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有了高考,“农二代”也不见得能拼过富二代
时间:2011-07-07 11:36:26  来源:凤凰网评论  作者:袁训会 

        堂兄的两个孩子今年一起高考,分数出来后,不甚理想,复读了一年的侄子才考了360多分,侄女更少。堂兄不止一次在我面前抱怨:怎么现在农村的孩子考个本科还这么难?我则总是无言以对。的确,来到北京之后,满大街尽是大学生,高学历一抓一大把。去年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更是感受到自己一个本科学历,恐怕以后在北京不好混了。一边是满城尽是高学历,另一边则是挤破了头也挤不出几个大学生,这究竟是怎么了?

       近些年,网络炒火了不少概念,各式各样的“二代”便是网民们的杰作。2009年,杭州“欺实马”事件,引爆了公众对“富二代”这个群体的愤怒;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则将“官二代”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类现象,分析和评论的文章放在一起恐怕能出一屋子书了。其中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分析视角,便是权力市场经济的出现,导致社会转型期的不公正日趋明显。直白点说,就是30年的改革开放将蛋糕做大了,但是在蛋糕的分配上却出了问题。

       我承认,将仇富和仇官两种情绪搅在一块说,怕是有些不妥。然而,执政党的一个重要施政理念便是“以民为本”,《人民日报》更是语重心长地强调各级官员要倾听民众的声音。“贪官当道不好,奸商欺世也不好”,这可以看作是底层民众对一种朴素正义的追求。即便老百姓的话不乏情绪化,也不可以让他们的声音“沉没”,因为既然“领导”做得不够好,就要允许“群众骂娘”。其实,老百姓过日子并没有过多的奢求,“生活有奔头,活出个人样来”就够了。所谓“有奔头”,学术的表达就是“有上升渠道”,往细里说,就是一个人即便生活在底层,通过后天的个人努力,没个好爹也能闯出一片天来。至于“活出个人样”,说的则是一种“底线人权”——吃饱喝好有地方住,不被有权有势的人欺负。这样的要求不算高吧?然而,即便是这样的低要求,落实到每一个人尤其是底层民众,又谈何容易?

       在这里,仅举“农二代”一例,对,又是“二代”,然而这类“二代”却少有人注意,放到全社会,他们是沉默的一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按道理,教育是提升一个人上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教育产业化的大潮下,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据统计,在高等教育学费的大幅度提升之后,高校生源发生了结构性改变。1996年以前,中国高校生源农村占60%到70%,城市占30%到40%;随着这几年学费的持续高涨,2003年,农村生源缩减到40%至50%,而且呈现继续缩减的趋势。而这个比例到今天恐怕更小。没办法,“农二代”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差距到底有多大,名校里越来越少的农村学生就是一个重要指标。

       “父望子成龙”,为了从根上解决下一代的问题,农村的父母真是“起早贪黑,流血流泪”供孩子读书,使劲把他们送出农村。据笔者的观察,近些年来,这样想这样做的父母怕是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发现,很多邻居家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大有人在,找到了收入也不见得比那些早早弃学出去打工的孩子多。那些大学生的父母,发现知识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至于城里找不到工作的“农二代”,除了抱怨自己没个好爹外还能作甚?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就业资源分配的不公正,叫他们怎能不仇官、不仇富?

       进一步说,那些稍显幸运的“农二代”找到了工作又怎样呢?撬不动的户籍制度,让人找不到自己的“故乡”;居高不下的房价,更是磨灭了年轻人的梦想。一个好的社会和制度,不外乎创造可能性。可是对“农二代”来说,上升的路却越走越窄,因为阶层早已固化,而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有权有势者,又往往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去攫取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甚至还要把这些资源留给自己的下一代。

古语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然这里边的“官本位”意识我不甚赞同,但是科举制度确实为“庶民”成为“士人”创造了一个相对公正的机会。白岩松说,“没高考拼不过富二代”,可是,在教育资源和就业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有了高考,“农二代”也不见得能拼过富二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