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应检尽检、广州在行动”媒体见面会:首批返校师生全部核酸检测
时间:2020-04-21 13:26:07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方晴、何道岚 

  广州市第84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活动昨日举行

  广州决定对首批返校的近3万名教职员工、16.7万名初三和高三学生全部开展免费核酸检测。昨日,在广州市第84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活动)上,副市长黎明针对市民关心的扩大排查、师生返校等话题作出回应,详解广州防控策略的最新调整。据悉,广州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从前期对疫情的重点阻击,转向对疫情潜在风险的全面出击。

  “为了找准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以最快速度把风险点给控制住,我们用极大的排查力度,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把可能存在的一丁点风险隐患都及时‘挖’出来,用‘大力量’排查‘小风险’,用‘大动作’避免‘小概率’,最大限度遏制疫情传播。”她表示。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记者:

  下午好!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许多广州市民都关注到,市内的一些区域出现了不少临时设置的咽拭子采样点,有大量穿着防护服的防疫人员在街头开展工作。有市民问,广州在这个时候发动这么多人力物力开展排查,是不是表示新冠肺炎的疫情变得严重了?也可能有市民会想,广州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市民有这些想法、疑虑,其实很正常。实际上,这些新近出现的场景,涉及我市防控策略的最新调整。

  近日,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广州市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从前期对确诊病例的重点阻击,转向对疫情潜在风险的全面出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以科学的态度实现精准防疫。

  之前,我们对于发现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常规做法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一定的排查范围、甄别密切接触者,一般涉及的范围不会太大,防控策略局限于“发现一例,处置一例”。而现在我们的做法,是扩大排查范围,通过深入流行病学调查,尽可能勾勒出每一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把出现不止一例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场所列为重点场所,把到过这个场所、区域的所有人员,列为重点人群,参照追踪密切接触者的做法,把他们都找出来,进行核酸检测,全力做到应检尽检,可谓“发现一例,排查一片”。

  目前来说,我们“应检尽检”工作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人群:

  家人邻居应检尽检。在某个小区发现一例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后,除了其共同居住的家人外,我们还将周边的楼宇居民全部纳入排查范围,逐户排查,不漏一人。

  同事同行应检尽检。发现出租车司机的感染者后,我们将排查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的出租车司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以保障公众安全。在一些商场发现感染者后,经风险评估,我们对认为存在潜在风险的整个楼宇相关人员实施全面检测。

  顾客来客应检尽检。对确诊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涉及的消费场所,除了从业人员全检,我们还将排查范围扩大到近14天内进出该场所的消费者,把所有一般接触者全部纳入排查甄别范围,开展核酸检测,并全面进行了环境消杀和监测等。前期我们也对评估发现的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来穗人员进行了全面检测。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还会根据防控工作的需要,不断地动态调整“应检尽检”的对象。

  比如在我市复工复产平稳推进的基础上,为了确保首批学生复学安全,我们已决定对首批返校的近3万名教职员工、16.7万名初三和高三学生全部开展核酸检测。

  我们采取防控策略调整的出发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为了找准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以最快速度把风险点给控制住,我们用极大的排查力度,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把可能存在的一丁点风险隐患都及时“挖”出来,用“大力量”排查“小风险”,用“大动作”避免“小概率”,最大限度遏制疫情传播。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现在的疫情防控的确需要一点“小题大做”的态度和精神。

  广州有能力支撑对防控策略作出调整。目前广州的医院、CDC和市场化检测机构病毒核酸检测日均能力达7万份,位居全国前列,为“应检尽检”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尽全力开展应检尽检工作。我们开展的这一轮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排查,比起常规的排查范围扩大了很多。全社会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仅以刚刚过去的4天为例,广州除了各区医疗机构的16个常设检测点外,还在各重点排查场所周边设置了160个便民咽拭子采样点,医护、疾控、社区、公安各条战线投入的一线工作人员14.6万人次,全力推进“应检尽检”工作。同时,我们的“应检尽检”工作也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工作和理解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在疫情防控期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政府的首要职责。上个周末的大排查,累计对6.8万人进行了采样,已报告的5.3万多份检测结果中,共筛查出无症状感染者7人,筛查阳性率为万分之1.32。虽然投入很大,但能够排除哪怕是丝毫的风险,及时消除疫情防控隐患,也是非常值得的。

