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重视灾害风险
亲历者的心理救助
——王文杰
每一次重大灾害风险不仅会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物质上的损失,更会带来心理上、精神上的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对灾害风险的亲历者,特别是对一线的应急人员,比如直接面对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面对火灾的消防战士以及救灾现场的应急志愿者伤害最大。
常见的心理创伤反应分类
应急救援专业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和完成救援任务后常见的心理创伤反应主要有两类:
一是急性应激反应或急性应激障碍(ASD),这是指在遭受到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性事件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所产生的一过性的精神障碍,一般在数天或一周内缓解,最长不超过一个月。如果超过一个月还不能康复,它就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主要表现为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严重的PTSD还会发展为抑郁、酒精成癮或物质滥用等,有的还会有自杀倾向甚至产生自杀行为。
二是替代性创伤,主要指目击和亲历了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的人,带着对受灾、罹难同胞感同身受的痛苦高强度地工作,长时间暴露在高压力、高痛苦的环境中,造成心理能量耗竭,间接导致各种心理异常的现象。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厌食,易疲劳,体能下降,睡眠障碍,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恐惧、绝望,并伴有创伤反应与人际冲突,以至于无法工作,无法有效地帮助他人。
及时进行心理救助 保证队伍“续航”能力
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的一场山火,牺牲了31个鲜活的生命。许多战斗在一线的消防队员目睹了战友的牺牲,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不少队员反映灭火时没有感到害怕,但之后开始出现频繁噩梦、反复回忆火场等“闪回”现象和睡眠障碍。经心理评估,近三分之一的幸存消防员存在一定程度的急性应激反应,这种情况必然会影响士气,甚至导致非战斗减员。
更为严重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重大突发事件之后,30%~50%的亲历者(包括一线应急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调,通过及时的心理干预症状会得到缓解。但是这类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救助,至少会有20%的一线应急人员会在灾后一年内持续受到创伤后心理障碍的影响,而且,这种心理伤害往往是长期的,有不少于5%的人会影响终生。
因此,为取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必须要高度关注一线工作者的心理援助工作,组织专业的心理援助和精神卫生专家深入到医疗救护一线开展心理救助和危机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创伤造成的减员,保证战斗力和综合救援能力的持续提高。
针对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开展心理减压课
扩大心理救助范围,兼顾易感人群
从应急管理的角度上讲,我们迫切需要在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中开展应急心理方向的能力建设。比如,组织开展专业的心理压力模拟训练,快速提升特殊状态下的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和心理救援能力;组织专职的心理干预专家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制定心理恢复的干预方案,定期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心理体检,及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者并及时治疗;提高消防等应急救援专业人员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救援的能力,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对受灾受困群众作出必要的心理急救。
志愿队前往企业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重大灾害还会带来另一重社会心理影响,就是会引发风险关联人、易感人群甚至围观人群的情绪躁动。1月27日晚8时,武汉市多个小区组织居民在家合唱国歌,高喊“武汉加油!”,就是一次典型的群体情绪释放行为。
同一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社会心态》报告显示:从民众的情绪反应来看,有较强烈的担忧占比79.3%,有较强烈的恐惧占比40.1%,有较强烈的愤怒占比39.6%。面对灾难,担忧和恐慌是人类的一种正常反应,但是要给予积极的引导,避免群体情绪风险引发新的公共安全事件。
(作者王文杰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行为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化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