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陈家兴:红十字会公开透明并非高标准
时间:2011-06-30 09:36:11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陈家兴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陈家兴

    所有付出爱心的人都不希望爱心蒙尘,都不希望爱心在暗箱里被操作,都不希望爱心被截留,都希望爱心实实在在地到达需要爱心的人那里去。唯有公开透明,才是把爱心置于阳光之下,避开各种攫利之手的基本途径。

    针对审计报告查出来的问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作出回应。其实公众都知道,审计涉及的是财政拨款而不是社会捐款。但人们由此产生的联想、疑问是,连财政拨款使用你都这么不规范,那社会捐款你还能规范到哪里去?说到底,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是,红十字会处置社会捐款能否让公众放心。

    人们如此关心爱心捐款的使用,原因是少数人与红十字会打交道过程中有一些零星遭遇,再加上网友有相关报料,相互印证便增加心中疑惑。于是形成了一些未必真实的信息,但却是公众心中真实的忧虑。比如,认为红十字会对捐款提取的运行费用过高,一些物品采购价格畸高等。那么,这些信息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公众需要红十字会公开答复,以便把心中的疑惑证实或证伪。

    事实上,在公众的逻辑里,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一个公益性的机构,有什么说不清的呢?如果回应避实就虚,遮遮掩掩,甚至左支右绌,反而就会被公众认为心里有鬼,在实际操作中一定有猫腻。因此,红十字会与其被动地应对,不如主动正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如何做到公开透明。事实上,所有质疑的根源大多源于此。只有把这个根本性问题回答了,一切就都理顺了。

    有人说,中国的社会公众在慈善问题上的“零容忍”意识有点超前。其实,这乃是一种和稀泥的态度。公众要求红十字会做到公开透明,这样的要求并不高,在一定意义上说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低的要求。因为慈善捐款,作为一种爱心的媒介,所有付出爱心的人都不希望爱心蒙尘,都不希望爱心在暗箱里被操作,都不希望爱心被截留,都希望爱心实实在在地到达需要爱心的人那里去。唯有公开透明,才是把爱心置于阳光之下避开各种攫利之手的基本途径。

    慈善机构对社会捐款的不太公开透明,原本有其历史因袭和制度制约,估计一下子完全做到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引入公开透明的现代慈善理念和制度模式,也势必面临诸多转型的冲突。但公众也没这么苛刻要求,只是希望慈善机构能正视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时间表。不能总是沿袭现状,改革迟滞。在一定意义上说,红十字会以往不改革、不积极的态度惹恼了公众。好在红十字会这次终于给了公众一个可以期待的交待:红十字会总会正在研发的“中国红十字会捐款信息管理系统”将在近期向社会推出,该系统将通过网络平台对捐款的接收、管理和资助流向进行在线查询。

    这次,红十字总会的举措,终于让公众松了一口气。毕竟,作为一个爱心机构,需要多少比例的运作经费,明着来,只要合理,公众就会认可。捐款怎么使用、用到哪里,完全公开,也才是实事求是。把这些基本的东西搞规范了,搞严格了,搞科学了,慈善事业就必定会突飞猛进。因为有严格要求的社会公众,就会有后劲十足的爱心奉献。如果总是在不公开不透明的低层次上运作,又怎么去要求中国的慈善事业迎来爱心的春天呢?到头来,利益受损的,是那些急需爱心慰藉的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