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像绣花一样治理城市——“以人为本”的广州模式
时间:2019-11-29 22:25:12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田红星 报道 

920fd01cc25256147a09af1a68274866.jpg

  紫荆花开,榕树婆娑。初冬时节,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的南沙依旧温暖如春。虎门大桥上,车流如织,而桥下,则是百舸争流,有天下天后第一宫的天后宫静静地伫立在大角山上,遥望着这个通江达海之地。天后宫,这个由霍英东倡导并捐资于1994年而重建的古庙自成为南沙标志性的建筑,20多年来,它与被誉为“中国第一跨”的虎门大桥一道一直静静地守护着珠江大三角的几何中心。如今,当粤港澳大湾区浮出水面,具有典型中式风格的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落户在南沙时,这里依旧平静如水、温润如玉。这就是南沙的性格,其实也是广州的风格,因为“绣花”从来都是一针一线静静地“绽放”。

  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中,与北京的“高高在上”、上海的“领先风范”、深圳的“突飞猛进”相比,广州就是一个“稳定均衡”的城市。

  但作为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名城,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实验田”,广州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一方面,它迎接着扑面而来的改革春风,另一方面又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踌躇满志、懵懂向前。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这是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广东作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明确要求之一;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州时强调,“旧城改造要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州在诸多领域先行先试,为全国探路;同时,广州以问题为导向,迎刃而上,通过绣花般的城市管理和治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这座重要的国家级中心城市持续焕发新动力、新活力、新生机,从“羊城”、“穗城”、“花城”的“千年商都”,向“农民工最爱之城”、“微改造标杆之城”、“大学生之城”、“市民最有归属感之城”的“国际大都市”蝶变,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城市化高质量发展模式。

农民工最爱之城

42632f6a88fb97789db5464c130def78.jpg

  每当夜幕降临,南沙南横地铁附近的农民工就开始忙碌了,这是一道难得的怀旧风景线。它即刻会让人想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民工打工的情景,其实广州就是一座见证农民工历史之城。可以这样说,全世界农民工集散人数最多的城市就是广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打工仔”、“打工妹”、“民工潮”、“农民工”等这些名称均源于广州。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上个世纪90年代,这句口号响彻全国。那时候,成千上万的人南下淘金,首选之地就是广州。也就是在这里,迎来了一批批的“打工仔”和涌起了一阵阵的“民工潮”。因鱼龙混杂,管理混乱,他们还曾有一个被充满歧视的称呼——“盲流”。但2003年,轰动一时的“孙志刚事件”发生后,广州痛定思痛,规范管理;同年,国务院颁发《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终于废止沿用了多年的收容遣返制度,宣告了带有限制、排斥、歧视农民工为“盲流”一词退出历史舞台。

  2006年1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确定采用“农民工”称谓,第一次把“农民工”这一概念和称谓写入中央政府具有行政法规作用的文件。而这段历史的主要见证地,也在广州。

  然而,这一系列的改变依然没有抵御2008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雪灾。百万民工的滞留,使广州成为了中国城市化史上最难以释怀的一页。时任总理温家宝亲自到火车站慰问民工,几度哽咽,令人动容。面对无处下脚的广场、期盼归家的人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广州全城爱心助力,与数万军警手挽手叠成几层细密的人墙,守在站前11个昼夜,硬是将一个摇摇欲坠可能瞬间溃决的秩序恢复了平静。广州火车站百万民工的梳理也被专家学者当作特大案例,写进城市化公共安全的论文中,成为人口流动的世界奇迹。

5c240c2885b212f57e9add43d7551a73.jpg

  潮涌珠江两岸阔,大浪淘沙始见金。如今,再也看不到百万民工云集广州火车站的情景了,但广州火车站是一个时代的记录,也是无数农民工对广州最深刻的记忆符号。

  “虽然我现在在深圳成家立业了,但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的地方就是到了广州火车站,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广州干了8年,感觉广州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就业机会很多,只要你肯干就可以赚到钱,广州人也很热情,不欺生。更难能可贵的是,我在广州得到了多次免费培训的机会,让我学到了许多技术和谋生的本领,可以这样说,没有广州的磨练,我就不可能到深圳。”这是深圳致嘉鑫公司物业经理周平的肺腑之言:“没有广州的平台和跳板,我不可能从农民工成为物业经理,我要感恩广州!”

