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获环保部审议并原则通过,今年年內一定会正式出台。”国家环保部科技司副司长胥树凡在6月7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和中国银行主办的“2011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产业与投融资交流会”上透露,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第一大重点领域就是污水处理。”具体包括脱氮除磷、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等。
火电排污标准将更严厉
《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即将出台的火电排污新标准加大了对火电大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的控制力度,收严了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排放限值,增设了汞及其化合物控制指标。
这是自2003年以后环保部首次更新火电厂大气排污标准。根据2011年1月公布的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新标准大幅度提升了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制性污染物排放指标增加到4个,分别是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以及汞。
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刘宏武在会上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我们把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因子由过去的两项增加了四项,在减排的具体措施上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继续加强燃煤电厂的脱硫,全面推行电厂脱硝,开展机动车氮氧化物的减排。刘宏武还介绍,“十二五”将进一步提高造纸等重点污染行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启动建设污染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工程,抓好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的减排,进一步扩展到交通和农业领域。
全方位环保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并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和结构、技术水平和市场化的程度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十年来,我国的环保产业年产值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20%,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率。
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现在存在的问题,胥树凡表示,环保产业目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创造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依靠进口;第二,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环境服务业比重偏低,全方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第三,市场不规范,地方保护、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尤为严重,污染治理重建设、轻管理,设施运行达标率较低;第四,政策机制不完善,有关环保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激励力度有限,缺乏引导,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执行力,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融资难度大。
在这些问题当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环境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我们国家的环境服务业主要是指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咨询服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废旧资源回收处置、环境贸易与金融服务等与环境相关的一些服务贸易活动。环境服务业是环保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反映环保产业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致,在发达国家环保产业中,服务业占比达到50%-60%,而我国的环境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比重约为15%,尚处于产业化的初期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应是推动环境服务业发展,用环境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环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从而提升环保产业的整体水平。
胥树凡说,“十二五”将全面实施设施运营资质许可制度,推进环境服务业体系建设和环境服务业的发展。其中一个就是大力推进环境保护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在具备相对垄断性、社会资源投入较大,环境安全敏感的行业,试点实施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大力发展环境咨询服务业,逐步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鼓励社会监测机构提供面向政府、企业及个人的环境监测与检测服务。
刘宏武透露,“十二五”期间,将建立环境标准样品研发机构和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库,全面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实效性、统一性。另外,还将建立环境质量考核体系,实施环境质量监督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