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税率有别、港澳企业依然面临部分产业准入的限制、港澳人士就业需要办理就业证、无法平等享受内地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港澳货物商品进出内地过关耗时……
由于粤港澳大湾区横跨三个关税区、三个行政区划和三种社会法律环境,带来的三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制度障碍,影响了湾区经济一体化融合进程。
不过,尽管客观环境造就的障碍暂时无法消除,但近三年来通过广东自贸区的建设,前海、南沙和横琴在突破上述障碍的试点中均大胆尝试,因地制宜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形成了先局部突破再以点带面的局面。
借广东自贸区成立三周年之际,广东省自贸办日前宣布,下一步广东自贸区将重点探索在“一国两制”和C E P A框架下,与港澳加强在服务贸易自由化及规则对接、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交通互联、信息互通等方面合作。同时,进一步放宽港澳金融、商贸、法律、航运物流、电信等领域的准入、资质和经营范围限制,探索与港澳服务业市场管理标准相统一的行业管理制度。
南都记者获悉,在即将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会提及进一步降低三地融合的障碍,探索人才和要素在大湾区内自由流动,从这个意义上看,目前前海、横琴和南沙的部分试点,未来有望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内进一步推广。
部分片区实施港人港税澳人澳税政策
由于内地的个税税率比港澳高,如果港澳人士在粤一年工作超过183天,则要按照内地标准缴纳个税,按照专业人士估计,同样的收入水平,内地个税税负大致是香港薪俸税的三倍。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前海创新“前海深港人才合作”常态交流合作机制。前海已在全国首创对境外高端和紧缺人才个税超过15%的部分给予补贴。以一名年薪百万的港籍人才为例,其在前海缴税比在内地其他地方少缴约15万元。目前,前海已累计发放个税补贴1.35亿元。
同样,横琴目前也已出台此类政策。为吸引港澳高端人才到横琴发展,横琴全面落实“港人港税、澳人澳税”政策。统计显示,2017年横琴接到符合政策规定的补贴申请89宗,实际发放补贴金额2722万元,同比增长8%,补贴金额占港澳居民缴纳个税总额的40 %.除了个税之外,横琴还对港澳资企业所得税给与优惠税率,为合资格企业提供15%的税收优惠。
除了弥合个税差异之外,目前广东自贸区还对港澳人士的缴税流程进行了简化。据省自贸办通报显示,广东自贸区已经采取了全国首创的跨境缴税,通过首创的“跨境电子支票缴税”、V -T ax远程可视自助办税系统等,实现跨境办理涉地方税费业务,实现港澳和异地纳税人实现涉税业务办理“零跑动”、跨境办税“同城同质”,以及能随时随地查询和打印税收票证。横琴还自主研发了全国首台远程可视自助办税终端,办税效能提升80%.
取消港澳人士就业证 逐步给予同等待遇
一个多月前,前海管理局官网挂出一份公告,在前海工作的港澳居民即日起免办《台港澳人员就业证》。这意味着,在我国实施超过12年的“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实行就业许可制度”,在前海率先实现突破。
前海目前从业人员超过27万人,聚集境外人才达8000多名,其中大部分来自港澳地区。取消就业证,意味着数千港澳人士可以免去再办理就业证的烦恼。
由于是港籍身份,像前海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服务部副部长李志健,此前每两年就要办一次就业证。“办理过程复杂,每次需往返出入境检验检疫和外专部门3次,耗时至少一周,还有很多限制。比如体检要在指定医院做,换单位或回乡证换发,都要办理变更或重新办证。”
就业证只是目前港澳人士在内地就业不便的一个缩影。按照现行的管理办法,港澳人士无论是就业还是生活,都还面临一系列的障碍:港澳人士回内地需办理回乡证,但是回乡证的功能比内地居民的身份证的使用范围小很多,在高铁购票、银行开户等日常生活上均不如身份证便利。同时,在如住房公积金、医保、子女入学等生活配套层面也另有政策。
目前广东自贸区因地制宜,出台了一些绕开障碍的试点办法。
比如前海除了取消就业证之外,还降低了香港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建筑测量师等十余类专业人才在前海就业准入的门槛,并即将扩大至港澳金融和法律专业人才。同时,通过资格认可、考试互免、合伙联营、港资工程项目试点等特殊机制安排,进一步放宽港籍专业人士的执业门槛。
此外,前海还允许前来就业的港人缴纳住房公积金,对港澳人才和境外高端人才实行公租房优先配租、应保尽保,还规划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医院,为港籍人才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推动深港两地通信运营商合作发行“前海卡”,实现前海与香港通信资费同城化。启动前海公共W IFI网络“深港通”,香港运营商手机用户无需换号即可享受前海公共W IFI网络服务。发行深港两地交通“互通行”卡,实现交通出行同城化。
除了前海之外,其它片区也纷纷出台港澳人士生活就业便利化的试点措施。
2017年,横琴新区管委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签署合作意向书,推进投资建设领域专业人士执业资格单向认可,成为全国首个以“港澳服务专项”形式推动港澳专业人士准入执业落地的自贸试验区。
南沙则推出商事服务“香港通”,让港人在片区内可完成投资落户的全部流程。目前南沙也在争取进一步放开港澳建筑师、会计师、医生等专业服务提供者进驻南沙的执业条件。
