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经济“苦”夏:缺电、通胀加地产调控
时间:2011-06-07 10:07:06  来源:证劵时报 

中国经济“苦”夏:缺电、通胀加地产调控 

面对日渐高涨的通货膨胀压力,三大发达经济体仍然迟迟不肯退出,欧洲可能一个季度才会有一次货币紧缩行动,投资者会在欧元走强和债务危机担忧中经历情绪的波动。美国坏消息不断:经济咨商会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过去3个月中的2个月内下降,并且5月份指数跌至60.8,创去年11月份以来的新低。5月份芝加哥采购经理协会的“商业晴雨表指数”从上个月的67.6骤降至56.6。3月份Case-Shiller公布20大城市房价综合指数再次同比下降3.6%,创2006年末房市泡沫破灭以来的最低。

我们一直认为美国的复苏和股权市场繁荣高度依赖量化宽松(QE),QE如在6月底如期退出,则美国经济呈现前高后低态势,考虑到依旧疲软的就业和地产价格,我们预期美国会有意识的拉长进入退出政策的观察期,考虑到选举的政治压力,不排除继续QE可能,这会限制美元的反弹高度,毕竟走强的货币意味着更大的再平衡代价,这也就会使得大宗产品价格在高位盘桓。而日本由于地震,二季度将录得负增长,但即将进入财政和货币的双宽松时代,日本央行注资计划的规模扩大到40万亿日元的规模(折合美元约4650亿),这就接过了美联储的接力棒,将全球流动性保持在相对稳定而较高的水平上。4月日本首现31年来逆差,石油制品进口总额同比猛增62.2%。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额亦同比增加17.6%。这不是一个好征兆,而且弃核行动是一个长期因素。初步预计日本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恢复生产,第四季度开始重建受灾地区,明年重建工作将全面展开,预测明天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会达到3%的高位,届时会拉动总需求和大宗产品价格。

中国电荒季节性高烧

中国最近的实体经济运行数据似乎显示,去年年底开始转为稳健货币政策正在产生效果。例如,GDP的代理指标工业增加值开始下降,先行采购经理指数(PMI)指标也在下降。但三架马车的运行似乎在说着另一个故事。特别是其中的投资需求,在2、3月份的环比先后达到1.66%和2.09%后,4月份环比一度冲上了3.08%的高位。其中高铁(26%)和房地产(34%)的投资增幅让人瞠目结舌。这仍旧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过热,它拉动了高能耗产品的消费,这在需求方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工业增加值总体下滑的情况下,电力供应仍显紧张(中国的用电工业占70%),虽然3、4月份历来是投资的季节性高峰,随着雨季的到来,我们预期,未来短期内投资完成额会有下调,但随着125规划的热点领域,例如水利、保障房等的大规模投资在8-9月份逐步从计划转为实施后,今年投资规模仍然将处于高位。这固然会保持中国这个投资拉动型经济的基本增长趋势,但指望这些水泥和钢铁可以开始一个新周期,如同痴人梦呓。

旱季让通胀更“汗”

另一方面,通胀压力将一直维持在高位,直到民众和资本市场习以为常的按照4%-5%的水平制定收入要求和投资基准,政府在开年就定下了这个基调。发改委对下游产品价格和需求的多方压制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而且下游厂商总有办法绕开这些管制,例如减少同样价格下的产品数量。旱季的到来,再次唤醒了原本已经释放的对粮食和蔬菜供应的担心;而且非食品价格的刚性全面上涨,意味着目前的未来支持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高位的不再仅来自食品,成本推动(包括工资和输入)因素推动将成为新的推力,逐渐传导到终端产品上。虽然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跌缓解了未来的输入性通胀,而工资的上涨也是一次性的,但输入型通胀正处于从一次商品到二次商品的传导过程中,加上旺盛的投资和出口生产一时难以冷却,CPI上涨的动力——特别是其中的非食品因素——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日益暴露出来的电力短缺,则在强大需求和扭曲的价格体系两方面夹击下,一定会让这个夏天变得更加炎热。我们预期5月CPI同比上涨5.5%;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7%,环比上涨0.6%。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8%,环比下降0.27%;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环比上涨0.16%。由于6月份CPI翘尾因素更比5月份高0.52%,预计6月、7月CPI同比涨幅将分别达到6%、5.7%。

房地产调控再煎熬

这种情况下央行势必坚持稳健到底,从目前政策工具的指派上,央行倾向于将差别准备金作为调整和压缩信贷的工具,用准备金和央票发行作为对冲外汇占款和流动性操作的主要手段,而加息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整通胀预期。央行对于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调整无疑是卓有成效的,经过一次加息和调准后,4月份M1同比增长仅为12.9%,远低于预期;而M2的同比增长也从3月份的16.6%下降到15.3%,我们预期5月数据发布前后,还有一次升息窗口。

但是,面对日益丰富的非信贷其他社会融资渠道,央行的数量和价格调控工具的局限性日益显现,而且广谱药物误杀中小企业的副作用非常明显。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显然投资的高速增长需要资金支持,钱从哪里来呢?一方面,间接融资——信贷渠道在社会融资中占的比重约来越小。根据上个月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数据,2010年通过商业银行贷款渠道实现的融资规模占比仅为58.5%,剔出银行承兑汇票,2011年第一季度约有32.8%的社会融资不经过银行渠道。非传统渠道正在为大规模向市场输入流动性。银行理财产品以及信托产品的热卖,就是典型案例。这部分将继续支持中国经济活动处于高位。以当下增长最快的房地产投资为例,1至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25362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来自国内贷款的资金仅为4800亿元,增长5.4%;利用外资222亿元,增长62.3%;自筹资金9486亿元,增长27.2%;其他资金10853亿元,增长14.8%。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6449亿元,增长23.1%;个人按揭贷款2753亿元,下降6.8%。开发商和地产投资客总有各自腾挪之术获得弹药,跟中央政府和整个经济前景对赌。

结果就是,最新公布的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并未在今年2-3月份上涨动能趋缓之后进一步回落,涨势反而延伸到了3-4线城市。系统性风险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酵。如果中国经济真的硬着陆,唯一的原因就是地产泡沫的破灭,国际资本做空中国最好的策略就是给中国的房地产企业不断融资,让他们觉得可以撑下去,跟政策博弈,泡沫越来越大,然后逼迫央行全面收缩信贷,这几乎成功了。有关部门刚刚宣布停止开发贷,然后再突然停止对地产融资和做空港股地产股,主动刺破泡沫,这就会顺势拉倒地方融资平台(最新的消息是政府要清理地方债务,无非剥离和证券化),并危及整个银行体系,接下来有可能是日本失去的十年重现。不管这是不是充满着我们讨厌的阴谋论的味道,决策层必须倍加小心。市场最终会明白在货币狂飙的年代,任何一种投资追不上社会融资总量的增幅就是一种失败。整个经济显现出虚胖、体乏、气血过旺的高血压症状,这个夏天中它会倍受煎熬。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