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14 15:55:19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唐伟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维护租赁当事人合法权益,在6月26日-7月2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0月1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市通信管理局、市公安局正式出台《关于规范互联网发布本市住房租赁信息的通知》。
房屋租赁是解决公众住房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当前住房价格居高不下的态势下,住房租赁市场未来有日益扩大的趋势。58同城、安居客联合发布的《租房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一线城市租赁房源信息量占全国总量的37.5%,同时业内预计一线城市租赁住房占比将超30%,在全球房屋租赁市场最发达的深圳,全市1040万套住房中有70%对外出租,而在深圳的人有80%的租房居住。
如此庞大的租赁市场,中介交易行为的规范性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性。中介机构作为供需对接的第三方,发挥着信息匹配和后续服务的桥梁作用,其行为的规范性也维系消费权益和市场的秩序。中介行为规范,则市场秩序则井然有序,房屋租赁供需双方的权益都能得到保护;反之,房屋租赁中介通过不规范操作的方式牟利,就会滋生大量行业乱象,损害消费者权益。
发布虚假房源、设置各种合同陷阱、逼迫租客签订霸王条款、坐地涨价、克扣押金、暴力恐吓强令搬离……种种房屋租赁市场的乱象由来已久,亟待得到根本性治理。虽然有关部门已开展了多轮次整治,但基于行业发展处于粗放阶段,手段较为隐蔽,系统性问题较为严重,以及相关制度不健全,约束和管控手段相对缺乏等因素,治理成效远未达到预期,实现行业的净化还任重道远。
房屋租赁中介服务的核心,在于实现信息的匹配与对接,发布信息是其首要任务。在各种乱象中,发布虚假信息具有基础性作用,也是问题最严重的环节。规范服务行为当以规范信息发布为要,让中介服务提供者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才能避免引发消费诱骗与误导,也才能把好权利保护的第一道关口。相较于传统公开栏、媒体广告等形式,互联网的工具性介入起到了快捷、方便、高效、经济实惠和传播面广的优点,已成为住房租赁信息发布的主渠道。但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作为信息发布渠道,又具有使用面宽、监管难度大等缺陷,给后续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新生事物,先给网上信息发布定下规矩,做到“有章可循”是规范行为的先决条件,也是关键之举。
从通知的要求上看,除了要求发布住房租赁信息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需符合相关条件外,同时要求互联网平台依法审核、管理住房租赁信息,展示发布机构、企业的信用信息及合同示范文本等内容,等于事实上强化了互联网平台的“第三方责任”;同时在约束手段上,也赋予了互联网平台下架信息、暂停资格和纳入黑名单的权力,让他们有丰富保障措施的情况下,提高管理的自觉性,避免“沦为旁观者”的失察失责。
有了“持卡发布”的身份要求,把黑中介挡在门外,可以压缩其生存空间;有了“审核义务”的三方把关,强化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防止发布者自话自说的随意性;有了“亮明身份”的资格信息公布,更有利于公众审查和监督,为自我防范提供依据;有了“从严惩处”的问责保障,等于提高了违规的风险成本和后果代价,倒逼行为人产生敬畏之意。给网上发布住房租赁信息立规,是规范秩序的关键之举。以此为基础,住房租赁市场秩序治理与规范的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