  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市民要同时保持警觉性和平常心,还是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少扎堆、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防控工作形势会一天比一天好。

  热点问答

  3万多名出租车司机接受检测,1.13万人次已出结果

  记者:刚刚黎市长介绍了全市“应检尽检”情况,这几天也有不少网民在讨论“到处都是防护服”“全市都是监测点”,广州目前全面开展排查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城市的检测能力保障情况如何?

  市卫健委主任唐小平:市民所见到的情况,是因为广州在对病例出入的场所进行“大排查”,涉及病例的工作场所、居住楼宇等,比如建设六马路的好世界广场、天河区棠下、越秀区登峰街等。正因为广州对病例出入的场所,以及病例的同事、家人、邻居乃至整栋楼宇的住户都进行应检尽检,市民才会看到以上的情况。

  要强调的是,正如广州的医疗服务能力备受肯定一样,广州医疗检测能力也是全国领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多款核酸检测试剂盒和抗体检测试剂盒拿到全国第一批批文。目前,广州开展核酸检测的以下4类机构:10家疾控中心、31家指定开展检测的医疗机构、海关P3实验室,以及检测量最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比如金域、达安、华银等。第三方机构检测能力非常强,金域、达安每天检测能力在2万份以上。保守估算,广州每天检测能力在7万人次以上,此外还有很多医疗机构必要时可扩充检测能力,扩充后可达到每天10万人次以上。

  除了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以及相关人群进行核酸检测,广州对病例的同事同行也进行“应检尽检”。前段时间公布了出租车司机病例,广州也对他的同行进行检测。广州出租车司机总共有3万多人,今天中午采样已达3万人次,目前1.13万人次已出结果,除了几位同样居住在棠下、为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司机同行外,全部是阴性。

  广州还将对重点场所、重点楼宇、相关人群进行扩大检测,希望大家可以正面理解。

  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再引起大暴发?很难

  记者:广州正通过大排查排查出无症状感染者,防控策略正在朝积极主动方向转变。作为流行病学专家,唐金陵教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风险有什么认识?

  流行病学专家唐金陵:从2月20日开始,中国相当于打了“三大战役”,第一场战役是把湖北以外的全国各地疫情控制住,第二场战役是把湖北除武汉以外的地方疫情控制住,最后是把武汉疫情控制住。目前的阶段是“三大战役以后的剿匪战”,主动出击主动排查。

  最早专家们对无症状感染者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有比较大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在人群里活动,另外一派包括我认为无症状感染者不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确实有报道过一个病例,在自身毫无症状的情况下传染给爱人、朋友,但这是个案。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朝外传播病毒的能力?有。传播能力强不强?不强。会不会再引起大暴发?很难。

  因为我国目前发现的病例,绝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病例接触史,而非从一个不明人员、在不明处被传染的。从这个意义推算,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比例不会太大。

  就控制疫情,中国的经验简单且有效:早发现、早隔离,公众做好个人防护。所以你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周围真的有很多无症状感染者,而且又能有效地传播给别人的话,今天的疫情就不会是这样的状况。

  广州无一乘客经公交车感染,市民可放心乘坐

  记者:广州正在组织对出租车行业驾驶员进行全面核酸检测。请市交通局谈谈公共交通行业的疫情防控情况?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双明:广州共70家出租车企业,国有、民营企业各占一半,有3万多名司机,至今已全部完成抽样。为了进行全员检测,广州在每个出租车企业设一个点,派驻疾控中心专家协助检测。出租车公司的员工都很乐意配合,分批分班有序采样,没有影响交通服务。

