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重庆中国西部的增长极
时间:2010-07-07 13:14:41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李涛 

151553818babef3d18b8226004d1b5ca.jpg

城市名片

城市名称:重庆

城市别名:重庆多山多雾,故又有雾都、山城的别名。

城市位置: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界东临湖北省、湖南省,南接贵州省,西靠四川省,北连陕西省。辖区东西长470公里, 南北宽450公里。

城市人口:2008年末重庆市总人口为3253.32万人,常住人口为2839.00万人,其中主城区户籍人口达800万人。

城市面积:辖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区建成面积为647.78平方公里。

城市荣誉: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中国汽车名城,中国摩托车之都等数十项荣誉。

发展目标:日前,重庆确定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5个发展目标。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历史又一次把重庆推上了新的起跑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获批,揭开了重庆加快发展的新篇章。日前,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今天的重庆在地理、人文和社会环境上,正日益凸显其气度恢宏、激情飞扬的魅力!

历史悠久的“三都之地”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距今2~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

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其行政中心设在原重庆市。

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余年。

1357年,明玉珍西征,四月攻占重庆,剿除四川元军,确立对四川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至正二十一年七月,明玉珍在重庆称陇蜀王,仍奉“宋”为国号。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在重庆称皇帝,国号“夏”,改元“天统”,以重庆为国都,正式建立了大夏政权。历时9年,1371年被大明政权所灭。

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1937年至1945年,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1937年11月20日,中华民国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12月1日正式在重庆办公,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中心,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古到今共有三国建都于重庆,分别为巴国都、大夏国都、民国陪都,自此重庆又有“三都之地”之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重庆仍为直辖市。

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改为四川省辖市。

1983年,重庆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代管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掀开了重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从“重庆速度”到“重庆品质”的飞跃

前不久,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国际化城市排行榜上,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其城市化化速度远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重庆则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

回首重庆直辖14年以来走过的历程与取得成果,可以发现,它的确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重庆速度”。改革开放初期,重庆市规划基本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都市区全年仅审批不到5万平方米,而到2007年,这一数字翻了上千倍,达到4900万平方米。最近几年,主城区全年审批3000多个规划建设项目,平均每天80多个,放到全国来看,规划建设创造的“重庆速度”令人惊奇。

2009年,在世界经济整体疲软的情况下,重庆市依然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据统计,2009年全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916元,比上年增长14.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6.4%,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623.71亿元,增长15.9%;实现利润323.14亿元,增长16.4%。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0.16亿美元,增长47.2%。分行业看,工业实际利用外资14.33亿美元,增长64.9%;金融实际利用外资2.49亿元,增长12.4倍。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468.02亿元,增长74.2%。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重庆今后将建设成为国家级特大城市,10多年后,重庆400多平方公里主城区建成区将扩大到1000多平方公里,同时可容纳1000万人口。目前,达到如此规模的只有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预计10多年后,全国将有6个城市核心人口达到1000万的城市,重庆是其中之一。

对一个城市来说,这种城区的大发展,是50年甚至100年才一遇的。也就是说,重庆城市建设今后还将有可能创造百年一遇的“重庆速度”。

在如此快速的发展背景下,一方面是直辖之初,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建设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增长状态,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还存在四大问题:公共服务设施滞后于居住建设,组团级、社区级公共设施不够健全;交通出行方式较单一,道路建设相对落后;城市绿地不足,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建筑密度过高;住房保障体系不健全,房价相对偏高等四大问题。

由此,在规模化扩张的城市化进程中,重庆明确提出要实现从“重庆速度”到“重庆品质”的转型。

2008年,重庆市正式提出建设“森林重庆、畅通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和宜居重庆”。其中“森林重庆”是要改善环境,让老百姓多吸氧;“畅通重庆”是要改善交通条件,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平安重庆”要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健康重庆”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活得长,全民活得健康;“宜居重庆”则要着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环境。

五个重庆中,投资规模最大的是宜居重庆,到2012年投资将达8761亿元。按照规划,2017年重庆市将建成全国最宜居的城市。也就是说,要在现有基础上,按照小康标准,力争在住房品质、房屋配套、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四个方面得到大的提升。到2012年,使重庆成为西部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到2017年,成为全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正如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所说,“五个重庆”建设归根结底是要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使重庆赢得更多的人才、技术和资本,使重庆今后50年不落后,100年后更好。这种后发优势,将使重庆越干越有底气,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一圈两翼”开启统筹发展新格局

展开地图,山城人喜欢把重庆的形状比作一只正欲腾飞的凤凰——辖区内40个市县巧妙相连,市中心是“凤头”、展翅欲飞的是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这代表着如今蓄势腾飞的重庆,也集聚了人们对重庆最美好期望。

客观的讲,作为西部地区的新兴直辖市,重庆长期以来就面临着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小马”拉“大车”一直是困扰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难题。

从区域发展来看,重庆市共有40个区县,以重庆主城区特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车程为半径的区域,涵盖了23个区县,这一区域集中了全市近六成的人口,GDP占全市总量的80%左右,是重庆的经济主体和产业聚集区。而以三峡库区为主的渝东北11个区县和渝东南6个区县,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总量偏小、贫困人口集中,还面临着长期落后与限制开发的双重压力。如何协调区域发展、破解发展失衡,是重庆市历届党委、政府关注的问题。

很快,重庆迎来了发展的好机会。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了抓住之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重庆市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明确提出把“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作为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圈两翼”战略,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渝东南翼)。

