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引擎。进入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特点是更多城市群的出现。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也明确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据统计,2005年,中国十一大城市群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左右,人口所占比重为35.02%,而GDP却高达52.83%。这表明,十一大城市群以不到1/10的土地面积,承载了1/3以上的人口,创造了1/2以上的GDP。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看,十一大城市群将聚集更多的人口,创造更高的GDP。因此,十一大城市群将成为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撑点!
中国城市群正在崛起,正在承载中华腾飞之梦想!
珠三角城市群—构筑中国沿海经济走廊
珠三角城市群由11个大大小小的城市组成,刚好组成一个足球队:顶端的肇庆、广州、佛山,西岸的江门、中山、珠海,东岸的惠州、东莞、深圳,加上一东一西扼守珠江口的香港和澳门,香港和广州就是两个大前锋。珠三角城市群基础很好,是国家区域战略重心,整个队的配合将让其更上一层楼。
基本概况 珠三角城市群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是一种“9+2”的城市模式,包括珠三角的9个市,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总面积达5.59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的31.1%,人口达3504万人,城市化水平达72.9%。
发展现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城市群已形成“一核心、三中心”的结构形式,“一核心”指香港,“三中心”分别指香港、广州和澳门。(1)香港既是群区的“核心城市”,又是东岸圈层的“中心城市”,是城市群通向世界的窗口。香港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内地具有巨大的带动力,是我国内地最大的投资者,主导该城市群发展方向。香港发挥其强大的吸引力、辐射力,由原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生产性的带动,到现在逐步走向服务性的产业带动,促进整个区域发展,使珠三角城市群成为最强有力的经济重心。(2)构建了以澳门、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部分圈层,带动本圈层经济发展。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内陆等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自身较成熟的产业链条,同时考虑到香港与其交通和制度上存在客观的约束,以各自中心城市发展部分圈层经济是切实可行的。为了能更好地与香港的经济整合发展,2003年中央政府与香港签订CEPA之后,又与澳门签署了“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两项协定标志着内地与港澳的经贸关系从民间自发合作迈向政府之间制度性合作安排的新阶段,这将大大促进香港、澳门以及内地的经济合作和互补,加快城市群网络一体化形成。
战略布局 按照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将沿着“△”型三条发展轴构建。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趋势是三点(香港、广州和澳门)三轴(穗港走廊、穗澳走廊和港珠澳大桥)网络连接,最终构成“△”型循环形。穗港走廊也是产业走廊,可以有效缓解由于输港陆路交通不便,受香港辐射略弱而造成的珠三角西部相对落后的现状。珠三角城际快速交通的建成将大大缩短经济要素流转的时间成本,节约经济成本。港珠澳大桥建设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会,让香港与珠三角西部密切相连。港珠澳大桥修建后,香港、澳门企业也可以拓展生存空间。三条轴线的建设形成,使香港的物流业、澳门的娱乐业、传统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等有望实现合理整合、分工和产业提升。
未来愿景 珠三角城市群按照优势优先以及遵照功能规划的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将实现交接力棒式产业梯次转移,并整合培育珠三角地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主要包括:轻工日化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群;以金融、贸易、交通、会展、信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群;以汽车、石化为主的现代大制造业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劳动、资金密集性产业群,将成为较成熟的珠三角经济区城市带和亚太地区重要的城市集群。
长三角城市群—金字塔式城市体系构成中国最大经济区
长三角城市群全称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上海市这个大城市,江苏、浙江两省的15座大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城镇全部纳入“3小时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经济区。该区域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县属镇和乡级镇组成的七级城镇体系,城镇等级齐全,类型多样,呈现了金字塔式的城市体系,有利于控制核心城市人口的盲目膨胀,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带的整体优势。
基本概况 长三角城市群,又称沪宁杭城市群,是江苏、浙江、上海毗邻地区的16个市组成的都市群。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市: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省的7个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在这块占全国1/50陆地面积、1/10人口的地方,创造出了占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总额。
发展现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以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有可能突破1亿。目前城市化率已达到45%,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6.9个城市、分布着68座城镇,比全国城镇分布密度高出10多倍。
总体上已形成了一个包括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级层次明显的城镇体系,能产生较高的城市群体能级效应。
战略布局 第一,加强上海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特别是要着力培育作为区域以及更大范围内要素配置中心的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
第二,增强区域内次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提升其在各自范围内的集聚、辐射能力,确定城市功能特色,促进城市功能的互相衔接。
第三,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推进分层次的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集中,逐步理顺地级市、县级市的关系,并解决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使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合理化。
