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多种因素,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一种空间单元。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土地承载能力强,环境资源容量大,区位地缘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具有作为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的优势。如何优化空间布局,进行主体功能分区,规范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是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问题。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开发必须以保护好自然生态为前提,发展必须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确保生态安全,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重点实施湿地保护、沿海防护林体系、城市环境改善、沿海标准海堤建设等生态环境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生态恢复区建设和管理。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环境保障。为此,政府要努力推进其职能的绿色化转型,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绿色决策机制,完善绿色法规与政策,实施绿色绩效考核和加大绿色投入,确保生态优先原则真正得以体现。
●优化空间开发结构
把空间开发、空间结构作为广西北部湾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体内容,认真规划好经济区内的每个空间,包括人活动的空间、留给自然的空间、经济活动的空间、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把经济区的国土空间划分为城市化地区、农村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类功能区。城市化地区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重点;农村地区把农业作为重中之重,保护基本农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地区分为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
●建立城市间的协作发展机制
进一步明确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的发展定位和城市功能,打破行政分割,增强行政协调能力。完善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间的合作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市的比较优势,加强协作,功能互补,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和区域市场。
●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
从区位特点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来考虑,重点布局发展临海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含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类产业,加快培育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海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以及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
●创新土地利用方式
推进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改革试点,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加强围海造地的管理和调控,探索海域使用与土地管理相衔接的新机制,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滩涂资源。优先安排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项目用地,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由自治区统筹安排。
●推进金融主体建设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努力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优化金融运行环境,加快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鼓励设立新型金融企业和金融服务组织;支持依法设立北部湾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发行用于市政建设的债券和信托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设立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专项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园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有关部门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应当重点支持北部湾经济区。
●创新人才开发机制
制定聚集各类专业人才的优惠政策,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北部湾经济区人事改革试验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控人口总量,引导人口有序流动,逐步形成人口与资金等生产要素同向流动的机制。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