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平衡发展理论与区域非平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的核心要点是:区域经济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区域内部资本积累过程和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最终会自动趋向均衡。 “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然而这一体系结构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它的一个致命缺陷是把技 术进步作为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在现实中,按照新古典理论所指引的路径,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均衡化要么是难于实现的,要么其“自动”实现的 过程十分漫长,使落后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失衡,导致一系列恶果。
194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开辟了区域均衡发展研究的另一路径。发展经济学的区域均衡理论主张在不同区域实现产业均衡布局、空间上(相对)均 衡投资等观点,以实现各区域均衡发展。部分学者对此的看法是:平衡增长依赖于计划化和国家干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兼顾公平”。
总体而言,按照前述理论,平衡增长理论强调的是“公平”目标,它主要体现出政治、社会价值;非平衡增长理论强调的是“效率”目标,主要体现了经济价值。实际上,根据区域经济学中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也可以有一种体现效率的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