第四,以现代化交通体系为依托,建设一体化城市体系,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建设。一是要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要是建设主枢纽港(大小洋山港),建设集疏运系统,促进形成各港口的合理分工;二是要与城市体系的完善紧密结合,基本目标是使三角洲地区任何两个地级城市之间的行车时间都能控制在4 个小时以下,其中上海到各个地级城市在3 个小时以下。
第五,除大力提高核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以外,还应该加强中小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郊区城镇的城市化的建设。通过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建设新区等途径,扩大城市规模,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规模效应,推进上海与周边城镇的城市化水平。
未来愿景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担当起接轨国际,率先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使命,通过建立国际制造业基地,进而成为跨国公司、银行、大企业集团的行政管理中心和研发基地的所在地,成为全球经济决策城市的一部分,为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试验、积累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建设提供示范。
京津冀城市群—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在京津冀城市群中,京津“双核”城市定位于引领区域、全国及国际竞争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功能;8个次中心城市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原则,承接京津的辐射,疏解京津过于集中的城市功能;4个工业新区是发展成为新兴城市。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基本概况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个地市及其所属的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4个工业新域。区域面积为18.34万平方公里,人口8500万。
到2010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将由2004年的43.6%提高到50%,多中心城市群格局将初步形成,逐步形成与国家公路干线和环渤海地区公路干线有机衔接的高速公路网;到2020年,形成覆盖区域主要城市的“两小时交通圈”,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达到68%左右。
发展现状 从经济发展看,京津冀城市群经济总量很大,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另外,区域内部发展差距很大,次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强,接受核心经济辐射能力有限,使城市群边缘地区很难分享中心城市的发展成果。
目前,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迫在眉睫。京津冀地区应当破除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壁垒,立足各自优势,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根据经济收益的原则,整合京津冀以及渤海湾地区的存量经济资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京津冀地区经济科技地位。
战略布局 京津冀城市群采取“点”与“轴”的发展模式。
“点”的发展就是以核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等为主要“节点”,统筹发展。其具体发展构想是采用“2+8+4”模式,推进城市群“节点”城市发展,即推动两个核心城市、八个次中心城市及滨海新区、通州、顺义、唐山曹妃甸等新兴城市的发展。
“轴”的发展就是城市群内外主要交通走廊和产业带的发展。其发展构想是以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线以及沿交通线分布的产业带和城市密集带构成的。“轴”的发展将以中关村科技园和滨海新区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以快速综合交通走廊为纽带,促进通州、廊坊、滨海新区城市群主轴的发展;以滨海临港重化工产业发展带和渤海西岸五大港口为发展核心,促进秦皇岛市、唐山市、天津市、沧州市沿海地区城市发展带的快速发展。
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大手笔便是构建“京廊津塘”高科技产业带,即把“亦庄-廊坊-武清-塘沽”一线建成高科技产业发展重点。
未来愿景 区域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新城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一体化进一步加快,多中心城市群格局初步形成,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显著提高,为提高城市群的国际影响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武汉“1+8”城市群—领跑中部崛起
武汉“1+8”城市群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在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中,武汉“1+8”城市群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基本概况 武汉“1+8”城市群主要是指以武汉为中心的“1+8”城市圈,它包括武汉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称“1+8”,面积5.77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60%和53%以上,占有全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群。
发展现状 目前,武汉“1+8”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将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将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战略布局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武汉城市圈将实现“五个一体化”, 将抓住建设“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提高城市化水平。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以高速化、网络化为重点,构建铁、水、公、空的新型综合运输体系;以推进城市圈信息化进程为目标,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城际和城乡互联互通;坚持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优化电源结构,改善电网布局,形成城乡电网协调发展一体化供电体系。
二是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以城市圈的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为龙头,形成10大优势产业链;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圈内工业经济集约增长;充分发挥武汉市的产业核心增长极作用,优化产业布局的空间结构,沿主要经济发展轴线形成以武汉为龙头和辐射极,建设6条产业集聚带,实行联动发展。