  自1月23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广州公交行业至今保持一级响应状态的应对标准。公交车辆、站场每天全面清洁消毒,从业人员每天监测体温。地铁车站、闸机、室内空间定时消毒,公交车扶手、座椅也定时消毒。出租车司机按要求每天监测体温、上岗戴口罩、刷穗康码。我们还通过车内视频督导检查1.9万次,发现并立即纠正司机和乘客不规范佩戴口罩的问题。

  广州每天公共交通客运量达1000万人次,相当于去年同期60%左右。在客流量降低的情况下,广州的地铁公交班次保持不变,以此保证乘客之间的间距,降低传染风险。在城市道路情况方面,复工复产后,广州的拥堵指数有所降低,证明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出租车收入也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六成多。

  从1月23日至今,广州只有一名出租车司机确诊新冠肺炎,但没有一名乘客因乘坐公交车受感染,所以广州市民可以放心乘坐公交车。

  记者:公共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健康备受关注,广州市除了在出租车司机中进行全面核酸检查外,会否对网约车司机、公交车司机也同样开展相应检测?

  潘双明:广州交通行业从业人员有10万多人,除了保证乘客的安全以外,从业者自身的安全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行业内要加强管理,监测体温、开窗通风、穗康码管理等相关举措还要继续保持。在3.5万名出租车司机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后,我们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需要和卫健部门的指引,必要时视情况考虑对网约车、公交车司机开展检测。

  无证据表明无症状感染者会变为长期病毒携带者

  市卫健委主任唐小平:针对无症状感染者,我补充一些数据。从4月7日启动对重点国家和地区人员感染情况大排查至今,广州总共报告感染173例,其中21例确诊,15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中,截至今天上午,已有93例满足两次核酸检测阴性、且没有症状的前提条件出院了。

  无症状感染者有几部分人:第一,处于潜伏期的人,有一部分可能会发病,但比例很少。15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成病例只有6个,说明无症状感染者转成病例的机会非常少;第二,抵抗力强的隐性感染者,我们发现,93例出院的无症状感染者,平均1个星期左右就转阴了,由于抵抗力强能产生抗体和免疫力把病毒清除出去;第三,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转化成像乙肝病毒携带者那样的长期病毒携带者?从目前的证据,没有这种现象,未来有可能没有,有也是极少,大家请放心。

  出门坐飞机、坐车、开车都有可能碰到事故,但不可能因为这样就不出门,小心一点就好。我们力图全方位检测,也可能有漏网之鱼,但只要我们做好防护措施,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我相信是非常安全的。

  重点场所扩大排查将成“常态”

  记者:天河棠下发现确诊病例后,排查情况备受市民关注。请介绍目前棠下片区的排查防控情况?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按照国家规范,在社区发现疫情后,需要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流调是为了了解感染者发病前14天的轨迹,以及确诊前的生活工作细节,以判断感染来源、传播风险,并甄别密切接触者,再统一送到集中隔离点观察。通过流调勾勒和重现确诊者的行动轨迹,排查出每一环节的风险。

  棠下发现第二例感染者后,即被列为重点关注场所。其实,片区内绝大多数人不属于密接者,但为了确保市民安全,我们“杀鸡用牛刀”,全力以赴去排查。这就是为什么市民们看见棠下设置了很多检测点,那是为了方便大家尽快检测。

  根据境外疫情发展,我们认为疫情传播风险不可能马上消失,而是会长时间存在,持久的“零病例”也不现实。因此,重点场所扩大排查将成为广州疫情防控的常态。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扩大范围主动排查,消除可能的隐患,是我们现在的做法。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同时科学看待疫情,理性生活工作。

  记者:随着天气变热,很多公共场所和居家空调会重新启用,在加强通风方面要注意什么?

  张周斌:在写字楼、办公楼的集中空调使用中,确实存在通风条件不理想的状况。广州市已为此下发过防护指引,市民可自行查阅。我们建议,空调要调至“制冷+全新风”模式,虽然费电不环保,但能保证出风全部取自室外,杜绝室内取风。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