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为中国抗击金融危机
提供良好机遇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原建设部总工程师金德钧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城市化的核心是需要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才能真正的启动内需,中国的城市化要解决好,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各行业的企业家认为,尽管起因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尽管刚刚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也难独善其身,颇受其害,但中国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将是最先稳定、最先复苏的大国,中国将是本轮金融危机复苏的火车头!
首先,中国幅员辽阔,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地域差别与城乡贫富差距较大,其正在掀起的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将使约有4亿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市之中,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基础与最强支撑!
第二,中国不仅拥有19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本次金融危机肇事者——美国的最大债权国,而且拥有29万亿元之巨的居民储蓄,是本次金融危机中信用最好的政府,也是最“富有”的政府。
第三,中国政府决心解决城乡人口二元结构问题,八亿待富农民是中国政府实现扩大内需的基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升级所推动的工业化、城市化活动,将带动大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形成旺盛的和可持续的国内需求。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刘仪舜说,本次金融危机给中国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上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中国正在进行的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却给中国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一个抗击金融危机的良好机遇。
峰会将重点研讨
中国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
据悉,主题为“中国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的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将于11月举行。峰会将邀请专家学者、政界领导人、企业家围绕(1)世界城市化实践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2)金融危机与城市化背景下的房地产机遇;(3)城乡统筹规划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4)中国城市特色与建设发展中的问题;(5)多路径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型城市;(6)旧城改造与城中村改造;(7)中国城市化驱动的产业链条等内容展开对话。
据峰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将以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的活力城市、典范企业、影响力工程、贡献力人物、优秀农民工等成功案例剖析为切入点,重点研讨“中国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和谐城市化之路”,达到总结经验,交流思想,互动合作,多方共赢之目的。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
成效显著
金德钧主任介绍说,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自首届峰会正式启动以来成效显著,一是正式开展中国城市化率研究课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去年底首次发布了《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白皮书,填补了国内空白,今年继续发布《2007年度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据掌握的情况,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的编辑校对阶段了,将在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上正式发布。
二是委员会深入城市、企业、农村进行调研,先后到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广东、辽宁、河北、海南等省市进行调研,不断了解中国城市化的真实情况,征求意见与建议,总结各地经验。
三是委员会目前正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科研课题,我国第一个全面关注城市化发展的专业网站——城市化网已经基本建成。
四是开展了重点关注城市的调研活动,截止目前,已经先后关注调研了九个城市。
嘉宾、媒体互动
记者: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的主题是中国掀起第三次城市化浪潮,这个话题非常有新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请金德钧主任回答。
金德钧:谢谢新闻界的朋友对城市化的关注,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只想谈谈我的看法。最近几年一个很重要或者一个很重大的现象,就是每年春节的民工潮。人数规模之大,影响之甚,不仅让交通部门很紧张,也引起我们各界及世界的关注。
这个现象首先说明,已经进入到城市中的劳动力,也就是说进入到第二、第三产业工作的这些人不是城市人,而是农村人,他们像候鸟一样,干活在城市,归宿在农村。那么这个现象能不能说,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工业化的速度和城市化的速度不相匹配?或者进一步说,城市化的速度落后于工业化的速度?我想应该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所以,我们的城市化还要加倍努力跟上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因为城市化本身就是以工业化为动力来推动我们整个社会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从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这个现象本身表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重大的任务。
我觉得问题还不仅仅如此,因为农村也就只一亿多劳动力要出来吗?显然不是。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有七、八亿的人在农村,而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多。按这个意义来讲,农村还有大量劳动力要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此外,农业生产率本身的提高,也在转变农村人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城市化所面临的应该解决的问题。所以,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的任务相当艰巨,要立即着手推进这个进程,恐怕这些都是机遇吧,而且应该是我们城市化进程中重大的机遇。
那么问题的另一面,正是城市化首先面对的问题,也就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所以挑战也在面前。大家很清楚,我们国家是二元体制,从1958年开始实行户籍制度,城市和农村就分开了,这半个世纪分开的结果使城乡的差距很大,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从经济到生活方式,一直到国家的政策方针,管理体制方方面面都制约着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是一个重大挑战。
简单地说,中国的城市化要解决好,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能不能这样理解呢?请朋友们批评。
记者:我想请教一下金主任,城市化推进到今天,您认为有哪些教训可以总结?加速城市化进程会不会也加速其中的矛盾?