  尽管社会上对广州褒贬不一,但是在各大媒体评选的“中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8大城市”排行榜中,广州仍名列第一。入榜的理由是,在有关农民工政策、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上,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是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的确,广州曾经就是一个农民工集散地,它为深圳、珠海、东莞、顺德、中山等等提供了大量的农民工。按照现在的说法,广州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农民工的集散中心。

  广东狮子会的副监事长许静说:“广州历来以温情脉脉、市井烟火待人,随处可见人情味,城市大气人也大气,喜欢抱团,从来没有把农民工看外,他为我们提供服务,脏活累活苦活都是他们干,他们是我们城市重要的一员,我们也很感恩他们!我们这里搞一些公益爱心资助工程和扶贫工程,从来没有忘记身边的农民工。”

  广州市关工委负责人刘主任介绍:“广州的农民工有个特点,就是自己稳定后,喜欢拖家带口来广州,这也是农民工喜欢广州的一个重要原因。广州历来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的归属问题,除了首推积分落户制度,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视,市政府还专门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因为能解决后顾之忧,所以许多农民工到广州后就不想离开。”

  “喔,大哥、大哥、大哥,你好吗?多年以后是不是有了一个你不想离开的家。”

  这是当年发源于广州、风靡全国、由著名歌星甘萍演唱的一首歌《大哥,你好吗》,这正是那个年代千百万南下打工者的心灵呼唤。

  值得欣慰的是,当年的“大哥”有许多如今已落户广州。2018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广州的户籍迁入人口达22.81万人,机械增长人口17.93万人。户籍人口927.69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79.78%;常住人口1490.44万人,城镇化率为86.3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4.50万人,参加农转居人员养老保险达20.63万人。

  “春潮奔涌车声隆,百万民工闯广东。肩担手提形色急,城乡阻隔路始通。”这是写在中国农民工博物馆里的一首诗,诗句铿锵有力、形神毕现地表现了农民工到广州打工的现象。

  中国农民工博物馆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原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2011年提出的构想和创意,旨在纪念广大农民工为广东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希望通过梳理和记录这些历史印记,提醒大家不忘农民,善待农民工。它的建立也充分说明广州对农民工的高度重视。

  在这里,展现了广州市第一个积分入户的农民工,父女两代打工、留守儿童等情景和农民工生活工作的状况。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学教授,广州市社会工作学会会长谢建社认为,广州对农民工的积分入户制度模式是城市化的经典案例,它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型,即实现来穗农民工从“被动接受服务”向“主动接受服务”转型、实现从“农民工身份”向“市民化身份”转型,从而开辟了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新渠道。积分入户制度打破了户籍壁垒,对特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具有积极作用。2016年,广州即出台了《广州市来惠人员融合行动计划(2016——2020年)》,在全国超大城市中率先全面系统有序地推动外来人员社会融合,探索破解农民工进城后城市融入和市民化难题。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现在广州挺好的。”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风靡大街小巷的一首由李春波创作并演唱的歌《一封家书》,这是一个时代的的回声。在中国农民工博物馆,就有几封家书的实物展览,它真情地表达了在广州的打工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也正是广州的开放、包容、务实和厚爱,广州也成了农民工的最爱之城。

微改造标杆之城

2194b0c41c148eea97f51c63fcca26eb.jpg

  广州除了集散世界最多的农民工,还有中国最多的城中村。与中国其它城市想方设法“消灭”城中村所不同的是,广州却保留着这道独特的“风景线”。

  “从功能来说,一方面外来打工人员,包括农民工需要城中村优惠的房租,另一方面城中村的居民又有了一笔收入,两者互生互融。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城中村也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有广州的味道,这里可以说是`物美价廉`。”这是从武汉一家文化公司的老总周红斌下海到广州后,长期租住在城中城的亲身感受。他说:“尽管有些城中村可能存在脏乱差等问题,但它是农民工和`广漂`落脚的第一站,既承载了农民工进城的梦想,亦彰显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包容性——通过较低的租赁和生活成本实现`扎根`。”

