新区,2012年已批复浑南新区
  南京市:新增高淳区、麒麟科技创新园(生态科技城),2012年已批复河西新城区(建邺区)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新增洋湖生态新城和滨江商务新城,2012年试点含梅溪湖区
  佛山市:新增南海区,2012年已批复顺德区、顺德区乐从镇
  
  第三批试点名单
  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
  (一)新增试点名单
  北京市:
  门头沟区、大兴区庞各庄镇、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西城区牛街街道
  天津市: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开发区京津合作示范区、静海县
  河北省:
  唐山市
  山西省:
  大同市、忻州市、吕梁市离石区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辽宁省:
  沈阳市和平区、新民市
  吉林省:
  通化市、白山市江源区、临江市、吉林市高新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黑龙江省:
  佳木斯市、尚志市、哈尔滨市香坊区
  江苏省:
  徐州市(含新沂市)、东台市、常熟市、淮安市洪泽县
  浙江省:
  温岭市、富阳市常安镇、宁波大榭开发区
  安徽省:
  宿州市、亳州市、六安市金寨县、滁州市(含定远县)
  福建省:
  长乐市、泉州市(含德化县、安溪县蓬莱镇)、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西省:
  鹰潭市、吉安市、抚州市南丰县、南昌市东湖区、南昌市高新区
  山东省:
  莱芜市、章丘市、诸城市、枣庄市薛城区、日照市莒县、潍坊市临朐县、济宁市嘉祥县、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莱西市
  河南省:
  开封市、南阳市
  湖北省:
  荆州市(含洪湖市)、仙桃市
  湖南省:
  永州市祁阳县、湘潭经济开发区、常德市(含津市市、澧县、汉寿县)、沅江市、郴州市安仁县、郴州市宜章县
  广东省:
  河源市江东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玉林市
  重庆市:
  渝中区
  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宜宾市兴文县、广安市、泸州市、乐山市(含峨眉山市)
  贵州省:
  安顺市西秀区
  云南省:
  大理市、文山市、玉溪市
  陕西省:
  汉中市
  甘肃省:
  张掖市、天水市
  青海省:
  格尔木市、海南州贵德县、海南州共和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卫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昌吉市、阿勒泰地区富蕴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石河子市、五家渠市
   
  (二)扩大范围试点名单
  石家庄市试点新增正定县
  廊坊市试点新增固安县
  邯郸市试点新增丛台区
  辽源市试点新增东丰县
  威海市试点新增乳山市
  泰州市试点新增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阜阳市试点新增太和县
  温州市试点新增苍南县
  武汉市试点新增江夏区
  黄冈市试点新增麻城市
  襄阳市试点新增老河口市
  柳州市试点新增鹿寨县
  绵阳市试点新增江油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