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大到足以影响21世纪的世界大事,小到事关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和爱恨情仇。如果用数字把中国城市化之路直观地表现出来,似乎会显得单调?枯燥乏味?或者略显无情?但这一解不开的数学题,却是我们执着追寻的变迁……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很多城市的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农村人口大量增加,中国的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17.43%降至1952年的14.42%,每年降低约1个百分点。
1953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重大建设项目为中心的825个工业企业开工建设,全国非农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率由1953年的14.85%提高到1960年的20.74%,8年间增长了近6个百分点。
1961年到1964年,由于受到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城市化率由18.85%降到了16.56%。1965年至1975年,受十年文革和知青上山下乡的双重影响,城市化进程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城市化率下降了1.26个百分点。
1976年至1999年,城市化率由15.49%增长到25.51%,增长了10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文革结束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实行改革开放,城市建设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2000年至2008年,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由2000年的26.08%增长到33.28%,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统筹城乡以及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提出以后,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使得我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一些奇特现象——农民工、暂住证、春运、半城市化等。
农民工,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2009年底,我国外出农民工总量达14533万人。
1984年,深圳开始实行暂住证制度。至今仍是大多数城市对非本地户籍人口实施管理的主要办法。2008年,实施了近13年的暂住证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截止2010年,中国人均铁路仅有6厘米,但铁道部发言人却向全国人民立下军令状:“到2020年春运紧张状况将不复存在”。据了解,我国春运始于1951年——“春节还乡旅客服务委员会”成立,1979年春运首次突破1亿大关,1989年春运人数达8亿人次,2006年春运客流量首破20亿人次,中国春运人数之巨,规模之大举世瞩目。
截止2008年底,我国半城市化人口数量约达1.61亿人之多!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按城镇非农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计算,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33.28%,较国家统计局按全国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计算的45.68%,相差达12.4个百分点。这部分人虽然已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但几乎没有享受到城市市民的社会福利待遇和各种政治权利,这对中国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2011年用这一串数字来解读中国的城市化,对于十二五中国的城市化,我们是否应该有些许快乐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