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春运已经进入第二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踏上春节旅程。你从哪儿出发?要到哪儿去?你知道哪个地区的客运流动活力最强吗?
旅客周转量,可以简单理解为流动人数与距离的乘积。城市的布局、旅游业的发展、吸纳就业的能力、运输网和运力、旅客构成、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都是影响这个数据的因素。
从1991年到2016年,跑动的数据背后,是地区的客运活力变迁,是越来越发达的交通体系,也是活跃跳动的经济脉搏。
1989年,广东成为全国经济第一省。
站在改革开放的潮头浪尖,
广东承载了很多打工者对“远方”的幻想,
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河南、四川、湖南等省。
在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的郑州站,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怀着不一样的梦,
从东西南北而来,然后涌向全国各地。
春节前,又踏上回乡的路。
时至今日,在2019年的春运大迁徙中
广东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中山……
依然是热门的出发地
而河南周口、商丘、信阳、南阳、驻马店……
无数个家庭,正在等待游子归来。
1995年,在旅客周转量榜单,江苏首次超越河南,居于第二。
同是“长三角”家族的浙江,也位于前十。
伴随民营经济的活跃,杭州、苏州、无锡进入大陆城市GDP“十强”,
第二年宁波也加入了进来,
当时宁波人口只有成都的一半,
在企业一条条生产线上忙碌的,
更多是安徽、山东、湖南等地的“异乡人”。
而随着沪宁铁路一次次的提速,
以及十几条高铁开建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长三角区域内的流动更加频繁,
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也继续提升,
2019年春运,江苏是唯一一个旅客迁入、迁出双热门省。
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部署实施。
要致富先修路,
这片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的广袤国土上,
崛起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
也再造了一个兰州铁路局。
2017年宝兰高铁开通运营,
标志着西北地区全面融入全国高铁网。
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仿佛打通了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
2013年到2017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2.7万亿元增加到17.1万亿元,
超3500万人实现了脱贫。
往日东南飞的孔雀开始西北望,
打工者也越来越多选择回乡或者在城市定居。
2019年,西部地区将是基建补短板的重点。
第二条进藏“天路”——川藏铁路,
有望在三季度末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更多的地方将成为现实。
在一次又一次的归家离家中,
各省旅客周转量的差距越来越小,
这一趋势在2013年之后更加明显。
而过去的这五六年,
是中国历史上铁路投资最集中、强度最大的时期,
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
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三圈多,
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占世界2/3,
正在从“四纵四横”向“八纵八横”迈进。
今年春运,新款复兴号动车组“绿巨人”投入普速线路,
超长版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也首次亮相京沪高铁,
而这是五六十年前,
坐着时速40公里蒸汽机车“哐当”前行的人们,
所无法想象的“风驰电掣”。
遥想,新中国成立时,铁路营业里程只有2万公里多一点,
而且一半处于瘫痪状态。
这一切翻天覆地变化的大底色,
是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地区差异的缩小,
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万亿元大关。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
这些跨越万水千山的穿梭,
勾勒出一个活力中国的时代图景,
流动和发展中的人们,
把劳动力、智力、资本、知识汇聚成一股奔腾向前的力量,
上演了中国的“大江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