三是区域市场一体化:充分发挥武汉金融优势,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逐步与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对接,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提升档次、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发展和提升商品市场,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四是城乡建设一体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沿重要交通干线,形成“一核、三轴、两环、四组团、两带”的空间结构;完善城镇规模结构,优化整合超大城市,重点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提升中小城市,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明确城镇职能结构与产业分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大扶贫力度。五是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彻底改变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城市圈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最终将武汉城市圈建成为生态城市圈。
未来愿景 按照《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武汉城市圈将借助“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南北两端的支撑,并依托于“长三角”城市群,建成绿色、宜居、和谐,并充满活力、快捷的生态型城市圈。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将提前3至5年实现小康,武汉市产业在长江中游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武汉城市圈成为我国内地经济增长极之一,领跑中部率先崛起。
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湖南经济核心增长极
长株潭城市群是中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6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4.7%,具备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同时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59所高校,9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杂交水稻、人类干细胞、复合材料等研究国际领先。
基本概况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300万,经济总量2818亿元,分别占湖南全省的13.3%、19.2%、37.6%。长株潭城市群是中国重要的城市群之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地位突出,它以占全省1/5的人口和占全省1/7的土地,产出了全省1/3的GDP,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发展现状 为促使长株潭相向发展,三市城区逐渐靠拢,湖南省政府已于2004年从长沙市中心南迁。以此为契机,长沙南拓芙蓉路,加快天心生态新城路网建设,加速与湘潭、株洲对接;株洲建设株洲大道,与湘潭对接;湘潭改造韶山大道、板塘大道,与长沙对接;目前,长株潭三地新城逐步崛起。依托省政府南迁后新的行政中心的区位优势,三市联动,正在加快长株潭三市结合部的开发,以尽快形成三市共同的交通枢纽和共同的城市中心区,通过连接三市的核心极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能力,长株潭三市不仅互相促动,协调发展,更较快地实现土地的升值和加快推进三市一体化进程。
战略布局 根据湖南省政府公布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整个长株潭三市的城镇结构,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为南北轴,以319国道、320国道和上瑞高速公路为东西次轴,以湘乡-韶山公路和106国道为南北辅轴,形成一个“冉”字型结构。核心区为“一主两次环绿心”的结构,“一主”为长沙城区,“两次”分别为湘潭城区和株洲城区,中间为生态绿心。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对长株潭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以长株潭为龙头的“一点一线”地区率先发展。加大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力度,努力建成全省高新技术研发区、先进制造业成长区、大型企业集聚区和战略投资者合作区,把长株潭建设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城市化水平达到57%以上。同时促进“3+5”城市群的发展,“3+5”城市群即以长株潭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城市群建设。
未来愿景 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对改革试验区的重要部署,同时也是对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布局。长株潭城市群无论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还是推进城市群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是潜力巨大的改革承载者,其在湖南省的核心增长极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显现。到2020年,长株潭区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0%至62%,4500平方公里的核心地区人口规模为700万至750万人,人均GDP达到8万元以上,发展成为在华中经济圈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在国内具有很强竞争力的组群式的特大型城市化地域之一。
川渝城市群—从“新增长极”到“国家经济区”
川渝城市群形似“椭圆城市群”,它包括川渝37个城市,重庆、成都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对椭圆区域的其他点产生同等的影响,这两个城市又是很独特的“双城”,历史渊源深,同质性强,运用椭圆定律,要求两地错位发展,统一规划,在互动中同生,在合作中协调,整个区域在协调中共同发展;作为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布棋,重庆和成都,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肩负起振兴西部的使命。
基本概况 川渝城市群有37个城市,包括重庆主城九区、潼南、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綦江、万盛、南川、璧山、涪陵、长寿和双桥;四川的德阳、绵阳、资阳等城市,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人口8000多万,GDP约占全国的5%。这一地区人口密集、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城市星罗棋布。据统计,这一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西部1/3左右,地位在西部居首位,在全国区域经济区中,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
发展现状 川渝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重型机械制造、电站设备制造、军用飞机设计制造、电子信息科研和设备制造、汽车制造、水能资源开发、天然气资源开发、天然气化工、核工业和其他军事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川渝城市群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现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和综合交通走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其直接辐射的人口总量在1.1亿以上;有各类高校40余所,占西南地区的1/3,为该地的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资源富集,具有极强的互补关系,从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及产业结构看四川和重庆各有优势和特色,互补性强。
