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奶业国标为何要“削足适履”
时间:2011-06-21 11:39:24  来源:西安晚报 

      日前牛奶行业举办的内部研讨会上,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我国现有的奶业标准全球最低,主要是因为被个别大企业绑架;而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丁木德则认为,制定牛奶质量标准要从国情出发。业内资深专家建议,应该大力提倡巴氏奶,消除现有常温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中国奶业市场似乎一直在风波中蹒跚而行,话题频出,以至于当奶业标准再度被炮轰,不由得让人担心,一直“体弱多病”的乳业市场,会走向何方?消费者的信任又是否会被慢慢消解殆尽?不是消费者不想选用国产货,可仔细想想,从2008年牛奶三聚氰胺事件至今,奶业质量走向可曾给公众一个明确的预期?三聚氰胺禁止了,免检产品取消了,奶业标准修订了,但迎来的却是大幅降低的奶业标准。

  据悉,2010年以前,我国牛奶的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50万个,而蛋白质是每百克2.95克。2010调整国家牛奶质量标准时,征求地方奶协和专家的意见,结果百分之九十五的意见都没有被采纳。如今牛奶质量标准,其中的细菌总数跟2010年前相比,每毫升提高了150万个,而蛋白质含量每百克降低了0.15克。

  为什么标准会降低?王丁棉的说法是标准修订被大企业绑架,也有人认为这标准是从国情出发,在笔者看来,“国情之说”压倒了质量标准,过低的奶业标准体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利益的失衡,那就是大企业与奶农的利益考量,超过了对消费者切身权益的考量。从企业角度出发,如此或许能更好的保障奶源、保障自身利益,但降低标准、伤害消费者权益,带来的是饮鸩止渴的后果。浅显的道理是,质量标准高可能带来奶业的阵痛,如原有的奶牛养殖各方面要有所变动改善,企业会面临奶源问题,但这会倒逼出产业的升级以及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市场信赖后会踏上健康的发展之路;降低标准会带来一时的幸福,但后果又将如何?

  就在近日,三聚氰胺奶粉赔偿基金不够透明,引发了质疑,再次触发了公众心中的“结石之痛”,从某种程度看,这也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一种漠视。当前,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重建奶业信任,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但从标准上就漠视消费的权益,无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与安全保障的追求,又谈何信赖?针对奶业标准的国情之说,崔永元在微博发问:从国情出发,什么样的液体算牛奶?

  市场是无情的,在消费者对标准或质量安全格外重视时,靠低标准无法完成奶业的救赎。国内乳业何时才能真正健康成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