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扶贫成“扶亲”?精准扶贫需要精准监督
时间:2019-06-12 14:53:53  来源:光明网  作者:马涤明 
       据6月10日央广网报道,近日,安徽砀山县村民反映,当地的一个村子里,村民进入贫困户名单,没有实质性的民主评议和公示,扶贫干部的多位亲戚都在贫困户名单中,精准扶贫,变成了“精准扶亲”。

  贫困家庭也不是都评不上,但村民称,需要给干部送礼,否则即便评上了也会很快“脱贫”,比如龙潭村村民李海良家,其妻子常年有病,基本没有劳动能力,2016年被评为贫困户,但在家庭条件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善的情况下,第二年就“脱了贫”。

  对此,官庄坝镇副镇长张某回应称,“确实有些干部公报私仇,和他有仇的他不给人家报贫困户,这种情况有,但是,你不说不反映,我也不知道。”

  村干部、扶贫干部大搞“精准扶亲”,镇领导以“不知道”撇责,并将“不知道”的责任归咎于村民“不说不反映”。这言下之意颇值得探究:不管是扶贫腐败,还是下情不上达,镇政府都没什么责任?可事实上,乡镇一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服务广大农民,行使对村级事务的行政监督职能,做好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在政府大楼里坐等群众反映问题,群众“不说不反映”,官员就什么都不知道,如此生态下,我们很难相信,“精准扶亲”是一个村里的现象;也不难想象,当地在扶贫工作之外还有多少问题。

  那么,是否真如镇领导所说的,如果村民反映、他们知道情况,就会解决问题呢?副镇长面对记者前后不一的言词和态度,释放的信息量不小:副镇长先是说,在龙潭村,评审贫困户的程序一应俱全,“那白纸黑字都写着呢。老百姓参加,村民小组里评议。公示肯定是公示了”,“不是哪些人或者哪些干部说了算,都是经过村民小组评议的”。可被逼问后,副镇长又改口称“前两年存在程序走过场情况”。这是否意味着,即便“知道”存在村里扶贫腐败、“精准扶亲”的问题,当地政府部门未必就能解决?

  精准扶贫在一些地方异化为“精准扶亲”,村干部、扶贫干部滥用权力假公济私,上级官员对此睁一眼闭一眼,实质问题是基层权力和权利生态堪忧。真正的贫困村民或无缘帮扶,或评上之后又很快“被脱贫”,而村干部、扶贫干部的亲属们明明有楼有车,有的甚至还开着超市,当着小老板,却都成了“贫困户”,这种把好经念歪、对国家惠民政策上下其手的基层权力腐败,对政府公信和民众利益的杀伤力,某种程度上要大于通常的权力腐败。

  大搞“精准扶亲”的村干部和扶贫干部,以及监管失职渎职的上级官员,应当被严肃问责。但完善扶贫政策落实与监督机制,疏通村民监督与投诉渠道,把民主评议、公开透明程序设计得更科学合理,是当前扶贫形势下更重要更紧迫的任务。

  安徽这起“精准扶亲”案例中,当地政府部门派出的扶贫干部居然进驻其公爹、叔伯所在村,连基本的回避原则都不讲,暴露的问题,是机制设计的不合理,实际上是基层政府、有关部门对待精准扶贫工作态度的稀里糊涂。这种人为制造漏洞的问题,必须要有关方面给个合理的解释。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