战略布局 川渝城市群通过城市体系优化与协调战略,将逐步形成“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层次完整、比例适当的等级规模体系。重庆、成都作为一级中心;宜宾、绵阳、泸州、自贡、南充五城市向特大城市迈进;乐山、德阳、江津、合川等城市向大城市发展;强化原中等城市规模,并选择有潜力的小城市向中等城市迈进;促进小城市规模扩张。以重庆、成都两个城市为龙头,以成都及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城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为载体,覆盖面积约15.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0多万,GDP占西部总量30%。
按照川渝城市群的战略规划,将与国家试验区协调发展,将规划建设成渝高速列车,实现最快1小时到达,同时,加速区域内的城镇化进程,为三峡库区、四川生态脆弱区等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内的居民自愿迁徙提供空间,从目前形成的布局态势看,将发展成为包括两个特大中心城市(重庆、成都)、三个城市经济圈(重庆经济圈、成都平原经济圈、川南城市群经济圈)、四条经济带(成达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带,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带,长江沿线经济带,宝成、成昆铁路和成广、成乐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带)在内的西部最大的跨省市经济区,一个覆盖108个城镇的城镇群即将闪耀中国版图。
未来愿景 川渝城市群将成为“一极五个基地一屏障”:国家新增长极;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优势农产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山东半岛城市群—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
山东半岛城市群正成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和发展潜力巨大。该区域将成为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与京津冀、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基本概况 山东半岛城市群由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8个设区城市构成,这一地区北临京津唐和辽东半岛,南接长三角经济区,东与朝鲜半岛、日本隔海相望,土地面积近7.4万平方公里,人口4244万,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
发展现状 2006年,山东半岛城市群GDP总量为14484.52万元,约占山东省总量的2/3,超过了辽宁全省GDP总量,也超过了京津唐3市之和。
2007年7月4日,《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外公布,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的规划目标将分三个阶段实现。从2007年起到2010年为发展整合阶段,主要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各项制度建设,增强大中城市的经济实力,提升中小城市规模等级,并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多条城市带,都市连绵区初具雏形;2010-2020年为发展成型阶段,都市连绵区的实体地域基本形成,到2020年半岛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达到70%;2020-2050年为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逐渐趋于稳定,城市经济稳步发展,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成为现实,在环黄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地位日益突出。
战略布局 两主轴两次轴构建“城市簇群”:济南-淄博-潍坊-青岛(胶济线)、日照-青岛-威海-烟台(沿海线)两条空间轴线将是半岛都市群发展的发展主轴,烟台-龙口-莱州-潍坊、日照-五莲-诸城-安丘-潍坊-寿光-东营两条空间轴线为发展次轴。依托这四条发展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人口的集聚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
产业空间布局:以胶济线、沿海岸线为依托组成T形产业带核心骨架,培育发展东营-淄博、济南、青岛-日照、烟台-威海、潍坊-青岛、日照-青岛-威海-烟台六条优势产业集聚带。
基础设施布局:构建区域对外辐射腹地、对内功能整合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济南、青岛为中心,沿济青聊、日东、德济枣、沿海四条区域城镇发展轴辐射的公路网和铁路网,完善机场体系,优化港口群配置。
生态安全布局:采取工程治理和政策引导等措施,构建由生态控制区、生态恢复区、生态防护区组成的生态安全格局。
未来愿景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成为山东省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区域综合竞争力强大的国际化都市连绵区和城市空间联系密集区,全国乃至环黄海经济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基地之一,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区。
战略定位是,打造区域经济合作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中心之一,构筑由山东半岛、韩国西南海岸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的三角地带跨国城市走廊,推动“中韩日黄海地区成长三角”形成。
辽宁中部城市群—“振兴东北”的新增长极
在城市空间布局上,辽宁中部城市群7个城市排列恰如“北斗七星”,构筑了以沈阳为中心、辐射150公里半径的“大沈阳”区域经济共同体,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最大和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核心区。
基本概况 辽宁中部城市群地处环渤海地区北翼、东北经济区的南部枢纽地带,包括3座超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沈阳、鞍山、抚顺),3座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本溪、营口、辽阳),一座中等城市(铁岭)。
土地面积6.5万平方公里,占辽宁全省总面积44%;人口2146万,约占全省人口的51%。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63%和54%。城市化水平为54.2%。从时空距离看,7城市都市圈内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
发展现状 辽宁中部城市群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工业基地,自然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经济基础雄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重大国防战略产业基地。
2005年4月7日,辽宁中部城市群7个城市的市长共同签署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标志着该区域全面起步。
