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国之力,集世界之智”办好世博会,争取入园游客达到700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达到350万人次。这是在此间结束的上海世博旅游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强调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使全球旅游人数减少、甲型H1N1流感仍在蔓延情况下,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主题为主线,全力打造世博旅游,塑造中国城市群像,具有重要意义。 举办上海世博会是国家的盛事、世界的盛事。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世博会在中国这样一个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国度举办,在上海这样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举办,应该比以往各届世博会更精彩、更成功,实现更大效益。其中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入园参观人数比往届世博会更多。 1900年法国举办世博会,观众人数4810万人次;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观众人数6400万人次,是迄今人数最多的一次;1992年西班牙举办世博会,观众人数6000万人次。上海世博会要争取入园游客700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50万人次的目标,必须更加努力地做好世博旅游宣传推广工作。 世博会为我们提供了向全世界学习、改善城市生活空间的历史机遇。正是基于对城市发展进程的理解,上海世博会主题确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中国内地最具有国际化色彩的城市,上海正在按照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向着完全意义上的国际化大都市目标迈进。 世博会给我们提供了借鉴世界各地不同发展模式和城市规划运营经验的机会,必将使上海以更开放,更具包容的姿态,为本地居民,也为世界各地到访者提供更满意的宜居、宜商、宜游生活空间,同时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新动力。 海内外7000万旅游者,不仅将极大提升上海的城市旅游服务品质,还将进一步拉动整个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为全国城市旅游转型升级提供可资学习的典范。数千万到访者不仅将与1888万上海常住居民广泛交流,还将由上海这个窗口了解当代中国。世博旅游宣传口号“中国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就意味着到访者将更方便地去领略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流域和中国其他地区城市的中国风采。 长期以来,国际旅游者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主要局限于长城、故宫、兵马俑、熊猫、京剧等传统物质形象上,整体认知则是以东方神秘为主线。事实上,中国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现代;既是乡村的,又是城市的。中国655座城市各有各的吸引力。 随着旅游业发展,中国城市更加注重各自不同的风格,杭州“爱情之都”、成都“休闲之都”、三亚“度假天堂”、长沙“娱乐之城”、南京“博客之都”、重庆“天上的街市”,以及天津商业、青岛啤酒[26.59 0.00%]等,将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无穷的想象空间,构建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国城市群像。 我们要看到,处于黄金发展期的我国旅游经济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从入境旅游市场看,客源还是以近程为主,消费指向还是以传统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与巴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一流都市旅游目的地相比,我国655座城市无论是在游客到访量、旅游外汇收入,还是接待产业体系完善与质量提升方面,都还有着很大改进空间;如何发挥城市的区域旅游带动作用,也是一个新课题。这一切都要在推广上海世博会旅游,塑造中国城市群像进程中逐步破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