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征求对《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工信部就《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到2025年老年用品产业总体规模超过5万亿元。结合老年疾病和康复需求特点,加快人工智能、脑科学、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中的集成应用,增强产品辅助性治疗康复能力,重点发展外骨骼机器人(14.850, -0.25, -1.66%)、仿生假肢、认知障碍康复照护设备、人工关节和脊柱、3D打印骨科植入物、组织器官诱导再生和修复材料、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脑起搏器、人工耳蜗、牙种植体、眼科人工晶体、血液透析膜等康复辅助器具及医用材料。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引导老年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老年用品产业新增长点和新动能,我们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9年9月30日前将有关意见或建议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我们。
联系电话:010-68205667
传 真:010-66016906
电子邮箱:XFPSQGYC@miit.gov.cn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
2019年9月20日
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老年用品产业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和生活需要,提供食品、药品及器械、健康管理产品、服装服饰、日用生活器具、电子电器等产品的制造业,是老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是新时代扩大消费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日益扩大的老年群体对老年用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我国老年用品市场活力尚未充分激发,有效供给能力难以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引导老年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老年用品产业新增长点和新动能,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创建产品品牌,逐步构建完善的老年用品产业体系,增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产业供给能力,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和市场监管中的作用,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改善供给,提质增效。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重点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企业开发适应老年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增强有效供给能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市场创新主体,提高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完善产品标准和技术服务体系,推动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与老年用品产业融合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老年用品产业总体规模超过5万亿元,老年用品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环境持续优化,形成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骨干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4%,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互联网+”协同制造取得积极进展。
供给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品质明显提升,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重点领域的主要品种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超过85%。
品牌建设明显加快。品牌附加值、市场影响力和消费者认可度不断提高,重点领域品牌数量明显增多,区域品牌快速发展,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体系。
市场环境明显优化。产品标准、法规、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环境明显改善。
二、发展方向
(一)老年食品
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大力发展作为日常膳食使用的各类易食食品、老年营养配方食品,为家庭、社区服务中心、便利商店、养老机构、订餐等不同消费渠道和消费场景,提供预包装特殊膳食食品、速食产品、标准化配餐、代餐食品等产品。发展老年营养补充食品,补充老年人膳食中不易摄入的营养素,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积极发展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老年保健食品,满足特定功能性需求。鼓励中医药企业立足我国特有中医药文化,发挥药食同源、药膳特色,结合部分地区特有滋补饮食习惯,推动发展特色中医药保健食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我国疾病谱变化情况,发展针对老年病患的配方食品。
(二)药品及医疗器械
针对老年常见病和特有病,发展老年常备药、新特药、康复辅助材料及器具、植入介入医用材料等。针对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等,重点开发临床急需、新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药,提高老年常备药可及性。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开发免疫原性低、稳定性好、靶向性强、长效、生物利用度高的新特药,重点推进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靶向治疗药物上市与产业化。结合老年疾病和康复需求特点,加快人工智能、脑科学、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中的集成应用,增强产品辅助性治疗康复能力,重点发展外骨骼机器人、仿生假肢、认知障碍康复照护设备、人工关节和脊柱、3D打印骨科植入物、组织器官诱导再生和修复材料、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脑起搏器、人工耳蜗、牙种植体、眼科人工晶体、血液透析膜等康复辅助器具及医用材料。
(三)健康管理产品
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场景的健康养老需求,发展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健康管理产品。重点发展健康手环、智能腕表、可穿戴监护设备等,对血压、血糖、血氧、心电、睡眠等生理参数和健康状态信息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实现在线即时管理和预警。重点发展用于社区、公共场所的自助式智能健康检测设备。积极发展用于家庭养老及机构养老的监护床等智能监测、看护设备,开发预防老年认知障碍者走失的高精度室内外定位终端。围绕助老助残需求,开发残障辅助机器人等产品,推进商业化和临床应用。围绕个人和家庭生活需求,发展家务机器人、辅助看护机器人、情感陪护机器人、娱乐休闲机器人、安防监控机器人等智能服务型机器人产品。
