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抢人”大战,真正缺乏人才的农村咋办?(5月18日《人民日报》)
人才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眼下,全国许多大城市都在抢人才,推出的落户条件一个比一个优越,想要“逆流而动”,引导人才流向农村绝非易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基层党委政府引进先进人才,培育本土人才,留住本土人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重视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要以需求为导向。各地区在改革发展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需求在哪里?要以此来作为导向,精准地引进和吸纳人才。城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种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都有大批优秀人才处在退休状态,他们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没有负担,但许多人无所事事。而且所有单位都有服务于退休人才的“老干部局”、“老干办”,有现成的组织资源。如果以自愿为前提,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这些退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定可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重要作用。
各地要搭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平台,让他们能够真正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应当说现阶段愿意参与乡村振兴的各方面人才都是有的,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实践出人才,工程出人才,项目出人才,基层出人才、实干出人才而不能把仅仅把文凭等同于人才。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文凭是靠不住的。很久以来一直有城市退休人才自发来到乡村,类似报道常见于报端,官方也经常对其中优秀者、先锋者公开表扬、表彰。这些人中有曾经的高级干部、知识分子,现阶段,乡村振兴最需要的是优质教育资源,是能够为每一个乡村建设一所较高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师。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应当优先考虑为乡村学校引进高水平的教师。乡村振兴的前途掌握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手里。如果能够有意识主动安排城市退休的高层次人才到农村学校工作,也一定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级人才。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当地人才的培养和培育工作。既要重视存量,也要重视增量,切勿“引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人人都是“人才”、人人不可或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会成为现实。一要重视培养。根据本土人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或者开展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通过参加一些高端的培训,促进企业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二要实行奖励。参照“人才奖”和“重才爱才先进单位”评选的内容和方式,在本土人才和本地企业中开展评比和表彰,对于获奖的人才和企业给予奖励。通过奖励激发本土人才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激励本地企业营造起重才、爱才、惜才,和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良好氛围。三要提供服务。关心本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人才房和人才公寓租售、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配偶和子女就业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外地引进人才同等的优惠待遇,切实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四要送上关怀。建立起本土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本地企业家信息库,在人才与人才、企业与企业、人才与企业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通过对信息库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全面了解人才及其家属的基本情况,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送上政府对本土人才的关怀。比如生日时的一条短信、或是春节时的一张贺卡,这些细节,都能够让本土人才感受到政府的温暖五要鼓励参政。充分发挥政协“企业家协会”的作用,鼓励企业家委员积极参政议政,这既是委员的权利,也是一种义务。通过组织企业家委员参政议政,及时地将社情民意传递到政府手中,通过建言献策,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使政府的人才战略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真正起到乡村振兴的作用。
人才引进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将社会的治理结构、人才作用发挥等方面从系统性、全局性、整体性来考虑,切记不要通过简单的物质刺激来引起人才的不合理和无序流动。人才麇集在大都市,都能找到施展才干的天地吗?如果大城市人才大量积压,而农村和边疆地区人才大量缺乏,这是多么大的浪费!改变这一现状,还需国家完善引导人才流动的顶层设计,相关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用人机制,增强基层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引导人才大量走向农村、走向边疆,除了提倡待遇留人,还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这是一个加速变化的世界,每个人都会面对一个更加跌宕的人生。现在要做的是努力提高自己,积极拥抱时代变化,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以后要维系城市发展,“抢人大战”势必要向普通人延伸,每个人都会有施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