2008年2月26日,《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和《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规划》同时面世,为辽宁中部城市群构筑了坚实的发展平台。
以2005年为基期,地区GDP到2010年,年均增长15%;到2020年年均增长13%,同年,城市群人均GDP将达到当时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城市化水平达到76%。
战略布局 辽宁中部城市群划分为三大都市区和四条城镇发展带。
三大都市区:大沈阳都市区是以沈阳为中心,结合抚顺、本溪、铁岭城市发展空间调整的战略机遇,发挥辽宁中部城市群通海产业大道经济带、沈抚产业经济带、沈本工业经济带和沈铁工业经济带的带动作用。鞍辽都市区是结合鞍山和辽阳地缘相近、产业互补优势,拓展区域发展空间。通过建设鞍海经济带、沈辽工业走廊,实现鞍山和辽阳城区南扩、海城北靠,推进鞍辽一体化发展。营口都市区是结合我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加快营口港建设,推进营口地区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规模,发展大营口都市区。
四条城镇发展带:铁岭-营口城镇发展带,是东北地区哈大城镇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的核心轴线。沈阳-抚顺城镇发展带,是推进沈抚同城化和带动抚顺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轴线,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增强轴线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沈阳-本溪城镇发展带,是沈阳辐射丹东经济发展的重要轴线,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沈阳-阜新城镇发展带,是带动辽西地区发展的重要轴线,加强中心城镇建设,提高城镇经济规模,增强城镇服务功能。
未来愿景 根据规划,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将逐步成为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精品钢材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区,东北亚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中心。这一地区将成为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先导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综合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具有发展活力、新的经济增长极。
中原城市群—构筑中部枢纽核心区域
中原城市群是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半径500公里区域内城市群体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地理位置优越,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中心城市郑州北距北京、南距武汉、西距西安、东距济南均在400公里以上;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均呈网络状,京广线、陇海线呈“十字形”在郑州交会,北有新菏铁路、西有焦枝铁路、南有漯平铁路,京珠、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且有十多条高速公路在建或待建;城市密集度和人口密集度都比较大。
基本概况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区域土地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的35.1%;总人口4012.5万人,占全省的41%。2005年,区域实现生产总值5914.8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6.09亿元,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56.1%和62.5%;城镇化率达到3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
发展现状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重点之一,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从空间布局上看,城市群的“龙头”郑州,随着其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这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将日趋扩大。洛阳则是城市群中的“副中心”,其产业基础、科研实力、文化资源等优势突出。从经济发展来看,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占全省比重不断提高。2005年完成GDP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6.1%。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战略布局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十一五”期间,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郑州市的核心地位显著提升,九市功能和主导产业定位基本明晰,发展的整体合力明显增强;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等四大产业带初具雏型,培育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型核心区,奠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完善,形成区域内任意两城市间两小时内通达的经济圈;城市功能显著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和谐城市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十一五”期间,区域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2%;按2005年价格计算,2010年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超过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达到7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4000元;产业结构调整为7.5:55.5:37;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未来愿景 中原城市群将努力形成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的开放型城市体系,建成一批特色鲜明、适宜居住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进一步凸显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主体作用;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竞争力显著提高,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居民生活更加富裕,普遍享受较高质量的教育、文化和卫生服务,社会更加和谐。2020年,预期区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超过7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超过7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二、三产业比重超过95%,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70%,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全面增强,确立在中西部乃至全国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更加有效地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关中城市群—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
