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部分城市窨井盖问题成“老大难”,如何破解?
时间:2019-11-20 16:18:40  来源:新华网  作者:白田田 

制度杜绝“拖推躲”、科技解决“险漏丑

  窨井盖遍布城市街道,能否管好,反映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此前,住建部曾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窨井盖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加强相关管理。

  新华社记者近日在湖南一些城市查访时发现,窨井盖沉降、破损、缺失等问题仍较常见,有些井盖问题还存在“无人问津”或“久拖不决”,影响市容又形成安全隐患。“小井盖”为何成了“老大难”?破解老问题能用哪些新办法?新华社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部分井盖成“地雷阵”“绊脚石”“陷人坑”

  一些地方由于窨井盖与路面高度差较大或井盖残破、缺损、侧翻等原因,造成车辆损坏、交通事故、噪声扰民等问题,令市民十分头痛。有市民将避让井盖的车技戏称为“绕饼”,列入出行必备技能清单。

  湖南长沙中心城区的人民中路是交通要道。从芙蓉路口到车站路口之间约2公里路面上,记者近日粗略统计有10余块沉降、破损井盖,涉及雨污、电信、光缆、市政等各方面。车辆行驶避之不及,便会强烈颠簸伴随响亮“咣当”声,如入“地雷阵”,伤车又危险。

  长沙市城管部门工作人员称,有不少井盖建在道路中间和车辆行驶轨迹上,由于过去井身、井盖设计标准不高,长期承压导致松动、沉降等问题。这类井盖“点多面广”,更换、修复需要较长过程。

  还有一些“问题井盖”威胁市民安全。记者在湘北某市见到,有些井盖横在盲道中,成为“绊脚石”;有些井盖在自行车绿道上,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个,其中不少已破损塌陷成坑;有人行道上井盖,已缺失三分之一,缺口最宽处达30厘米,井深达1.8米,大人孩子稍有不慎就可能跌落,危及生命。

  在湘北某市一住宅小区前的人行道上,有一处检修窨井口没有井盖。“井盖都空了两三个月了,人来人往太危险了。”在附近经营餐馆的谭女士说,她先后联系了社区、管线单位以及市长热线想补上井盖,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实在不行只能自己用沙土把坑填了。”

  监管维修“拖、推、躲”增大安全隐患

  谭女士报修无果的遭遇并非孤例。记者调查发现,有城市部分井盖长期失管,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井盖”的处理处置未及时跟上,出现“拖、推、躲”情况。“久拖才决”甚至“久拖不决”增大了安全隐患。

  今年8月,湖南常德市民通过互联网反映,该市规划局围墙前的柳叶大道辅路上写着“电力电缆”的井盖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出行,并上传了现场照片。

  记者现场查访,看到两块水泥井盖呈“V”字形塌落,最深处低于路面约12厘米。机动车如不贴着隔离带一侧减速通行,就会径直轧过,导致车身发生强烈颠簸。记者眼见一越野车轧过井盖后,车后备用轮胎被震落并滚出10多米远,相当危险。

  对此问题,常德市电力部门曾回复称:“经核实,损坏井盖所在位置并非电力通道,为其他设施冒用电力井盖。”直至10月份,这一处井盖最终由常德市城市道路管理处修复。该处负责人称,该井盖属于没有实际利用的“无主井盖”,导致巡查、维护不及时。

  记者数月前在常德市走访时,还发现青年路武陵区药监局公交车站旁有一处井盖缺失形成的“陷阱”。原本两块水泥井盖,其中一块损坏掉落井内,另一块对角折断后倒扣在井口。此处周边没有任何防护和警示,却是不少市民赶乘公交车时的“必经之路”,存在安全风险。近日记者再往查访,发现窨井口仍留下很大空隙,隐患并未消除。

  据了解,该窨井属于常德市移动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称,正常情况下,问题井盖修复时间为3至4天,但此处因井盖未及时到货,故迟迟未能更换。11月13日,记者向市政部门反映该处井盖问题,第二天便完成修复。

  管好小井盖:法治手段明权责 技术创新提效能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力、湖南城市学院教授孙倩等专家认为,井盖失治,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多头管理、权责不明”,城市井盖权属往往涉及排水、给水、电力、通讯、燃气、照明等10多家单位和多个行业主管部门;二是“监督和维护相分离”,街道、社区等基层部门责权不对等,对负有维护职责的部门没有调度权和支配权;三是对相关设施设备投入不足、设施设备低。

  据记者了解,一些地方通过治理能力、方式创新,推动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配套资源下沉到街道社区,在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井盖治理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以法治形式破除“多头管理”。成都市出台《成都市检查井盖管理办法》,建立井盖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井盖监督中心以及流程规范。要求井盖权属单位应于接到派遣3小时内进行应急处置,否则由市井盖监督中心代为进行临时应急处置,消除安全隐患;权属单位24小时内无故未能完成修复、重置等工作,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罚。武汉等城市还在井盖问题处置领域探索实施“首问负责制”。

  加大投入,提升设置设备科技含量,提高井盖问题治理效能。南京市近期启用了50套智能电力井盖,一旦井盖倾斜、位移,或者遇到非法开锁、盗窃,井下淹水、设备自燃等情况,智能井盖会及时定位报警,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前往检修。有关部门正考虑将相关技术推广至雨污、燃气等其他市政管网工程,解决传统井盖治理难问题。

  在杭州,城管部门通过数字城管系统为每一块城市井盖都标注了唯一的数字识别码,实现了对问题井盖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据了解,今年长沙市住建局和城管局下发通知,要求开展井盖问题排查,对于无法确定权属单位的井盖设施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清理整治。常德市有关部门计划推动建立“综合井盖管线单位联盟”,建立综合维修管理体系,集中信息源和维管队伍,减少中间环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