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在沿海地区要想富也要先建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山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山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
今年2月,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要求对沿海港口资源进行整合。港口是陆海统筹、走向世界的重要支点,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它的做优做强,又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
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在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对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作出部署,提出从港口自身发展到港城协同发展的科学路径。同时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港口建设的重要指示,山东在新时代书写着新的行动力度。
整合
整合融合: 港口发展一体化
这是一个早已在进行的世界港口发展大趋势:整合港口资源,推进港口发展一体化。这其中的原理是,通过一体化,使港口由同质竞争转为错位发展,由单兵作战转为组合发展,由大打价格战转为寻求共同利益。
立足中国向东、向西看,日本的东京港和横滨港、德国的汉堡港和不来梅港,以及其它世界大港,都已建成组合港,实现一体化发展。立足山东向南、向北看,从浙江、江苏、广东等南方发达省份,到与我省隔海相望的辽宁,有的已将全省港口整合成一家,有的正加速进行整合,并已取得显著效益——完成整合的宁波-舟山港,2017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吞吐量超过10亿吨的港口。
东南西北都在行动。山东是一种什么状况?山东应该怎么办?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港口取得快速发展,全省形成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为主要港口,以威海港、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分层次布局;2017年,全省有三个港口的吞吐量过4亿吨,全省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二位。
但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我省港口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港一政”、同质化竞争现象。同时港口现代配套能力不够、新建港口集疏运体系不强。
山东港口要做优做强,要走向世界一流,必须进行整合。省委深刻洞悉这一点。去年12月,围绕“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省委书记刘家义在青岛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今年4月,同是在青岛,省委书记刘家义主持召开海洋领域专家学者座谈会。去年6月,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到南方发达省份学习港口整合经验,深入我省各个港口进行实地调研。在一次次座谈、调研中,我省关于港口整合的决策一步步走向成熟。
今年3月,山东港口整合拉开帷幕:由山东高速集团控股,整合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组成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在整合中,这三个港口原则上保持生产经营主体法人资格不变、企业职工劳动关系不变、港口代码资质不变、港口所在地税收体制不变。“这‘四个不变’保证了各方利益不受损失,推动整合顺利进行。”省发改委铁路机场办调研员许西龙说。
这是我省港口整合“三步走”方案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两步是:目前正积极筹备上市的青岛港、威海港,在完成上市后,由青岛港兼并威海港;条件成熟时,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四大港整合为一家省级港口集团。
对于这个“三步走”的整合方案,尤其是第一步先将黄三角三个港口整合在一起,许西龙认为是一个“体现问题导向”的方案:黄三角三个港口腹地重叠,出现同质竞争现象,例如2016年三港的油品吞吐量2800万吨,但建成泊位的通过能力却达到3300万吨,高于实际吞吐量500万吨;根据它们各自的规划,到“十三五”末,三个港口总通过能力将高出实际需求5000万吨——如不加控制,势必导致过度竞争。
“三个港口整合到一起后,首先会根据各自特点进行统一规划、错位布局,打造不同的专业化港口。”许西龙说。当下由省发改委牵头,聘请国际专家,正在进行渤海湾港的统一规划工作,规划预计今年9月出台。
黄三角三个港口对整合充满期待。滨州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云江认为,港口整合后,给他们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带来希望。滨州港水浅泥多,通过万吨级轮船的负10米深水区,离岸六七十公里,需要进行较大的填海工程。对于这一投资大、回报慢的工程,社会资本不愿做,主要依靠政府投资。但滨州市财政收入低,在重新启动建港的头十年里,只投入40亿元,截至目前也才投入130亿元。胡云江原为滨州市财政局副局长,为了统筹财政投入,市里调他担任港务集团一把手。
