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目中无人?高铁与城市发展关系的不同视角
时间:2018-10-08 11:28:12  来源:城市化杂志 

  我国在短时间内大规模修建高铁,是多种社会机制运作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引导,也有各省各地区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有部门特定领导人政绩和利益驱动。由于高铁建设耗资巨大,会占用大量社会资源,所以关于高铁实际效果和利弊的讨论也一直存在,各类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分析了高铁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一种观点认为,高铁能够极大地促进沿途区域发展,“要致富,先修路”,高铁能为沿途城乡区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不仅推动了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也全面带动了中小城市、城镇和乡村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高铁可以强化都市圈联系,建构城市网络,“高铁+城市网络”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高铁在促进了一些中心大城市和城市群核心地带人口、经济、产值等上升之外,并没有普遍带动城乡区域发展,相反,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或者大城市周边地区,由于高铁的建设,在人口和产值方面,出现了不少增速下降或数量减少的现象……

  梳理这些关于高铁实际效果的研究,大多数是从两个视角,一个视角是从对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谈高铁的影响,这种视角,主要是政府关心的GDP等方面,其中对“城市化”的影响,但着力点仍然在产业和经济发张方面。另一个视角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研究如何安排车站位置、周围空间、相关产业布局等,力图发挥高铁优势,避免可能造成的问题等。

31ace5a0929e6b57d3b30f4fd0017c27.jpg

  笔者认为近年来的这些研究中,存在着“目中无人”的倾向——大多数研究主要着眼于“高铁”与“城市”,而不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主体——“人”。尽管各种研究中都会涉及到“人口”,但主要是从人口数量、客流量、人力资源流动等经济要素的角度来看“人”,比较缺少从“人”本身来分析的思路。

  笔者想强调高铁发展对“人”的影响。“人”是在高铁建设与城市化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高铁所经过的区域,所谓“城市”和“乡村”,首先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高铁的出现,会引发沿途社会的很多种变化,但变化不仅仅是经济或产业方面的,而是包含了“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理念和社会关系,但“人”的这些改变往往不能直接体现为可统计的各种指标,不能像经济或者产业变化一样容易被测量和比较,所以也往往不纳入常规分析。

  但历史上许多重要技术发明改变社会,事实上是从改变“人”开始的,高铁就属于一种强烈改变“人”的生存状态的技术——它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或者新产业,而是它改变人们的“活法”,产业和经济效益只是它诸多表现形式之一,而它更深远的影响是在社会人文方面的。对于高铁实际影响效果的分析,不能忽视对“人”的研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