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质与量”契合——深化改革农村土地管理
■“三三五五”土地流转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改进,对于维护农民的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想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土地这个最重要的资源要素必须充分流转起来。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将为未来的农村改革确立方向。
德州市政府积极深入农村,对全市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针对德州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大力推广“三三五五”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即完善经济带动型、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创办型、合作社推动型三大类型,实行全程托管型、菜单式托管型、农田承租型三种土地托管模式,采用转包、互换、租赁、入股、荒地拍卖五种流转形式,健全农机服务队、农技服务队、农资服务队、劳务服务队、植保服务队五类专业服务队伍,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农户自发流转面积28.11万亩,占流转面积的72.5%;建合作社流转面积7.3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8.8%;招商引资流转面积3.13万亩,占流转面积的8.1%;其他流转面积2426亩,占流转面积的0.6%。转包和租赁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占土地流转面积的79.8%。
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8.7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62%,涉及6364个村庄6.04万农户。每亩土地平均流转收益达528.2元,流向设施农业的土地流转收益较高,平均每亩900多元。已建成各类标准化生产基地35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已达230万亩,果树面积80万亩,花卉苗木面积20多万亩,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小区830多个,全市初步形成了粮棉、蔬菜、果品、畜牧、水产、花卉六大主导产业。
■突破用地瓶颈,向“指标”外要地
针对全市建设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大,每年新增用地计划指标严重不足的现实,德州市国土资源局积极研究对策,通过挖潜盘活存量用地、推进增减挂钩、综合运用“点供”政策等措施,向“指标”外要地,破解了土地制约瓶颈,有力促进了辖区经济社会发展。
确立了“走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盘活力度,走内涵挖潜、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德州市政府出台了《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挖潜盘活存量土地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通知》,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有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开展了房地产闲置用地专项调查清理工作,严格依法进行处置,对闲置一年以上未满两年的,征收土地闲置费;闲置两年以上的,由政府无偿收回。对批而未供土地,积极查找原因,找出问题症结并加以解决,尽快供地,不断提高供地率。建立健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长效机制,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擅自降低容积率等低效用地或土地闲置等现象的发生。
“增减挂钩”工作成为德州盘活农村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该市通过实施增减挂钩,共取得建设用地流量指标近4000亩。
■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德州市从合村之初,就把生产发展作为基础,加大社区资源整合力度,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集约化和农民组织化,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村庄合并,解除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搭建了整合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为规模化种植,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齐河县于2010年9月启动了10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市级万亩品质蔬菜示范区建设;建成了10万头生态养殖基地。全县约有60%的蔬菜、70%的食用、80%的牛肉销往济南市场。规模化的生产使得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作业,降低了人力成本,从土地上解放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或者到企业工作,多方增收。
村庄合并后,实现了劳动的专业化、集约化。新社区成立土地托管合作社,合作社对农村现有资源进行了整合,把农户的机器租过来,把在家的劳动力组织起来,成立了机械队伍、防治队伍、农民工队伍,为没有劳力的农户提供生产服务。合作社有租赁式(承租农户土地)、菜单式(农户选择浇水、喷药、施肥等单项服务)、入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3种服务模式。农户加入合作社,不仅享受服务还享受低价。由于合作社直接从厂家进货,社员购农资比市场价低20%。农户享受菜单式服务比自己干活平均省钱10%。
新型农村社区搭建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有利于促进城市人才、技术、管理、资金、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通过农业品牌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龙头企业带动、农合组织拉动等方式,推进农户、示范基地、农业企业合作发展。德城区的馨秋种苗科技有限公司,租赁德城区黄河涯镇馨秋社区的1000亩土地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社区村民把土地租给企业后,再到企业打工,获得双份收入。政府部门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引进、信息咨询、科技推广等方面给予帮助,不断提高科技园区的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乐陵市希森集团、陵县乐悟集团等,拆旧村建新村,置换出的土地围绕农业上项目,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联动开发和规模效益,农民变成了现代农场工人,全面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全市有近200家企业与农村联手,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兴未艾。
■医疗改革配套 ——完善新农合建设
德州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措施、优化补偿方案、加强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措施,全面落实新农合政策,规范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日趋完善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方筹资的运行机制,群众参合率、农民受益率、农民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
自2008年开始实行新农合制度,至2010年5月的3年间,全市共400余万农民参合,报销补偿9.6亿余元。全市共有农业人口409.93万人,参合农民407.4万人,参合率达99.38%。三年间共筹集基金107760.66万元,报销补偿96612.71万元,基金使用率达89.65%。仅2009年一年受益农民就达到365.08万人次,受益面为86%。
2010年,德州市武城、临邑两县被山东省卫生厅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省级试点县,将逐步实现参合农民看病付费从后付制向预付制过渡。
根据山东省卫生厅下发的 《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未来德州将结合新农合制度建设,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实现从按项目付费为主体的医疗费用后付制,逐步转向按单元、按病种、按人头支付的医疗费用预付制,从而转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通过推进门诊费用补偿总额预付和住院费用补偿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强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分析,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推动新农合的精细化管理。
二、合村建区举措的实践创新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村庄合并,改写了延续几千年的村庄版图。以文明、开放、包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区文化,冲破了部落式居住、宗族式管理的格局,合并带来的文化融合,让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
科学规划,结束了农村建设混乱无序的历史;居住楼房化、配套设施城市化、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开启了农村城市化的航程。所产生的效果不仅仅是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固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融合进程。
社区选举,实现了农民群众对民主政治的真实需求;干部竞岗,解决了农村班子软弱涣散的历史问题。村庄合并搭建起农村新的民主平台,畅通了农民表达民主诉求的渠道,保证了他们用民主权力选择自己美好的未来。
社区建设,形成了以生活方式转变促进生产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加速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跃升。这种跃升,在现阶段具体表现为土地的加速流转和规模化经营,进而推动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刻变革。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不仅要从城市入手,更要从农村着眼,实现城乡对接,最终实现“一体化”。德州此举不仅让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也通过已有成效验证了“合村建区”的实践可行性。“合村建区”被誉为继土地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党在农村进行的第三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创举。
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四大热点:1、大力度推进转变方式、调整结构,2、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3、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二元”结构,4、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公报》中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德州以合村建区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全符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它为我们未来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板,阐释了如何在后发地区推动工业化;如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如何健康地推进城市化等问题。
德州的这项改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德州的做法顺应了我国历史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抓住了破解城乡一体化难题的关键点,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对于中国广大欠发达地区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具有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