  外来人员为什么选择城中村?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布的《2016全球生活费调查》报告显示,近85%的“广漂”选择在广州的城中村租房是因为“房租低”。

  土生土长的老广州人凌空介绍:“广州的城中村多位于中心城区,如石牌村、棠下村和员村等,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以大大缩短上班族的通勤时间。有的城中村中还有便民车,如棠下村的便民车从早上7点运营到晚上23点,方便交通接驳。这也是外来打工者选择城中村的原因。”

  广州的城中村不仅数量多,而且面积大、居住人口多。据统计,2014年时,广州全市共有304条城中村,容纳约98.25万村民、500万外来人口,村域面积共716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至2018年,广州还有272条城中村。为了加强对城中村的管理,广州还专门成立了“城市更新局”,重点解决城中村的`新生`问题。

  恩宁路在晚清开埠之时,曾是中国南部的经济核心区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是广州旧城改造的最好见证者:从2006年的“大迁大拆大建”,逆转为2011年“开旧城改造先河,保护历史文化优先”,再到2012年被列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到2016年完成首期旧城改造……作为广州第一个旧城改造项目,恩宁路历经十多年改造,已成为中外旅客的“打卡”圣地。

  如何赋予老街新生?广州市创新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模式,由企业负责改造、建设和运营,引入众创办公和创意产业,运营期满后交回政府,实现政府、民众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考察了具有百年历史的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恩宁路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习近平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总书记的到来,令永庆坊成为新晋“网红”,更为广州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现在到永庆坊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在这里,除了可以看到岭南建筑的特色风貌,还可以看到众创办公、创意产业;可以听岭南戏剧,欣赏先锋话剧,或者到李小龙祖居感受中国功夫的强大魅力。

  永庆坊,这个曾经是一片挤满老房危房的社区,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保留其原貌,如今作为全国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挖掘和保护利用的十个试点区之一,早已旧貌换新颜,演绎着广州历史与现代深度融合、传承与创新共生共荣的独特风韵。以永庆坊为中心的恩宁路也因此成了广州首试“微改造”的标杆样本,如今,在广州像这样“微改造”的老街比比皆是,广州也成为了全国旧城改造之先锋。

  广州除了集散世界最多的农民工,还有中国最多的城中村。与中国其它城市想方设法“消灭”城中村所不同的是,广州却保留着这道独特的“风景线”。
  
  “从功能来说,一方面外来打工人员,包括农民工需要城中村优惠的房租,另一方面城中村的居民又有了一笔收入,两者互生互融。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城中村也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有广州的味道,这里可以说是`物美价廉`。”这是从武汉一家文化公司的老总周红斌下海到广州后,长期租住在城中城的亲身感受。他说:“尽管有些城中村可能存在脏乱差等问题,但它是农民工和`广漂`落脚的第一站,既承载了农民工进城的梦想,亦彰显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包容性——通过较低的租赁和生活成本实现`扎根`。”

  外来人员为什么选择城中村?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布的《2016全球生活费调查》报告显示,近85%的“广漂”选择在广州的城中村租房是因为“房租低”。

  土生土长的老广州人凌空介绍:“广州的城中村多位于中心城区,如石牌村、棠下村和员村等,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以大大缩短上班族的通勤时间。有的城中村中还有便民车,如棠下村的便民车从早上7点运营到晚上23点,方便交通接驳。这也是外来打工者选择城中村的原因。”

73d7e715982bfa3bb6c75912a990f525.jpg

  广州的城中村不仅数量多,而且面积大、居住人口多。据统计,2014年时,广州全市共有304条城中村,容纳约98.25万村民、500万外来人口,村域面积共716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至2018年,广州还有272条城中村。为了加强对城中村的管理,广州还专门成立了“城市更新局”,重点解决城中村的`新生`问题。

