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政府规划中保障房翻倍增长的一年。我国计划新建1000万套保障房,相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长72%,需要约1.3万亿~1.4 万亿元投资,投资规模接近全国房地产投资规模的1/4。
在持续的房产调控背景下,不少房企已经开始在保障性住房中寻求新机会,但其盈利模式困扰着类似远洋这样参建保障性住房的房地产企业。
例如去年底,北京大兴黄村限价地块经过7家房企22轮举牌达到最高限价后进入配建保障房面积竞标环节。最终,大兴区黄村镇大庄三角地居住项目由北京众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7600万元竞得。一位熟悉北京众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一价格肯定不盈利,可能还会亏损。”北京众美之所以不惜代价获得此项目,可能是想借以试水保障性住房。
在北京拥有两个保障房项目的远洋地产如何保障自己的盈收平衡呢?李明坦言,“企业做保障性住房都有一个经济平衡的问题,我们这两个项目都是通过商品房的盈利来贴补和弥补部分保障性住房的亏空。”
这是一个颇为尴尬的现状。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住总集团董事长张贵林在议案中曾经提出过“如何解决保障性住房的盈利问题?”由北京住总集团承建的北京翠城经济适用房项目建设了10年之久,至今仍有4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尚未完工,而项目承建方却已巨亏21亿元。
参建保障性住房的万科、保利集团等也在不同场合对参建保障性住房亏损发出过声音。
尽管有不少房地产企业认为保障性住房难以盈利,但也有不少公司已经将大部分业务转向保障性住房。北京保障房建设的龙头首开股份(600376.SH)称,保障性住房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公司目前拥有1582平方米项目储备,权益储备面积1342万平方米。按照规划,首开股份未来几年仍然将以每年300万平方米的速度拿地,土地储备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此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还有中冶置业和绿地集团等,绿地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近日表示,“绿地集团2010年业务经营收入达到1285亿元,利税140亿元。2011年的目标是经营收入达到2000亿元,实现利税200亿元。保障性住房也是绿地业务中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绿地在建的保障房已达到300万平方米,2011年末将突破500万平方米,投资累计达250亿元。”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告诉记者,政府曾有意将廉租房纳入到房地产信托基金试点的资产池中。但由于该方案遭到众多专家质疑,目前尚未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