胡云江认为,借助山东高速集团雄厚的财力、强大的资本运营能力,能全面加快滨州港的建设。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常委、执行董事李航的介绍,让我们认可胡云江的看法:山东高速集团目前总资产达6000亿元,是山东省和全国交通行业资产规模最大的企业;而从300亿扩张到6000亿,用了不到10年时间。目前,山东高速集团第一大业务板块是金融业,占集团利润的44.5%。同时它是中、农、工、建、交等国有银行直属总部的战略客户。
东营市发改委副主任解爱国,则认为由省级国企整合三个地方港,能比市级争取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取得更好的对上协调效果。解爱国说,港口建设涉海联陆,尤其是黄三角三个港口都是泥质港,需要较大工程量的填海、建防波堤;黄三角地区是我省重要石化基地,通过港口进口原油,需要建设油罐区……这些都需要省里和国家审批。尤其是出于环保要求,当前国家逐步收紧用海政策。解爱国认为,借助省级国企的影响力,能高效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山东高速集团拥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并且在潍坊港拥有码头,具有一定的港口运营经验,解爱国认为这都有助于提高东营港的效率和效益。
山东港口整合正快马加鞭。在日前举行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刘家义要求渤海湾港尽快由整合向融合转变,并加快青岛港、威海港等整合进程。在逐步走向一体化过程中,山东港口正逐步走向世界一流港口群。
业态
转型升级:港口业态高端化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相关研究报告,目前世界港口发展已历经四代:从强调运输功能的第一代、增加装卸等功能的第二代、作为国际生产与贸易流通中心的第三代,发展到港口参与供应链竞争的第四代。
不再单纯以吞吐量论英雄,走向全程供应链、船舶租赁等非装卸服务,并提高港口的智慧化水平,我省港口正追赶世界港口发展潮流,努力走向业态高端化。
2017年,烟台港仅铝矾土一项就完成近亿吨吞吐量,连续六年保持全国铝矾土进口第一港地位。烟台港牢牢保持这一殊荣,得益于它打破单一的装卸功能,打造全程物流,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物流服务。烟台港铝矾土业务的战略合作伙伴是魏桥集团,从非洲几内亚矿山开发、几内亚博凯内港装船,直到转运至离魏桥较近的滨州套尔河港,烟台港为客户打造了14000多海里长的全程物流链。目前,这条物流链已平稳运行两年。
我省各大港口都在打造全程物流。日照港的物流延伸到省外。今年5月16日-18日,短短三天内,日照港连续在山西河津、侯马、河南焦作举行物流园区揭牌仪式,把综合服务送到内陆客户家门口。威海港为韩国三星集团打造的“仁川-威海-广州-河内”的海路、铁路大联运,仅用73小时,就将韩国产的三星手机配件,运到越南河内的总装厂,比空运节省成本80%,创造了“航空速度、海运价格”的物流亮点。
利用港口整合、小清河复航等契机,潍坊滨海新区打破港口装卸、储存的简单功能,打造粮食专业性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推动港口业态走向高端。
中粮集团下属的中粮贸易有限公司,经过考察,认为潍坊港被整合到渤海湾港口集团后,将促进港口大发展,潍坊港作为东北粮食南下的重要中转港口,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滨海新区紧临小清河入海口,几年后小清河复航,将把鲁西南粮食运到潍坊港。据此判断,今年5月14日,中粮贸易有限公司与滨海新区签订协议,在滨海新区建设大型仓储物流基地和粮食专业交易市场。
此前,滨海新区与辽宁粮食集团签署协议,在滨海新区建设大连粮食交易所的标准交割库,这是该所除东北之外的第一个粮食基地,并以此在滨海新区做粮食期货交易。潍坊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滨海区党工委书记孙起生告诉我们,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滨海新区形成山东粮食价格指数。
金融保险、船舶租赁,是港口跨出装卸范畴、推动业态高端化的另一种形式。青岛港在2016年末将业务推进到长江流域,建立起“江海联运”模式。江苏硕隆海运有限公司以自购班轮进行运输,随着货运量加大,仅一艘班轮不能满足需求,但受自身实力限制,硕隆无力再购买班轮。青岛港融资租赁公司经过充分调研,融资4200万元购置船舶,于2017年1月租给硕隆使用。这艘班轮现已完成48个航次,货运量达272万吨。截至目前,青岛港融资租赁公司累计为18家单位提供服务。
各项业务一直走在省内前列的青岛港,近年来积极发展非装卸服务业务——目前占港口服务的比例达到30%左右。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江华认为:“大力发展非装卸服务业务,是现代化港口发展趋势。包括青岛港在内,我省港口都需要大力加大这一业务的比重。”
在当今港口发展大趋势中,精益化和敏捷化也是突出的两个趋势。前者的本质是在港口业务中消除所有可能的浪费,后者的本质是使港口形成快速响应市场的业务体系。适应这两大发展趋势,同时为推进港口业态高端化,一项工作迫在眉睫:提高码头的全面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型港口。
青岛港在这方面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头。到今年5月11日,亚洲首个自动化码头——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成功运营一周年。一年来这个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9.48万标准箱,单机平均作业效率比全球同类码头高出50%,为世界提供了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