金德钧:这个问题就更广泛了,本人了解调研的问题也有限。中国城市化这些年来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是举世瞩目的。建国初期,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只有17%左右,而且前10来年,有升有降。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前,不光城市化率没有升起来,还降了一个多百分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下降,因为那时候我国的城市化基本停止了。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的城市化速度增长很快,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通过全党致力于发展经济,特别是注意发展城市经济,由城市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从而扩大就业,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这条路我认为是坚定不移要走的,是非常正确的。
第二,最近这几年中央在下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包括现在把农业税免掉,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这个说法非常好,这也是一点经验。
第三,在这个过程当中,允许各地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城市化之路,实际上现在我们调研的这些城市都不是一个模式,比如一些小城镇,有加工型的,把上游产业转移到本地来发展,也有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的有利条件,搞旅游观光的,还有完全走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根据不同情况走不同路线,这一点也是对的。
还有就是注意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统一考虑经济发展,而且中央设立了这些综合发展的试验区,大家都知道,重庆、成都、浦东都在开展这些改革与试验。
此外,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农村发展过程当中,始终要注意经济发展、人口变化与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相适应。这个要求,这个思想是非常对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当然我们现在还存在不少问题。
城市化当中也有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现在有些地方是就城市化说城市化,把城市化简单理解为加快城市建设,搞标志性工程、宽马路,而不注重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还有一些地方注重城市,对农村的现代化问题注重不够。再有注重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对中小城市,特别是城镇,在城市化过程当中,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注重不够。最后我觉得还有就是生态问题,这仍然是当前城市化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需要下工夫去理解。
记者:城市化委员会提出“让中国的城市化造福全人类”,不过现在国际上也有一个说法,就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对全球环境带来灾难。请问,我们在城市化发展中,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造福全人类?如何克服我们的问题实现这个目标?请刘副主任回答一下。
刘仪舜: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能不能造福全人类,这个题目可能大了一点,我想中国发展好了,对人类会有贡献,但是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肯定的一点,不会给世界能源造成危机。曾经有美国学者说过这么一句话,就是中国八亿农民如果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对世界将是一个灾难。他的意思是说,八亿农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能源消耗是一个大问题,会给世界能源造成很大的威胁。我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也很荒诞。中国农民,中国老百姓为什么不能够富裕起来,赶上和超过美国?全世界的劳动人民为什么不能过上好日子?能源是可以解决的,现在我们到月球上去探索,看到月球上的资源可以利用,另外我们科技的发展,连水、氢气都可以充分利用,所以能源是个问题,但是能源危机是要靠科技发展解决的。
首先我们中华民族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我们目前在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只有美国人的1/8左右。
其次、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政府、企业与民众的环保意识的增强,高科技、绿色环保技术的推广将会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第三、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推广,我看到很多城市,农民房顶上挂着太阳能,还有沼气的应用,很多根据自然环境条件是可行的。我们委员会关注、研究的问题,就是要造就我们中国现代化的新农村、新城镇是节能环保的。这方面我们要交流、推广、总结好的经验。
我们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正是因为有欧美城市化进程中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一些教训可以汲取,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所以我们有信心造就一个节能环保的城市化。
记者:最近我看了一本研究犯罪率的书。内容大概是这样,由于城市化进程太快,犯罪率上升,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他提出应该放慢城市化进程,这将减少犯罪率。请问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刘仪舜:最近我跟蔡主编去了海南,看到一个村子很漂亮,一家一户的农家乐,后来我们了解,地方政府把村子改造后交给民营企业,条件是给村里的老百姓完善基础设施。后来他们在村里搞了一个旅游度假屋。这个民营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在他们进驻之前,这个地区的抢劫案件70%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干的,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生活条件改善,这个地区的抢劫案少了,村里的人们也过上了很和谐,很安乐的生活。
这说明,我们现在很多城市的犯罪,包括最近热播的《重案六组》这个电视剧,破的都是民间的案件。据了解,目前约有2000万的农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下,农村和城市的贫富差距很大,生活水平差距也很大。目前,农村人均收入每年4700多元,城市大概要比农村多一万多元,如果这个差距不解决的话,社会矛盾会越来越大。
所以,我认为不是城市化速度要加快,而是城市化要有所回归,因为我们的工业化已经搞了60年,而城市化却大大忽视了,现在是该回归的时候了。如果城市化速度加快,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变产业工人为技术工人甚至是商人,这会让他们的生活富裕起来,犯罪率就会减少。因此,城市化的步伐不但不能放慢,而要大大加快。
记者:我想问张处长一个问题,我们国家农民工群体非常庞大,从第一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开始,表彰优秀农民工代表就是峰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请问在评选优秀农民工代表的时候是采用什么标准?对这些受表彰过的优秀农民工代表,委员会还跟踪吗?
张凯:当时我们觉得中国的城市化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做出的贡献是最大的,他们把青春都献给了中国城市的建设,他们为市民服务,为城市美容。但由于农民工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有很优秀的成功人士,有很有实力的农民企业家,但我们没有选择这些成功人士,我们将眼光对准了最普通、最代表农民工这一群体的一线工人及其家属,我们的标准就是越是普通越好,越有代表性,因为这个群体太大了,他们能够离开农村进城打工,本来就是农民的优秀代表,而且我们表彰的仅仅是其中的极少的一些人。
我们对表彰的农民工有所跟踪,但还是有一些难度,有的已经返乡了。今后在跟踪随访、以及帮扶等方面,我们将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媒体朋友们也可以多提意见与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