  恩宁路在晚清开埠之时,曾是中国南部的经济核心区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是广州旧城改造的最好见证者:从2006年的“大迁大拆大建”,逆转为2011年“开旧城改造先河,保护历史文化优先”,再到2012年被列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到2016年完成首期旧城改造……作为广州第一个旧城改造项目,恩宁路历经十多年改造,已成为中外旅客的“打卡”圣地。

  如何赋予老街新生?广州市创新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模式,由企业负责改造、建设和运营,引入众创办公和创意产业,运营期满后交回政府,实现政府、民众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考察了具有百年历史的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恩宁路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习近平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总书记的到来,令永庆坊成为新晋“网红”,更为广州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现在到永庆坊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在这里,除了可以看到岭南建筑的特色风貌,还可以看到众创办公、创意产业;可以听岭南戏剧,欣赏先锋话剧,或者到李小龙祖居感受中国功夫的强大魅力。

  永庆坊,这个曾经是一片挤满老房危房的社区,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保留其原貌,如今作为全国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挖掘和保护利用的十个试点区之一,早已旧貌换新颜,演绎着广州历史与现代深度融合、传承与创新共生共荣的独特风韵。以永庆坊为中心的恩宁路也因此成了广州首试“微改造”的标杆样本,如今,在广州像这样“微改造”的老街比比皆是,广州也成为了全国旧城改造之先锋。

大学生之城

0a50e9197ebad538c777bddfd7fc85ae.jpg

  教育使城市安宁,也是一座城市兴旺的基础,大学生的数量已经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资源之一,谁能抢得更多的大学生,那么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就越快。

  地铁是现代城市经济的晴雨表,周末在广州坐地铁,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不管是那一条线路,大学生都很多,特别是4号线,是清一色的大学生,当浩浩荡荡的队伍鱼贯而入大学城北和大学城南这两个地铁站时,就成了广州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武汉曾多次号称有中国乃至世界最多的大学生,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武汉全年在校研究生13.8万人,本专科在校生96.9万人,中学生32.8万人,大、中、小学在校生共241.3万人,但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广州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3.74万人,在校研究生10.11万人,毕业生2.54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32.36万人,在校生108.64万人(比武汉多11.74万人),毕业生29.04万人。技工学校招生7.64万人,在校生22.63万人,毕业生6.7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60万人,在校生18.41万人,毕业生6.76万人。普通中学招生17.45万人,在校生51.44万人(比武汉多18.64万人),毕业生15.9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0.65万人,在校生105.85万人,毕业和生13.90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9.81万人。大、中、小学在校生共265.93万人(比武汉多24.63万人)。从上面在校大学生的数据可以看出,广州大学生的人数和大、中、小学在校生的人数均超过了武汉。

  就目前广州建设的大学城而言,面积就达34.4平方公里,进驻了十几所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暨南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等等。广州大学城是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国家一流大学园区,中国南部的“信息港”和“智力中心”。目前,广州集结了全省97%的国家重点学科、80%的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拥有82所高校,也是中国南方高校最密集的城市,华南地区的科教中心。而且与武汉的大学生毕业后“孔雀东南飞”所不同的是,广州这些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就留在了珠三角一带工作,扎根在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不仅大学生多,而且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人才储备基地和中心。

  广州市人大负责人介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广州也是一座科教之城。2019年11月,广州科技教育城举行项目开工动员会,建设总面积将达30平方公里,拟引入24所职业院校,以共享教育资源。”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广州科教城、广州科学城、中新知识城等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长廊。“大学城”+“科教城”+“科学城”+“知识城”等这种众多平台的模式,使广州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中心。

  这又是一座求求贤若渴之城。政府公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广州人口继续保持净流入状态,从2017年末的1449万增加至2018年末的1490万,净增加41万人。和国内其他城市的人口净流入量相比,2018年广州41万的数字仅略低于深圳的50万,但高于杭州的33.8万、宁波的19.7万,南京的10.12万,2018年京沪常住人口为负增长。这一数字也显示广州依然在国内城市中具备较高吸引力。