省委对智慧型港口建设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刘家义要求在全省港口复制推广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建设经验,推进港口建设与互联网、物流网、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操作远程化、自动化、无人化,带动港口功能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小港主动与大港进行合作,接受大港的辐射带动,是小港走向业态高端化、提升装备水平的有效途径。威海港主动与青岛港合作成立的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威海港内利润最好的公司。成立于2006年的合资公司,在青岛港带动下,上了先进的集装箱装卸设备,并推行青岛港的先进管理经验,十几年来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滨州港与青岛港合资成立的集装箱公司,同样运转良好。
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对此分析道:“这可以看作各港口以市场方式自发进行的部分整合。它告诉我们,我省正大力推进的港口整合,将有力推动港口走向高端化,提高港口整体效益。”
协同
以港兴市:推进港城发展协同化
这是港航业又一个早已在进行的世界大趋势:港口发展从传统概念中的港口一“点”,扩展到包括港口城市和腹地在内的区域一“片”,港口成为城市发展乃至区域发展的推动力量。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国际化大城市中,有八个是港口城市,如纽约如东京,而且它们都带动形成了极具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经济圈。港城协同发展,是港口带动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
5月10日,当我们来到潍坊滨海新区新和成药业二期项目工地时,离潍坊港15公里的厂区内已建起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总部在浙江的新和成,是中国第一家上市民营企业,目前已在滨海新区投资120亿元,预计三年投资286亿元,将在滨海新区建成它的北方总部基地。
依托潍坊港,发挥沿海优势,潍坊滨海新区现在已建成六个专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209家,去年产值达到879亿元。良好的产业布局带来快速的人口聚集,十几年前还是“沧海茫茫水接天,草中时见一畦田”的盐碱地,现在已崛起一座30万人口的城市。2009年还需要“开着链轨车出来买包子”的滨海新区中央区,现在一条条柏油马路纵横,交通四通八达。
“除了聚集产业,我们还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在‘一天平均投入一个亿’,滨海新区正发展成为宜业宜居的沿海城市。”潍坊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滨海区党工委书记孙起生说。
和潍坊一样,东营、滨州依托黄三角充足的土地供应,也在港口周边建立开发区,推进港城协同发展。
实力较为雄厚的烟台港,则走出一条港口和企业共建产业园、辐射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路子。由烟台港与万华合成革集团合资成立的工业园,总投资500多亿元,运营管理液化、煤炭码头等项目。自2014年投产以来,工业园每年产值都在千亿元以上。目前,这个工业园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液化气地下储存洞库,发展成为亚洲最大最全的聚氨酯和涂料原料基地。非仅储存,还进行交易,目前已发展成为东亚最大的液化石油气交易中心。非仅自身发展,还带动周边发展,目前已在当地带动形成一个千亿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类似的大手笔不断。2017年8月,烟台港、保利协鑫石油天然气集团、山东环亚国际能源集散中心有限公司,共同签订总投资100亿元的烟台港LNG项目。该项目的落成,将推动烟台港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港,并对周边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5月11日,潍坊滨海新区弘润石化罐区,一辆辆等待装货的油罐车从罐区排到马路上。这个罐区的原油,是通过管线从青岛港运来的。作为我省港口的龙头,青岛港通过疏港体系建设,带动腹地经济发展。“董家口-潍坊-鲁中”等三条输油管线,能为当地地炼企业节约三分之二的运输成本。此外,通过在临沂等地建设内陆港,联手铁路部门发展34条集装箱海路、铁路联运线路,青岛港的触角不但延伸到我省中西部,还扩展至中西部省份。
至于青岛港在青岛当地的港城融合,更是妙笔不断。不必说被国务院定位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的西海岸新区,也不必说海洋科研机构云集的蓝谷新城,只看青岛港老港区的华丽转型,就能“滴水映太阳”。
百年来随着青岛市的不断扩容,青岛港百年老港区已居于市中心。这向老港区提出新课题:不能再进行污染性的装卸业务,并且要融入城市发展。为此,老港区拆除围墙,建成了山东第一个邮轮母港。两年来,青岛港邮轮母港开发邮轮航线11条,接待旅客30万人次。此外,青岛港还与两家央企成立土地开发体,对老港区的老仓库、老厂房等进行文化旅游开发。老港区所在的市北区更是主动对接:附近的历史文化街区、创新产业片区,利用邮轮母港带来的人流信息流,分别打造休闲游憩文化体验带、蓝色经济高端商务带。百年老港区,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之中。
长风破浪正此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通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等重大举措,加快新时代海洋强省建设,是山东人民的瑰丽蓝色梦。我们相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一亿齐鲁儿女一定能汇聚起海洋强省建设的磅礴力量,奏响新时代的蓝色交响曲,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