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相对于广袤的宇宙空间而言,我们所关注的空间比较小,小到几千平方米的离岸孵化器、几万平方米的在岸中试基地、几十万平方米的新型科技产业园区。”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领航空间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特色小镇研究中心副主任邵念强在出席2020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时分享了领航空间的产业实践。
据了解,2020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简称“第三届国际空间大会”,11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为期2天,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国际和平联盟(太空)主办,旨在促进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已先后在海南、珠海举办两届,被誉为“太空达沃斯”论坛。本届大会的主题词是“和平、健康、合作”,期间,来自中国、美国、欧盟等空间领域的院士、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围绕空间技术在医疗卫生、健康防疫等民生领域的应用深入研讨交流,以更好促进空间经济发展、造福人类健康。
这次国际研讨会搭建起国际空间技术与中国市场对接的桥梁,促进全球空间技术的二次利用和产业转化。在大会平行分论坛3“盈谷基金、空间技术与产业投资”专场,圆桌讨论产业投资与园区创新发展之路,邵念强参与发言讨论。他从大的太空空间主题切入,结合全球经济形势,分享了在产业空间发展领域的实践经验。
据邵念强介绍,北京领航空间产业研究院是根植于中关村的一家专注科技产业转化的综合型服务企业,与中关村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营造新型的产业发展空间,其中就包括北航和北航科技园。他说:“我们擅长于在产业选择确定之后,首先用新型的产业发展理念去做物理空间的规划和产业生态环境的营造,然后导入产业、投资建设,直至园区的后期运营,可以说整个链条我们都介入了。我们希望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将新时代下创新经济的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贯穿起来,进而推动创新产业发展。”
以下为发言实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曾经历过第一波的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出口导向型模式。我们用足了本国低端的生产要素,打入国外市场,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用中国制造卖全球。
当下,我们已经开启了第二波的经济全球化,我们走的是双循环的模式,即我们要利用本国的市场,用足国内和国外的高端生产要素,尤其是创新的要素来发展我们的创新经济,所以,这个阶段的关键词应该是用中国创造买全球、卖全球。
创新经济的核心灵魂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而科技成果从诞生到规模化生产要经过三个阶段。放眼全国,虽然每个阶段都有痛点,但是每个阶段我们国家都在进步。
第一个阶段是从0到1,是科学创新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绝大部分是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里完成的,有大批的研发团队和科研经费,市场配置的还有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在这个领域里,北京以及北京中关村有天然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角色是观察者,尤其是观察与航空航天领域相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预研判断如何尽快地使其转化成生产力。
第二个阶段是从1到100,是技术创新的阶段,让科研成果经过小规模、中规模的生产验证,产业落地前的生态环境评价和系统化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我们起到的是桥梁的作用,搭建研发团队、科研成果与拟落地到目标城市和地区之间的联系。通过沟通协调,促使技术、人才和资金这三个生产要素充分流动。有效的做法就为产业承接城市建立在京离岸孵化器和在岸中试基地,筛选合适的科研成果项目,加速完成规模化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工作。目前这些工作在北京、深圳、漳州、苏州等地渐次推广实践中。
第三个阶段是从100到N,进入到规模化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介入的比较深,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产业基金的导入,有政府的产业引导基金,也有来自社会的产业发展基金。二是产业发展政策及产业生态环境的评价与改良,这方面是与产业落地的地方政府合作完成的。很多的城市对先导产业尤其是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新材料产业都有比较强烈的期待,但具体的产业生态环境则参差不齐,需要完善。第三个方面就是空间规划蓝图的落实,在这方面我们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擅长于按照现代产业规划理念去规划布局一个新兴的产业园区。我们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与现代产业园区的功能结合起来打造并且运营这样的科技产业小镇。我们把它简称为“五位一体的科技产业社区”,就是把生产、研发、教育培训、生活配套以及自然环境景观融合在一起。打造这样一个科技产业社区,最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生产和研发的效率,提高生产研发人员的生活品质,降低运营成本。这几年,我们按照这样的理念,将北京的科研成果、成熟的产业对接到全国各地的二三四线城市,包括杭州大江东、苏州吴江、福建漳州、四川眉山、河北邢台等。
我们知道产业园区不仅要规划时尚、漂亮,生态优美,更重要的是装入内容,而内容就是科技产业成果经历从0到1、从1到100、从100到n的过程后成熟的新兴产业。在不同的阶段我们都进行了实践,不仅成功进行孵化而且进入到规模化的生产,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总之,放眼宇宙空间这样一个浩大的产业方向远景,落地到每一个几千平方米的离岸化器,几万平方米的中试基地,几十万平方米的产业生产园区,让创新成果尽快生根、开花、结果,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本次大会有利于将我国的创新产业下的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贯穿起来,进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