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8 15:15:11
来源:东方网 作者:余明辉
2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景区服务质量和门票等话题,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单钢新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景区动态管理,倒逼景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升科技、生态、绿色含量,对疏于管理、服务质量和生态环境下降的A级旅游景区予以严肃处理。(新华网12月27日)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景区建设的进一步成熟和监管的进一步升级完善,国家有关方面对景区实施动态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比如对国内各地景区A级动态管理,大大提升了国内A级景区的管理水平。
应该说,此次单钢新副司长的表态一如既往的坚持了这一管理思路。但与以往稍微不同的是,或者说新的亮点是,下一步国家在景区的建设管理上,会进一步向绿色景区建设着力——在景区的动态管理上,往后恐怕会进一步看重和考核、管理景区的卫生、环境等生态保护建设。这是顺应我国环保建设进一步深化的需要,也是目前不少国内景区绿色建设不足、过度开发、生态堪忧的现实使然和必然,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管理举措,值得肯定与期待。
问题是,如何才能让绿色景区建设与管理更加的有力有效呢?也许需要着力的方面很多,但就以往经验、社会呼吁,以及动经济更能触动心灵、更能有效管理的实际看,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就是,绿色景区建设要配套“绿色门票价格”联动机制。而就现实来看,这无疑值得研究与探讨。
了解景区门票定价管理的都知道,景区门票定价权在各级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可纵观全国各地的门票价格机制,虽然目前说30多个省、市、自治区等在制定景区门票价格时,都考虑到了景区级别、社会影响、公益性等因素,但更多的是直接考虑景区运营和投入成本得居多,至于景区绿色建设因素则考虑并不多,甚至目前很多基本没有。
这样如果不及时配套“绿色票价”联动机制,就可能导致将来的实践中,可能有些景区因环境、卫生等绿色建设而评级早就有变化了,景区票价却迟迟没有相应提升或下降,形成事实上的票价与绿色服务等质量的不相一致、长时间背离。这样,对不少以经济收益等为中心和主要行动指南的景区来说,以绿色考核确定的级别处理等,就由于缺少了绿色价格的及时跟进惩处,就不能更好触动这些景区的神经,对绿色建设和改进,就降低了应有的足够警戒和改进作用。
当然,要想这一配套机制的及时配套跟进和建立,至少需要部门间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戒除绿色景区建设单打独斗的思维,旅游部门要与物价等部门深度联动,即旅游部门因景区绿色建设不足而惩罚,如摘牌哪家景区,就要及时与物价部门沟通,尽量做到降级与绿色门票降价等同时进行。
二是旅游部门因绿色建设在处罚乃至摘牌某景区的同时,应尽量评估、明确其现有绿色设施、服务水平等能达到是哪一级,如某5A景区被摘牌后,经评估其现在达到的是4A或3A水平,以便物价部门按图索骥进行处理。。
同时,物价主管部门也要制定绿色建设在景区门票等价格中的权重,当一个景区因绿色建设被摘牌降级、升级或某种程度的处罚、肯定时,就要进行相应的价格扣减或增加等,并及时出台新的景区门票价格。这样,才能让所有景区绿色建设惩戒都跟景区切实经济利益挂钩,也能让游客尽快享受到绿色景区建设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