  广州户籍人口大幅增加的背后,则是广州出台的一系列降低落户门槛政策。2018年初,广州发布了《广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2019年初,广州市政府公布了全新的“1+ 1+ 3”入户政策体系,继续在引进人才入户、积分入户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对于广州这一做法,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目前国内人口和人才向一线城市、省会城市靠拢的趋势越发明显,城市不仅在于能够给不同层次的人创造发展机会,还在于能够为人口和人才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综合实力均衡的广州,成为很多人就业、创业、投资、生活的重要选择。

市民最有归属感之城

  廖陵依是一位老音乐家,父亲是著名的漫画家,一生关爱广州,无私地把其所获奖的奖金及作品拍卖共6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了贫困儿童,品格高尚,德艺双馨。廖陵依在广州生活了一辈子,继承了父亲的大爱,她有一个艺名叫“花如海”。她认为,生活在广州就像生活在花的海洋一样,广州是一个大爱之城,生活品质很高,给人以很深的归属感,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6ad0a49737d6ac9bccd8f74367f0deac.jpg

  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广州是唯一的省会城市;作为广东的省会城市,广州在其源远流长的“海上丝路”上,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期,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报告》数据显示:在15个全国副省级城市化质量中,广州的综合指标位居全国第二,排在深圳之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经济发展、生态指标等得分均名列前茅;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指标,得分最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排名第一。

  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广州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指标中,得分最高;城市化质量平均得分、经济发展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城镇居民收入和常住人口万人专利数等均排在前列。

  近年来,广州按照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经济稳中有进。2018年广州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5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4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6234.07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6401.84亿元,增长6.6%。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0.98:27.27:71.75。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6%和73.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5491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23497美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af21c3ffe1050868deddced162d81a75.jpg

  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广州的人均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显著。2018年,广州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82.1元,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0.1元,增长10.8%。

  把广州叫“花如海”名副其实,“花城”广州除了有全国最大的花卉主产区,花卉贸易位居全国第一外,更有完备的城市生态体系:246个城市公园,公园种类齐全;有全省最长的绿道网络:3500公里绿道,串联起300多个景点、160多个驿站服务点;还有全国领先的天桥绿化:主要采用簕杜鹃为主要植物,三季开花、四季常青,形成了300多公里颇具特色的城市空中花廊等等。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让孩子在花园里成长,这也是广州人的幸福。目前,广州拥有全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均衡的儿童专类公园体系。

  数说广州绿化:森林覆盖率 42.26%,绿化覆盖率 41.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6.5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全国领先。同时,广州还是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并处在前列位置。

  在空气质量和污水及垃圾处理方面,也持续改善。2018年,广州全市平均灰霾天气日数32.4天,比上年减少1.8天;城市建成污水处理厂5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570.2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b9e64b234a098192dd4284b9f46c145d.jpg

  广州在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领先的同时,还蝉联了“全国文明城市”,并以改善民生推进共建共享,对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要求,全面实施“多规合一”,实现全市各类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让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向纵深推进。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广州主要是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州和深圳是一对“双子星”,虽然广州和深圳的“双城之争”一直是这个地区绕不开的话题,但一个省拥有两座一线城市是幸福的,是实力的表现。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的“先行”也将给广州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广州,这个曾经为深圳提供强大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无名英雄”,其实也是深圳的“大靠山”,这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备胎大哥”,将继续勇立在改革的潮头,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在新华社评选的“2018中国10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广州和杭州、成都等城市入选,广州是中国一线城市唯一入选的城市。

070c8fcaee4aba6ff800132bc9bccd51.jpg

  说到广州,刚游玩欧洲7国回来的李老太太说:我七十多岁了,游了近百个国家,但无论走到哪里,总感觉还是广州最亲切,也见过许多空姐,还是广州的女孩最漂亮,看过许多风景,还是南沙的空气最好,风光最适宜。

  “大爱有声,你我共鸣,讲述岁月温暖与光荣,回荡在大地南北与西东。”

  这是著名歌唱家王宏伟演唱的一首歌颂广州的歌《大爱有声》。

  歌声中我们听到了爱,感受了如绣花般细微之处的温暖,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大爱之城——广州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