上述措施的出台,让在广东自贸区就业生活的港人港企享受到了极大的便利。
作为最早一批进驻深圳前海的港资企业,前海周大福全球商品购物中心经过两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自贸区深港合作的标杆示范企业。前海周大福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港籍员工在前海就业较为方便快捷,无需办理就业证,社保、境外高端人才个税补贴也取消就业证的前置查验。
新措施还包括允许在前海工作的港澳居民、外籍人士,自愿缴纳住房公积金,且可享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权利。
前海周大福的员工表示,作为前海深港合作区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2016年开始,他们就陆续成功申请入住前海人才公寓龙海家园,“房子一室一厅、二室一厅的都有,还带精装修,拎包即可入住,房租也比外面便宜合理。”
对港澳企业 逐步放开部分行业
尽管在CEPA下,内地对于港澳资金的行业准入已经大幅放宽,但是依然有包括金融和电信增值等行业并未对港澳完全开放,同时港企在内地开展业务,也面临不同法律框架、行政管制体系的适应问题。对此,广东自贸区充分利用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进了了突破试点。
在行业准入放开方面,目前前海已经在C E PA框架下率先放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像2017年12月7日正式开业的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港资合并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加上已开业的广证恒生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前海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恒生前海基金管理公司(国家证监会批准的首个外资控股公募基金管理公司),C E P A框架下对港澳金融业开放政策在前海全面落地。
为了突破港澳和内地目前适用不同法律体系的障碍,南沙已经设立广州海事法院自贸区巡回法庭,组建国际航运、金融、知识产权等专业仲裁机构,在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同步运行粤港澳三大庭审模式,尝试聘请港澳籍的专家陪审员参加审判,试行法官中英文双语审判,结案裁判文书同时附上非正式的英文翻译件的模式。
在法律环境接轨方面,前海发布《适用香港法裁判的制度探索与实践》,成立前海香港商会商事调解中心,并率先试点开展内地律师事务所与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工作。
此外,前海还取消港资企业注册资本金限制,降低入驻门槛低,近年来港资中小企业在前海的发展变得活跃,这些企业还可以按照一般程序申请最高扶持金额50 0 0万元的项目支持。税收方面,入驻前海的港资企业,如果符合前海产业优惠目录内容的,将可以享受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跨境贷款方面,前海对于入住港企在贷款期限、额度、利率以及使用方位方面都出台了更加灵活的政策。
作为粤港两地营商环境融合的措施,前海还设立了前海香港商会,并出台了一系列投资便利化措施,通过内港通平台,解决港企在开拓内地市场时面临的注册、税务、法律和劳务等问题,启动“1234”服务港企新模式解决企业涉税难题,降低港企准入门槛与入驻办理时间,全国首创“港企直通车”服务模式,依托前海e站通服务中心,为港资企业入驻提供“一门式、一站式”服务。
降低粤港澳物流通关壁垒
由于粤港澳是三个独立的关税区,商品在三地之间流动需要办理报关通关手续,延长了物流时间也增大了企业的物流和运营成本。在自贸区政策下,目前广东采取了多种方式缩减通关的时间和流程。
省自贸办表示,目前已经在自贸区实施C E PA框架下粤港澳商品、食品等通关便利化,通过创新粤港澳关检合作监管模式,对供澳建材综合运用一次申报、分批出境,对珠澳小商品简化归类、汇总申报,对港澳产食品实行进口食品检验前置,对电动自行车、一次性卫生用品等进口产品实行第三方采信认可,对珠澳陆路口岸小客车机检检查结果参考互认等创新制度。
横琴在实行“一次申报、分批出境”后,单批次货物通关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3-5分钟,珠澳陆路口岸小客车通关时间节约40%,横琴和南沙片区被抽查送检的进口食品从原7-11个工作日缩短到目前2-3小时内。
通过全国首创的“智检口岸”工作新模式,企业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均可在互联网免费、无纸化申报,使得港澳商品进入自贸区的出口商品通检时间由2到3天缩短为16分钟,跨境电商平均通检时间仅105秒。
在南沙,通过建成“易通关”平台、“关邮e通”、“穗关在线”移动端,将通关业务放在线上办理,2017年广州关区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分别较2016年全国海关进出口通关时间压缩49%、62%,“互联网+自主报关”报关单数约136万票,进口货物通关成本降幅最高为六成,出口货物通关成本降幅最高为八成。
在跨境电商交易结算方面,前海蛇口、南沙片区打造全新的跨境电商B2B交易结算产品,解决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面临的订单批量小、品种多、频次高的问题,使得2016、2017年前海湾保税港区跨境电商出口货值分别为1 .77亿、3 .74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3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