(四)纺织服装服饰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需求、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加强对老年服装和纺织用品的功能性、便利性、舒适性和时尚性设计,重点在服装材面料、款式结构、外观色彩以及辅助装置等方面进行改进。加强老年服装的吸湿速干、易护理、拉伸回弹等功能性以及适老结构的设计。增加感光材料、防紫外线材料及高性能纤维在老年服装中的应用,开发具有安全防护、蓄热保暖功能的服装服饰。通过智能化设计和智能型材料的应用,增加服装服饰的传感辅助功能,大力开发具有交互性、可感知、自动报警等功能的可穿戴智能服装。开发兼具舒适性与功能化的适老家纺产品,提升产品在拒水透气、抑菌除味、康体保健等方面的性能。开发适合老年病患等特定人群的个性化服装以及尿裤、护理垫、护理湿巾、溃疡康复纺织品等护理用纺织品。
(五)日用生活器具
面向老年人群日常生活需求,突出细节设计和人性化体验,发展老花镜、助听器、拐杖等助视助听助行器具,排泄器、坐便椅等老年护理器具。基于老年人群对厨卫产品安全性、实用性和舒适性的特殊要求,发展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灶具、整体橱柜、可升降洗漱台、坐式淋浴器、恒温花洒、无障碍浴缸、可升降马桶等产品。结合老年人群的身体机能特征和生活习惯,发展具备助起助坐助卧功能的坐卧类家具产品、具备可升降和照明功能的柜类家具产品、具备安全防护功能的凭倚类家具产品等。优化智能居家环境,开发智能照明、智能音箱、智能坐便器等新型适老化智能家居产品。充分考虑老年人口腔、皮肤生理特性等因素,结合我国中医药护理文化,利用功能性植物原料研发中草药牙膏、漱口水等口腔清洁用品和具有皮肤调理、保湿及抗氧化功能的老年洗护化妆品。针对老年人群的康体休闲需求,发展家庭组合健身器材、慢跑机、步行机等家用健身器材,漫步机、腰背按摩器、关节运动机等户外路径器材,文房四宝等文化用具以及三弦、古筝、二胡等乐器。
(六)电子电器
结合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和局限性,发展适老化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热水器、电饭煲、微波炉、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家电产品,强化语音控制、一键自动化等功能,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易用性和智能性。以实用性和易操作性为根本,开发符合老年人视听习惯的智能手机、电脑等,并通过预装软件和服务的方式,提供防欺诈、健康管理、远程协助、无障碍辅助等功能。以丰富老年人日常娱乐生活为目标,发展收音机、看戏机、大字号电子书等。针对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减退的特征,开发有助于提高大脑思维能力的老人游戏机、交互式电子玩具等益智类电子产品。面向独居老人或行动不便老人,发展用于定位和急救报警的跟踪仪、紧急呼叫器等。
三、重点任务
(一)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推动老年用品产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开展关键共性技术、重点产品的联合攻关,促进老年用品领域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交叉融合。推进老年用品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平台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技术研发、资源共享、企业孵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老年用品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管理创新类人才。积极发展面向老年用品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研发外包、工业设计、技术交易与咨询等。
专栏1 关键核心技术
老年食品。强化代谢组学、循证医学、大数据等技术在老年营养学研究领域的集成应用,加强膳食结构、食物营养成分与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增强骨密度、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研究,突破功能组分高效运载递送、健康食品精准制造等关键技术。
药品及医疗器械。重点发展大规模、高表达抗体生产技术,抗体偶联药品、双功能抗体等新型抗体制备技术,重组蛋白质长效制剂技术等。加快可组织诱导生物医用材料、新一代植介入医疗器材、人工器官等为代表的生物工程产品的研制。加强中医药治未病、中药复方精准用药、中药缓控释给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健康管理产品。重点突破穿戴式监测、健康物联网、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关键技术,发展适用于智能健康养老产品的低功耗、微型化智能传感技术,大容量、微型化供能技术及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
纺织服装服饰。围绕老年服饰对新材料的特殊需求,加快功能性纺织材料技术的突破应用。特别是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基纤维、凝胶防摔材料、高吸水性树脂材料、柔性可穿戴式智能纺织材料等技术的产业化及应用。
日用生活器具。加快研发无线射频、嵌入式系统等智能家居集成平台用先进技术,重点研发综合布线、网络通信、安全防范、自动控制、音视频传输等关键技术,实现一站式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
电子电器。针对老年人对电子电器产品的易用性需求,推进语音控制技术、微电脑模糊控制技术、数字影音技术等研发应用,提升适老化电子电器产品人机交互性能的无障碍性。
(二)加快构建标准体系
全面梳理和完善老年用品产业相关领域标准体系,面向老年营养配方食品、老年营养补充食品、功能性纺织品、健康检测监测产品、家庭服务机器人、康复辅助器具、适老智能家居和家电产品等领域,制修订一批关键亟需的产品和技术标准,加大对国际标准的采标力度。鼓励发展具有引领促进作用的团体标准,完善团体标准转化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制定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
专栏2 构建标准体系
老年食品。细化对方便食品、营养配方乳粉、乳饮料等不同类别老年食品的标准制定工作,提供明确的质量约束指标,推进产品标准化。
健康管理产品。制定健康养老设备产品标准,建立统一的设备接口、数据格式、传输协议、检测计量等标准。优先制定血压、血糖、血氧、心律和心电五大类常用生理健康指标智能检测设备的产品及数据服务标准。
纺织服装服饰。完善重点产品标准,重点推进服装面料及产品的安全性、功能性的鉴定和评价标准,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相关标准的宣贯工作。
日用生活器具。研究适老家具产品原辅料材质、功能、外观等方面的设计标准,以及力学性能、有害物质限量等方面的安全标准。完善老年人厨卫产品、智能家居、康体器材等行业标准,提升产品在安全性、功能性、智能化方面的适老化水平。
电子电器。确定适用于老年人的智能家电产品安全、功能、性能相关指标参数,制定适老化智能家电产品通用技术标准,实现不同品牌之间的系统兼容、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三)提升质量保障水平
围绕老年用品产业六大领域细分市场发展趋势,从提高老年用品功效、性能、安全性和外观设计水平入手,结合产品生产、制造的模块化与集成化特征,带动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创新发展。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积极推广和运用精益制造、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开展质量比对、质量攻关、质量改进等活动。建设标准化、专业化的第三方质量测试平台,开展老年用品质量测评、验证和认证工作,制定老年用品产品信息和隐私安全的检测评价技术方法。
专栏3 提升质量保障水平
老年食品。引导企业建立老年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搭建质量追溯信息化平台,加强全程追溯的示范推广。推动老年食品保健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鼓励创建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