众所周知,渝东北、渝东南“两翼”是重庆发展中的“短板”。渝东北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环境承载力较弱,渝东南地区则是重庆市绝对贫困人口高度集中、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最高的区域。“两翼”还同属于我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一小时经济圈”则是重庆区位条件最好、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强、最适宜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区域。重庆也由此认识到,解决“短板”的出路,必须靠全局联动来改变,通过加快建设“一圈”,以较低的成本吸纳“两翼”劳动力转移就业,缓解“两翼”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同时快速提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储备了重大建设项目500个,总投资1.28万亿元,“两翼”地区储备了重大项目282个,项目总投资5500多亿元。为确保区域均衡发展,重庆市在“一圈”率先发展积累起一定实力后,就着手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扶持“两翼”落后地区。“十五”期间,市财政拨付资金143亿元用于“两翼”建设,“十一五”期间扶持资金有望突破300亿元。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板块互动化,重庆市专门出台了 “一圈两翼”对口帮扶机制,以便形成“一圈”带动“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一是实行产业对接联动,共建优势互补型产业链,为“一圈”企业在“两翼”建立半成品加工基地,发展上下游关联产业链条;二是投融资对接联动,“一圈”区县利用自己信用进行融资,投入到对口帮扶区县搞园区开发,以后帮扶的园区项目落户产生税收再予返还;三是基础设施对接联动,通过交通、水利、电力3个“大件”的统一规划,消除帮扶联动中的“梗阻”现象;四是人口转移对接联动,“一圈”区县通过社会保障补贴、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属地企业积极吸纳“两翼”劳动力,完善转移人口在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尽可能多地承接“两翼”地区人口。

目前,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正在集中重大项目和资金,构筑清洁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催生1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300个中心镇组成的“众星拱卫”的都市经济群,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两翼”地区在能源矿产、特色农业、旅游、劳务经济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两翼”地区还充分发挥长江水道、渝怀铁路等水陆大通道优势,增强要素聚散能力,发展通道经济,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产业格局。“一圈两翼”协调发展的效益正日益凸显。

再造一个“新重庆”

位属西南的重庆,地理条件确实相当独特:长江和嘉陵江在重庆交汇,用水条件在内陆地区得天独厚,长江水道带来的运输优势,一度让重庆成为西南地区的经济重镇,货物集散地和商业中心、制造业中心、金融中心和外贸中心,也成为整个西南地区通向中原腹地和沿海地区的咽喉。   

重庆的活力和改变在这两年里经常被投资者提及:台湾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重庆参观时表示,“重庆与世界上任何一座一流城市相比,都毫不逊色。”“So Fast!”在惠普全球执行副总裁托德首次到达重庆,考察重庆西永微电子工业园时,对该园区的建设速度之快发出这样的感叹。   

从1997年改为直辖室后的百业待兴,到今天意欲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带头大哥”,重庆历经13年“东进西联”的经济布局战略已棋至中盘。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重庆在中西部的位置更加凸显。

为了进一步发挥重庆在西部地区的增长极作用,2008年末,重庆正式提出了“两江新区”建设规划,并将之报批国务院和发改委。在经历了近两年的等待后,国务院和发改委最终同意了重庆市提出的两江新区建设。

2010年6月18日,适逢重庆直辖市成立13周年。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于此间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

据了解,两江新区规划早在今年5月7日就已获得国务院批复,重庆市政府刻意将两江新区挂牌时间推迟到6月18日以迎合重庆市名“重庆——双重喜庆”之意。

两江新区的大致地理位置位于重庆北部新区和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其中北部新区将继续发挥区内各类国家级园区的特色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区多园、良性互动、错位发展的格局,以将其建设成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及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支持北部新区在土地、财税、金融、投资、外经外贸、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等领域先行先试。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功能和有关税收政策则比照洋山保税港区的相关规定执行。

在管理体制上,两江新区将采取“1+3”模式,即在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由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具体负责两江新区的统一协调、统一政策、统一规划。在开发任务上,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会同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实施“1+3”的开发模式,平行推进。在开发平台上,将采取“三拖一”模式: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是重庆市政府直属派出机构,市委、市政府将委托两江新区管委会在业务上进行统一管理。

根据规划,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两江新区将着眼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其将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从发展时间表上看,重庆给了两江新区10年的时间。“截止2020年,两江新区的工业总产值有望实现10000亿以上,从目前重庆市8000亿的工业产值规模上看,未来两江新区的产值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重庆。”

从功能定位上,两江新区将划分为十大功能区。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十大功能区是: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保税港功能区、鱼复现代物流功能区、北部新区、空港新城、龙石先进制造功能区、悦来会展城、蔡家高技术产业功能区、水复生态产业功能区和木古出口加工功能区。   

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是石船重镇。据了解,重庆市关于两江新区的初步规划中提出了发展石船先进制造功能区的设想。而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今年的1月28日召开的全市工业经济会上透露,将在两江新区石船板块建10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打造石船万亿级工业基地的方案。   

同时,重庆市政府则对于两江新区的未来能得到的扶持政策充满期盼。在写给国家发改委的工作报告中,重庆市建议国家在战略性重大项目布局上给予倾斜,参照国家在天津滨海新区布局火箭、大飞机等重大项目的做法。包括“比照天津滨海新区,设立两江新区10亿元的财政专项,用于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等方面的补助和贴息”。  

目前虽然两江新区规划还没有获批,“但是各项试点工作都已经在开展。国家批复只是给予两江新区一个战略定位,给一块牌子。具体发展还是要靠重庆自己”。重庆发改委官员这样总结。   

重庆这座挺立在大山大水中的城市,将在不远的未来,进一步展示中国内陆经济的隐秘力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