关中城市群由大中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等不同层次组成,形成了卫星、恒星、行星的关系。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构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基地;率先发展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将提升整个关中地区城市竞争力。
基本概况 大关中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由14个城市组成,其体系框架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核心层,即大西安中心城区,在古城北部建设大西安现代城市新中心;第二层次为基本层,即大西安四大副中心临潼、长安、咸阳、三原;第三层次为紧密层,即大西安都市圈三大外围中心城市杨凌、铜川、渭南;第四层次为开放层,即大关中城市群六大周边中心城市宝鸡、彬县(彬州)、黄陵、韩城、华阴(华山)、商洛(商州)。
关中城市群土地面积7187平方公里,2004年,区域人口达2410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8.5%。预计2020年,区域人口接近3000万,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
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中一直是全国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区域,在全国区域经济战略格局中定位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重要生产科研基地,形成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密集且能够辐射西北经济发展的产业密集区。
通过改革开放,关中城市群而今已成为陕西经济的核心区,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星火科技产业带,是西北乃至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区域。
从全国主要经济区的发展情况分析,关中城市群经济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上相对滞后,中小企业规模小、缺少名牌产品,发展后劲不足。由于地域较小、城市集中程度不高,开发潜力较大,高新技术带动力、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待提升。
战略布局
(1)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首先要做大做强西安这个心脏城市,发挥大西安的辐射带动作用。在重点发挥西安、咸阳、宝鸡、渭南等老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的同时,加快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确定和发展各自的主导产业。让杨凌成为关中西部西安与宝鸡之间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华阴成为关中东部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韩城成为关中东北部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彬县(州)成为关中西北部的区域经济增长极,黄陵成为关中北部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同时沿陕西省“米”字型骨干交通干线培育区域经济增长带,带动关中本体和关中经济区的发展。
(2)规划建设4大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基地、能源化工产业基地和绿色产业基地。
(3)初步筹划10个战略性项目:关中老工业基地振兴项目、中国创新科技城项目、保护古都西安国家工程、省行政中心北迁项目、西亚欧大陆桥输油管道工程、亚欧经济合作国家基地、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古贤水库建设与三门峡库区治理、整合关中陕南交通工程。
未来愿景
在未来5到10年内,加快西咸一体化步伐,建设大西安,将关中经济区向东西南北扩展,把关中周边城市纳入大关中城市群,使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真正成为大西北的龙头,承载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作用,并进一步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
海峡西岸城市群—两岸交流的枢纽中心
衔接长三角、珠三角的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潜力正持续释放。凭借毗邻台湾的空间区位优势,海西城市群作为两岸交流枢纽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海峡两岸将形成紧密互动的一体化合作。
基本概况 海峡西岸城市群位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间,以福州、厦门市为中心,包括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四市,辐射区域包括三明、南平、龙岩三市,是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城市最集中的地区。
发展现状 004年11月,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建设,形成以三市为核心的城市圈,带动全省其他城市发展。
2007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福建省政府共同启动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
2008年,海西城市群规划获得批复,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体系,实现全省城镇化进程的和谐、持续、快速发展。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提升到62%以上。
战略布局 海西城市群空间结构:一带(沿海城镇密集带)、四轴(西部山区发展轴、北部福武发展轴、中部核心发展轴和南部厦龙发展轴)、双极(依托一北一南两大中心职能地区形成的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多核(多个区域次中心)。
产业布局结构:一带(沿海产业集聚带)、双区(北部以福州中心城区、长乐空港和江阴港区组合形成的北部现代服务业增长核心区,南部依托“滨海环湾走廊”,由厦门中心城区、机场新城、泉州中心城区和漳州中心城区组合形成的南部现代服务业增长核心区)、四基地(四大工业基地,由北至南依次为福州现代制造业基地、莆田临港重化工业基地、泉州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三都澳、东山湾两大战略储备地区和闽浙、闽赣、闽赣粤、闽粤四大跨省产业发展协调区。
综合交通运输:建设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铁路等组成的区域铁路网格局;建设东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际轨道干线;建设对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区域高速干线公路与都市区快速干线,形成布局合理的干线路网系统;形成枢纽机场、支线机场、旅游机场有序衔接、布
未来愿景 海西城市群发展总目标是,将海西建设成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衔接长三角、珠三角,辐射中西部的沿海增长极,两岸文化交融、社会和谐的示范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