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近期有关金融部门和一些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落地情况如何?效果怎样?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派出督导组,兵分七路,进行实地督导。
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长期性难题。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外部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下,部分民营企业经营风险上升,融资难问题加剧。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占25%,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超过60%。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其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
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喊渴”,人民银行通过定向降准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拿出“真金白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央行四次降准净释放资金约2.3万亿元;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3000亿元;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前三季度累计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40740亿元……
有流动性的支持,还需要有效引导到民营企业手里,这要求切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激发金融机构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为此,一系列金融政策陆续出台:将小微和民营企业债券和贷款纳入央行合格担保品范围;在宏观审慎评估(MPA)中新增临时性专项指标,考察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情况;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能否改善,政策效果到底好不好,回答这些问题的关键在落实。为此,金融委办公室牵头开展了深化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地督导检查。从10月23日到11月9日,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中财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金融委联席部委分别牵头,七个督导组分赴广东、福建、安徽、浙江、江苏、辽宁、四川等地,对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落实政策的情况进行督导。
“要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贯彻落实,让民营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提出,开展深化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地督导检查,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堵点、梗阻和瓶颈问题,切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打通“最后一公里”。
督导期间,各督导组通过座谈会、明察暗访、个别谈话、材料调阅、政策宣介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所调研的对象覆盖大型商业银行、地方法人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村镇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督导组既深入了解了民营和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也倾听了一线信贷员的心声,还对地方金融监管者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们希望听到真情况,希望你们反映真问题。”11月6日上午,国务院金融委第一督导组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督导组的开场白不仅为当天座谈会定下基调,也点明了此轮督导的重要目标之一。
此次督导,相关部门不仅要推进政策落实,还要发现问题,并对存在的梗阻和瓶颈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在安徽,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带队的督导组不仅组织了40余家小微企业、18家金融机构等召开了多场座谈会,还实地走访了15家民营和小微企业、12家银行机构等。
督导组发现,民营和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缺少抵押担保”“贷款融资困难”的问题,部分企业还遇到银行“抽贷、压贷、停贷”的情况;一些金融机构对于小微客户的态度正在逐步转变,但设计的金融产品不能满足小微客户需求;有的地方监管部门主动服务意识不够,政策协调配合有待加强……
“融资的高山”并非一日可以跨过。尽管一些企业的发展依然受到融资难融资贵的影响,但在各方努力之下,事态正在向好的方向变化。
“关键是要推动形成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愿意做、能够做、也会做民营企业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说。
通过抓落实扭转部分金融机构“轻视”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心态,同时利用此次督导的深入调研和思考,制定出一批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金融改革,探索长效机制,提升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必将获得更多金融资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