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对于法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我们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深入研究和解决好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努力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作出贡献。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在推进人大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中不仅有底气、有自信,还针对法学研究和教学提出了“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探索中国模式”的学科建设目标。
2018年10月26日,河南省法学会在郑州组织召开河南省法学学科建设座谈会,座谈会上,作为特邀嘉宾王轶介绍了人大法学院学科建设理念和办学经验,其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法学学科设想受到与会者的一致称赞。借此机会,记者专访了王轶院长。
在王轶看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机制、世界一流的师资和教辅团队、产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产生世界一流的学术影响力、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毕业生。
也正是基于此,人大法学学科建设规划提出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分别设定为:到2020年,要能够吸引世界顶尖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到法学院任教;要具备世界一流的回应中国问题的能力、世界一流的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法治挑战的能力;要培养出竞争世界一流实务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到2035年,要能够汇聚世界一流人才;要具备设定世界性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出具有世界一流教职竞争力的毕业生。到2050年,法学院建院100周年时,要能够汇聚世界顶尖人才;要具备引领世界性问题研究的能力,要培养出具有世界顶尖教职竞争力的毕业生。
王轶说,为了向“世界一流”的目标奋进,人大法学院从人才培养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法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积极推进“一体多维,二元融合,新型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合理考虑学缘结构、职称结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资,分类开展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岗位设置和退出机制,建设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更为合理,能够立足中国实际、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够回应现代科技法律前沿问题、引领法学发展,能够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拥有国际话语权的高层次学术共同体。
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依托已有的国际合作资源,重点布局国际合作伙伴战略,着重加强与世界顶尖高校的实质性合作以及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重要国际机构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拓展中外合作交流的渠道与内涵,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目前主办的中美、中欧、中澳、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等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国际交流品牌项目,提升国际话语权;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国际性提升战略,构建高水平对话机制和知识创新与研究合作机制,构建基于开放式科研创新系统的国际合作机制,共同组建项目组合作开展知识创新与研究,创新国际合作科研的平台与渠道;将合作口径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拓展到国际规则制定、公共服务等领域,同时将合作领域从传统法学扩展到新兴学科和跨学科领域,逐步提高中国法学的国际影响力。
王轶表示,人大法学院的学科建设目标,就是要建设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法学学科。
“为了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法学和法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于2017年9月8日成立了未来法治研究院。未来法治研究院致力于成为促进法学学科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及司法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成为具有创新实力、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能够抢占国际学术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并力争具备在这些新兴学科领域与世界顶尖法学院平等对话和良性竞争的能力。”王轶说。
在王轶眼中,未来法治研究院的发展定位是全方位的:学术研究方面,将深入持续探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涉及的法学理论和法学问题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人才培养方面,将全面探索掌握新技术、适应新需求的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路径;司法实践方面,将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法治提出的挑战给予法律规范和司法实践层面的回应,深入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察院、智慧司法行政、智慧法律服务的广泛应用。
作为未来法治研究院首任院长,王轶对未来法治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充满信心:“对于法学学科整合学科优质资源、建设跨专业跨学科的学术创新团队、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学科发展机制、提升学科竞争实力、引领法学学术发展、扩大人大法学学科在国际法学界的影响力,将具有整体性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