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村设监察站,打通权力监督“最后一米”
时间:2019-08-19 11:10:56  来源:羊城晚报 
       报载,为强化对基层权力的监督,广州市在每个村(社)设立一个监察站,将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管理人员,以及上级派驻村(社)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均纳入监督范围;并把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社区服务站等管理人员也作为监督对象,实现监督全覆盖。目前,各区2821个村(社)监察站已全部挂牌并投入运作。

  对村(社)基层权力该如何监督,这在当下是个不小的难题。随着计生、劳保、医保、民政等诸多便民事务的下放,村干部手中权力的“含金量”大增,“村官”官小权力大的现象日益凸显,由此也滋生出各种微腐败现象——如有的集体财产分配一人说了算,有的村(社)账目不公开,暗箱操作损公肥私,令民众深恶痛绝。但由于村(社)组织的自治性质,且有些村干部并非党员,只要其不违法,便很难纳入传统的监管视野,这也成为权力监督的薄弱环节。

  在此背景下,将监察触角下伸,打通权力监督的“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米”,实现权力监督全覆盖,无疑是种有益的探索,实践也证明,确实起到了较好效果。

  微贪微腐看似小事,但其危害绝不容小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万里之野,毁于蝗虫”。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村(社)微腐败案高发频发,甚至曝出“微官巨贪”的丑闻。“微官巨贪”往往是由小贪微腐不断恶性膨胀而成。而且,这些基层的小贪微腐,大都发生在百姓身边,侵犯的是百姓切身利益,剥夺了群众的获得感,直接危害党的执政基础,实可谓微腐大祸害。因此,对各类微腐败现象绝不可掉以轻心。

  广州设立村(社)监督站,配备监督员、信息员等,目的就是要让村(社)基层权力置于“监控探头”下,堵塞权力监督漏洞。但这只是深化监督的第一步。当监察站全面推开,如何避免监察的表面化和走过场,真正做到富有成效的“贴身监察”,就成为未来工作的重要课题。而且,这种监察体制自身的规范与制度建设也不可放松,不断提高监督员的监察能力更是题中应有之义。

  伴随监察触角的延伸,强化基层村(社)组织建设,构建有效的防范微腐败机制同样迫在眉睫。对此,必须依靠相关制度的发力,如制订村(社)干部权力运行清单,规范权力流程。建立基层组织的透明运作机制,靠有效的制度制衡杜绝权力黑洞。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让每位村(居)民都成为监督员。总之,应努力培育内生性的监督机制,让基层权力不敢腐也不能腐。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