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9 12:56:20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陈作兵
相信很多人在看病时一定碰到过这个现象:换院就诊时,接诊医生草草地看下先前其他医院的检查报告或者影像资料,然后说,为了进一步诊断病情,这些检查必须要在本院重新检查一次,先前外院的检查报告只作为参考。很多病人要重复进行抽血化验、CT或者核磁共振等检查。几乎同个时间段内进行同项检查,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不说,多次的重复检查会否耽误病情、病人会否造成二度医源性损伤等问题,广受关注。
此前,国家的卫生行政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多次提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并且将其作为考核医疗结构的重要指标。但是,该制度实行起来却有很大阻力,这些阻力大多来自各级不同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的理由主要是:病情在不断变化,昨天的结果能反映今天的病情吗?万一其他医院的检查质量差错,其结果谁来承担?CT、B超,光几张片子能行吗?动态的影像学数据,对方医院传不过来。
互联网既然已经改变了医疗模式,那么,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为何还会这么难?在医疗机构给出的这些阻力因素背后,是否隐藏了其他理由?中央提倡的“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什么在医疗领域、不同医院之间,信息互通常常跑到“断头路”上?
我国的医疗机构大多是非盈利性的公立医疗机构,其正常的运转和发展,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医药分家,药物零差价已经砍掉了医院30%左右的利润,随之,检查就成了很多医院的主要盈利点之一。检查费用,检查耗材差价,是检查盈利的主要构成部分。如果大面积推广第三方检测,让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互认,那么,有可能对许多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不同医院之间的信息不能流通和互认,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也损害了病人的健康权。分级诊疗,建立每位公民的健康档案,信息共享,消灭信息孤岛,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一直在主张和倡导,实行困难,导致不同医院之间的信息间无法互通,其实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利益的博弈问题,其根源在于医疗费用的支付制度。我国目前实行的医疗支付制度普遍还是按照服务和项目支付,就是医院提供了多少服务、做了多少检查,就支付给医院多少费用。此支付制度的最大弊病就是刺激医疗需求,造成过度治疗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医疗费用的支付制度指挥棒,决定医疗模式的发展。美国GDP的20%左右都投入到了医疗中,美国的医疗费用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排名世界第一。但是,美国的医疗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的人均寿命在全世界只排到17位左右,过度医疗、医疗资源浪费问题,在美国非常严重。美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逐渐在改变医疗费用支付模式,如改成按照单病种支付,同一种疾病实行“包干制”,保险公司支付固定医疗费用,或由患者所在集团,集团内的保险公司、医疗机构、社区保健中诊治,按照人头支付。这些方式,都可以避免过度治疗和医疗资源浪费。
我国是一个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群众的健康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们要确保每一分医疗支出都用在刀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