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短板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一纸意见,实施了十余年的“撤校并点”政策被叫停,这是国家层面对农村曾出现的“盲目并校”的政策回应。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乡村小规模学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10.7万所,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4%;在校生384.7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5.8%。农村小学寄宿生934.6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14.1%。
作为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统称两类学校)依旧面临众多现实问题:如何平衡撤并?如何弥补师资?如何保障学生身心?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进一步振兴乡村教育,两类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达到本省份确定的基本办学标准,经费投入与使用制度更加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
专家认为,面对乡村小规模学校“萧条”“贫弱”状况和乡镇寄宿制学生“心理”“欺凌”等问题,《意见》的出台是及时雨、雪中炭。
十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一半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学校呈现空心化特征。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学校有100多人,两名教师,2000年左右老教师退休,新来的老师留不住,更换频繁,学生逐步流失,2010年左右,学生大概只有20名。”近日,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陈村小学老君洞教学点校长邱新学告诉记者。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该文件第十三条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表示要“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
这项政策在农村最明显的表现为小学数量的减少。2000年,我国农村小学数为440284所,而到2010年则只有210894所。十年时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52.1%。
2010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一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大规模的“学校进城”后,农村学校日益荒芜凋敝,农村教育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过度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实施了十余年的“撤校并点”政策被叫停。
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向解决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问题发力。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解释,文件把握了一个原则,就是学校的布局既要有利于为农村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又要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又近又好这两者结合好,既要防止过度撤并造成学生的过度集中,同时也要避免产生新的“空心校”。
撤并乡村学校要“妥善慎重”
如何决定农村学校撤还是并?《意见》指出,要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完全小学布局,修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按程序公开征求意见,并按程序报省级人民政府备案。在人口较为集中、生源有保障的村单独或与相邻村联合设置完全小学;地处偏远、生源较少的地方,一般在村设置低年级学段的小规模学校,在乡镇设置寄宿制中心学校,满足本地学生寄宿学习需求。
吕玉刚进一步解释,“学校的撤并,要按照‘科学评估、应有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从严掌握,学校的撤并原则上只针对生源极少的小规模学校,并且应该有适当的过渡期,不是说今年人少了今年就撤了,要看看后两年,必须要有一个过渡期,考虑人口变化的情况,妥善慎重决策,视生源情况做必要的调整。”
今年4月,河南省新安县青要山镇从曹村乡撤乡建镇,该镇地处深山区,地广人稀,人口居住分散。青要山镇中心小学距县城30公里,弯弯曲曲的盘山路驱车走了近一个小时。
据该镇镇长介绍,之前每个行政村都有教学点,随着生源减少,一些教学点只剩十几个学生,且年级分散,教学“下不着劲儿”。
青要山镇中心小学对15个教学点进行了整合,形成了中心小学这所半寄宿学校。2016年,筹资25万元,对校舍、操场等进行整修,周边100余名学生入住。“刚过来的孩子,晚上睡不着,我们就把家长接过来,住一个星期。”镇长告诉记者,“孩子每个月生活费140-150元,乡里给住宿孩子补贴160元左右,来这住宿,基本花不到自己的钱。”
“一开始家长不理解,觉得不方便。后来家长来学校看,觉得生活条件、教学质量都比之前村里的要好,就愿意让孩子过来了。”元山村村支书郭宝忠说,元山村离中心学校13公里,仍保留着1-3年级的教学点,有30多个学生。
“中心校+教学点”是河南新安县采取的模式之一,铁门镇陈村小学老君洞教学点是其中一个例子。“2014年之前,在县政府规划的时候本想撤掉,但老君洞村地处偏远,孩子上学不方便,群众保留呼声高。县政府投入300万,对学校重新规划,2015年新校舍投入使用。”校长邱新学说。
不断加码的乡村教师待遇
师资不足一直是农村学校面临的棘手问题,此次国办印发的《意见》中,再次强调教师待遇问题。“切实保障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文件特别强调要从当地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水平出发,不能光算工资那一部分,要把全部的收入都纳入测算。”吕玉刚说。
1992年出生的李娜,家住洛阳,从信阳师范学院毕业后,考取了河南的特岗教师,来到青要山镇中心小学当了一名老师。“按规定,特岗教师三年后才能转正,转正后还有两年服务期,之后才允许调动。”李娜说,对我来讲是一个锻炼机会。
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实验学校的许晨,也是一名90后特岗教师。许晨告诉记者,给我们乡村教师的补贴有4种,所有加起来大概一个月能拿到3200元左右,还不错。
据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毛杰介绍,河南省从2009年实施“特岗计划”至今,累计投入专项经费64.3亿元,招聘10.5万名特岗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关键因素,国家层面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码。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从乡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补充渠道、生活待遇、编制标准、职称评聘、交流轮岗、能力素质、荣誉制度八个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
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
留守儿童在中国乡村大量存在。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2075.42万。
河南省新安县云顶村的孟紫涵,今年读四年级,就读于铁门镇高沟小学。孟紫涵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周一把孟紫涵送到学校,周五把他接回家。
“孟紫涵属于单留守,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家里老人身体好的,父母基本都会外出打工。”高沟小学老师孟玲说。
河南新安县的多所学校专门配心理咨询师,不少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高沟小学的留守儿童之家,是一间大教室,学生可以在里面读书、做作业,有专门的生活老师指导管理。留守儿童之家将孩子们学习的活动课表、亲情电话记录、活动开展记录进行文件归档。
“留守的孩子多少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用我们当地的话说是‘可木事’,就是没胆量。毕竟父母不在家跟别的孩子不一样,我们就单个问问他们情况,保护他们自尊,给他们多点关心。”孟玲说。
此次《意见》明确,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体系,建立翔实完备、动态管理的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健全优先保障、精准帮扶等制度,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受教育全过程的管理,优先满足他们的寄宿需求,配齐照料留守儿童生活的必要服务人员,使乡镇寄宿制学校真正成为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