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10 天,巍巍火神,拔地而起!
12 天,雷神之山,驱魔战疫!
中国速度震撼世界,生命方舟创造奇迹!
火神山医院:5小时完成场地平整设计,24小时完成方案设计图,60小时完成设计施工图,10天建成。
雷神山医院:除夕夜接到任务,1天内完成设计方案,3天内完成设计施工图,12天建成。
按照正常速度,建设这样的一所医院通常需要两至三年,但在新冠疫情面前,武汉的建设者们用“中国速度”刷新了世界建筑史奇迹,为扭转疫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武汉作为设计之都在工程设计方面的雄厚实力以及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
在11月1日举办的“2020武汉设计日”开幕式上,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分别荣获“2020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新冠肺炎应急救治设施特别设计奖新建项目”一等奖,这是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首次为武汉的设计建设者们特别颁发的至高荣誉。武汉火神山医院总设计师汤群、武汉雷神山医院总设计师张颂民,荣获“2020年度武汉设计年度人物”。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考察团在参加“2020武汉设计日”活动后,11月2日又实地考察了“两山医院”,探访“中国速度”背后的故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体验现场的震撼。如果不是实地探访,很难体会建设的重重困难,以及建设者、医护者们的“战疫”艰辛。这背后,有着成千上万的“逆行者”。他们争分夺秒,夜以继日,不顾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不是天生的战士,却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负重前行。
时间回放到1月23日。
疫情突发,迅速蔓延。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蔡甸知音湖畔修建一座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两天后,又决定在30公里外的江夏黄家湖畔再建一座雷神山医院。
按照常规,建设一座3万多平方米的传染病医院,至少需要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涵盖几十道工序,经历设计、土建、设备安装、装修等阶段,即使搭建临时建筑也得1个月。这些繁杂的工序,有条不紊的指挥调度显得尤为重要。并且由于当时正值农历新年,人们都已经放假回老家了。另外,建设这样一所医院需要的物资仅靠武汉当地现有存货还远远不够,再加上当时武汉已全面封城,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因此,当城市化委员会专家问及当初最难的是什么时,火神山医院规划建设相关负责人直言,最难的就是人员和物资的组织与调配。
总体规模超过两个火神山医院的雷神山医院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并且雷神山医院建在火神山医院之后,人员和物资紧缺的问题更加严重。
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指挥部丁继斌回忆当时找人、找物资的情形说:“当时我开着车奔驰在武汉的街道上,由于封城,街上空无一人,一辆车都找不到,可以开到80迈。我们用12天、288小时计算医院完工时间,这样就让每个小时都有明确的任务、明确的目标,每个小时的建设都不一样。”而为了这个目标,不仅要衔接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负责人,更需要将工作提前对接。他举例说,比如某工种工人进场作业,要提前告知具体人数,几点几分到达现场。
1月25日下午4点,原本参与火神山施工的中建三局一公司临时受命,从火神山转战雷神山。
当晚,武汉市城建局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指挥部进驻施工现场。由武汉市城建局工程处、设计处、道维站组成现场指挥部办公室。
1月26日凌晨2点,雷神山医院项目现场开始进行场地平整施工。中建三局首批50名管理人员到达施工现场,200余名劳务全部就位,各项准备工作迅速启动。
丁继斌与雷神山建设者们、医护人员一起抗疫的日子,90多天来,他没着过家。他的思绪总会回到当时建设雷神山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的日与夜。
从荒地到医院,场地平整、沟槽管线预埋,板房下HDPE膜施工,条形基础完成,现场搭建活动板房,再到建成完工,全是靠着大家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丁继斌感慨:苦,但值得!
每天,丁继斌都要和他的同事们在工地视察工作,一天下来要走三万多步,家里人为了不打扰他的工作,又能及时了解到他的健康情况,就从他的微信步数去探知一二。有一天深夜,姐姐来电话询问他是不是生病了,因为发现他当天只走了5000多步,他连忙解释说那天他走的少是因为有点累了。说到这里,丁继斌声音哽咽,眼眶湿润了。
是啊,在当时的抗疫一线,有多少个丁继斌们在默默地奉献着,背后又有多少个家人在后方与他们并肩前行。
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秘书长蔡辉说,在下沉社区前,我们都是和家人交待了后事的。
下沉干部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科长张璐说:“作为武汉人,武汉生病了,我们当然要冲到一线,这是我们自己家的事,是我们分内的事。没有武汉这个‘大家’的好,怎么能有自己‘小家’的好?”她说,当时大家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许多人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有的甚至一直睡在办公室,当时的武汉气温很低,办公室连暖气都没有。每个人都把抗疫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竭尽全力去完成。她感慨:“这次经历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我们中国人所具有的那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力。”
作为大武汉城市建设者,他们毫无怨言地全力奋战在抗疫一线,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白加黑”、“5+2”,24小时不停工——上一个单位刚完成场地铺沙,下一个单位马上进场铺设防渗膜,几十个工种穿插作业,每个人都像在跑一场接力赛,跑完自己的100米,把接力棒交到下一名队员手上。每项工作的无缝衔接,让整个建设团队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全产业链优势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中建集团为例,2500余台大型设备及运输车辆、4900余个集装箱、20万平方米的防渗膜,以及大量的电缆电线、配电箱柜、卫生洁具等物资在短短几天内抵达武汉,依托的就是其全产业链。
武汉建工组织2000多名工人火速赶来,汉阳市政调动1100余名工人、上百台机械陆续进场;国家电网数百职工运送大批变压器、电缆,施工送电……
作为牵头单位,中国建筑精锐尽出,举全集团之力,第一时间调集12家单位参战。中建三局担当主力,从各地集结4万多名管理、施工人员,3500多台套机械设备投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