药品及医疗器械。提高老年常备药的仿制药质量水平,结合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提高制剂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加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康复辅助器具类产品在智能服务、个性化适配方面的性能,推动产品升级换代。
健康管理产品。针对健康管理产品网络化、创新化的发展特点,加快高质量产品生产线及智能工厂建设。从安全性、稳定性、便捷性角度,开展人体舒适性、易用性评估评价。
纺织服装服饰。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组织生产,提高老年服装产品的设计能力和舒适度,建立包含测体、设计、试衣、制作的智能生产流程。提高柔性可穿戴式纺织品、新型纤维等材料的质量水平,规范产品传感、保温、抗菌等功能性要求。
日常生活器具。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流程质量管控,推广工艺参数及质量在线监控系统,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及质量一致性。建设一批国家或者第三方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电子电器。在适老化家电产品、电子产品领域,依托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我国产品与国外产品实物比对测试,从外观设计、功能设置、性能参数等方面引导企业改进提升,力争实物质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四)推动智能产品应用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领域的深度应用。支持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机协作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康复辅助器具、健康监测产品、养老监护装置、家庭服务机器人、可穿戴服装服饰、日用家居家电等适老产品的智能水平、实用性和安全性,开展养老院、社区、医院、家庭等多种应用场景的试点,建设一批智能产品的测试评价和应用示范项目。
(五)强化知名品牌建设
引导企业加强品牌战略管理,明确品牌定位,促进品牌与养老服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融合,提高品牌产品附加值和性价比。支持品牌企业创新商业模式,与大型养老机构、社区、医院、老年文化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展统一议价、集中采购,促进产销对接。鼓励地方和行业协会依托产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对条件成熟的行业编制品牌发展报告。支持老年用品博览会、设计大赛等品牌活动,利用新媒体等有效传播渠道,加强品牌宣传。
(六)培育产业集群和示范
鼓励重点地区、行业企业,瞄准食品保健品、纺织服装服饰等六大领域的应用需求,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推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开展地方特色老年用品产业的应用示范。支持地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老年用品产业应用项目,重点在家电、健康管理产品、家庭服务机器人、康复辅助器具等领域培育一批老年用品特色产业集群,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产业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并向全国推广。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沟通协调,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强化在政策、标准、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沟通协作,共同研究解决意见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地方相关工作的指导。有产业基础的地方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民政、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产业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应用示范和模式创新,把切实推动老年用品产业发展,作为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大创新投入,提升产品供给能力
利用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现有资金渠道,支持老年用品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成果转化、服务创新及应用推广,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支持老年用品领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加强产学研医养协同创新和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鼓励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立产业基金支持老年用品产业创新发展。
(三)完善产业政策,推进行业应用推广
建立中国老年用品指导目录,促进优质产品应用推广。开展重点产品试点示范工程,加强跟踪研究和督促指导,适时开展示范工程实施效果评估。对于具有独特功能或使用价值的老年用品,优先纳入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搭建宣传展示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化消费指导。建立部分产品的保险制度,试行购买和使用康复辅助器具的补助办法,鼓励和支持各地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的租赁服务。加强对老年用品产业的融资支持。支持老年用品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结合自身情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形式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规范消费市场
建立老年用品领域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提高老年用品急需标准制修订工作效率,提升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规范市场行为,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制售行为。加大对商标、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外观设计、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老年人权益。规范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品等产品广告和相关信息发布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不实报道,营造老年人良好的健康消费环境。加强对老年用品的宣传推介和消费引导,繁荣消费市场。
(五)发挥协会作用,提高行业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在政策研究、标准制修订、宣传推广、新产品展览展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产业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加强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引领老年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行业协会增强服务能力,加强自律,组织开展质量信誉承诺等活动,维护良好的行业信誉,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反馈政策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