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入学新政新在哪?多校划片保均衡 学区房名不副实
时间:2019-04-18 12:11: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鹏 

  3月底,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稳妥实施多校划片,民办中小学免试入学,禁止以“国际课程班”等名头招生等政策,让今年中小学招生与往年相比更多了变数。随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纷纷出台具体细化政策。

  今年,入学新政,究竟做了哪些重要调整?政策调整的背后,是哪些欲解的问题?家长们的态度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多校划片保均衡,学区房名不副实了

  ●记者调查 就近入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初中直升附近名校的便利条件,曾让北京西城区文昌胡同出现40万一平方米的天价“学区房”。曾几何时,义务教育的单校划片招生规则,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如今,单校划片不再是唯一的入学规则。

  北京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海淀区2018年出台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为学区房的非理性膨胀降了温,但能否真正缓解步步为“赢”的家长们的“择校焦虑”?

  “现在除了上地,哪儿都不安全”,在得知即将多校划片后,北京海淀区的不少家长得出结论:“上地学区教育资源较为均衡,即使是多校划片后,也不担心孩子会派位到普通学校去。”

  而这些天,家在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的王建新心情复杂。按照2018年升学政策,他孩子户籍对应多校划片学校为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呼家楼中学、体育场路中学等五所学校,“也不知道今年到底实施多校还是单校划片,学区对应是否有变?”

  截至目前,北京各区教育部门具体学区对应政策尚未出台。

  2015年,教育部就曾提出多校划片政策建议,要求北京、上海等24个重点城市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以缓解学区房问题。北京、上海等地都进行了多校划片的局部探索。

  根据记者调查,目前,很多城市仍执行单校、多校划片并存,其中北京市各区并未完全落实多校划片。今年,北京市教委提出,稳妥推进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入学方式。

  多校划片也并非是所有地方的唯一选择。浙江省教育厅就曾表示,该省教育资源相对均衡,且已实行单校划片多年,“制度比较成熟,效果也较好”。近期将不会采用多校划片的入学方式。

  ●政策 教育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稳妥实施多校划片,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

  ●家长疑问 为啥有的地方实行单校划片、有的地方实行多校划片?就近入学如何保证?

  ●专家释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理论上,实施单校划片,必须满足学区内有一所教学质量被广泛认可的学校且学位充足的条件。多校划片的实施前提是学区内教育发展均衡,学校质量基本相同。从北京市范围看,众多学区内部情况各异,不能统一采取单校或多校“一刀切”的办法。采取多校划片和单校划片相结合,是保障入学机会公平的折中方式。

  不管采取单校划片还是多校划片,始终难以缓解择校冲动,都只是过渡措施,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要让百姓看到政府采取缩小校际差距,为所有学生创造平等机会的努力。

  “弹性入学”难落地,几岁上学还看心理年龄

  ●记者调查 最近,北京海淀区家长骆琴刷到一条朋友圈信息,“今年小学入学年龄有新调整,入学年龄可以放宽至当年12月31日前”。骆琴的儿子出生于2013年10月29日,原本以为孩子需要推迟到明年才能入学,看到这条消息后,骆琴“又开心又着急”。

  第二天一大早,骆琴就准备户口、填写资料,开始张罗孩子入学报到的事情。当她带好了所有资料,去学校咨询时,却被告知“没收到这样的政策通知”。直到在回来的路上,通过仔细甄别后,她才断定这是一条谣言。

  最先,她查到了教育部办公厅曾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但是,她发现,“弹性入学”并没有那么快落地实施。

  记者发现,截至目前,各地多沿用以往政策,并未把入学孩子的出生时间由截至当年8月31日推迟到12月31日。各地学校普遍将“接受义务教育的基准年龄”和“小学入学年龄”等同,执行截止当年8月31日年满6周岁的孩子报名就读小学一年级,而9月1日以后出生孩子依然要等到下一年才能入学的政策。

  ●政策 教育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各地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家长疑问 事实上,每年小学入学报名季,“8月31日”这道“硬杠杠”总会成为困扰不少家庭的“拦路虎”。骆琴觉得,自己的孩子智力和心智水平已经相对成熟,可以接受小学教育,肯定不会比那些年龄“过关”的孩子差。为什么不能实行“弹性入学”?怎样科学判断孩子入学年龄?

  ●专家释惑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罗祖兵:

  在我国,实行“弹性入学”可能导致小学生入学年龄整体提前,一方面,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会导致学位在短期内严重短缺。取消或放宽入学年龄限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明确宣布实行“弹性入学”政策。

  入学后,孩子们要参加正规的学习活动。因此,入学时间不能简单以孩子的生理年龄为标准,而应该以心理年龄为准,且存在个体差异。美国绝大多数州都要求学生必须年满5周岁才能入学,澳大利亚与美国类似,对小学入学年龄有严格的限制,但各州的规定不一样。英国的义务教育始于5岁,但孩子在年满4周岁后,家长可以选择在当年的9月或第二年的1月或4月到小学就读预备班。

  现在,社会上对“弹性入学”的呼声很大,表面上看是家长的“抢跑心理”在作怪,实际上,是根源于招聘制度中的年龄限制。我依然建议采用“弹性入学”,在教育部门划定的入学时间段里,让家长自主决定孩子时间入学,这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和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但是,需要提示家长,如果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不够而提前入学可能存在风险。

  公办、民办同招,更大限度凸显公平质量

  ●记者调查 在仔细研究后,上海市闵行区的家长曾凡决定,在填报女儿贝贝小学志愿时,在第一批次中放弃公办学校而选择民办学校七宝外国语小校和盛大花园小学。

  今年是上海实施公办、民办同招的第二年。按照规定,在填报志愿时,上海的学生只能在民办、公办批次里二选一。如果第一批次填报民办学校后没能被录取,会被尚有剩余学位的公办学校接纳。

  目前,北京、成都、杭州等地均已实施“公、民同招”政策。

  “家长的焦虑往往来自不确定因素太多”,曾凡坦言,以往“冲民办、保公办”是家长们的完美择校策略,偶尔还掺杂着各种抢跑、“掐尖”等暗箱操作,现在公办、民办同招,对于家长来说,省去了很多焦虑,只需要寻找适合孩子的学校,不用再走歪门邪道了。

  ●政策 教育部:各地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坚决防止对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冲击。

  ●家长疑问 为何要实行公办、民办同招?在“稳妥的”公办和“不确定的”民办中,该如何选择?

  ●专家释惑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秦玉友:

  公办、民办同招对义务教育有序发展,预防部分地区民办教育乱象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地方以往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做法必然作出调整,各地也需要有相应措施让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特别是家长适应这个政策调整。

  义务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凸显“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一些地方民办教育无序发展,从公办学校挖走优秀师资,并享受提前招生政策收割优秀生源,使公办学校缺乏优秀学生来体现其应有教育质量,严重影响了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形象。

  对于面临孩子上公办还是民办学校选择的家长来说,简单的“冲民办,保公办”的升学策略,已经不再适用。对以往民办学校招生做法已经“准备好了”的一些家长,需要尽快了解民办学校招生新政,根据孩子的竞争力,在就近进入公办学校和选择与孩子入学竞争力相应的民办学校之间做出稳妥且负责任的选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