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施一公直言“垃圾论文”,“评价体系”该改了
时间:2018-03-09 09:44:34  来源:新京报  作者:任孟山 
       数量出职称,数量出院士,数量出优秀,这肯定是误区。

  近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施一公参与讨论时坦言:“我以前曾经预测,中国会在2020年论文数超过美国,没想到我们提前完成了。”“有些文章,通俗点叫‘垃圾文章’,就是纯粹为了发文而发文,这种情况太多了。”

  在学界,没有共识的地方很多,但是“垃圾论文”多,不管在哪个学科,都差不多是共识了。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数量化、工分化,自然就会催生论文的大量生产。这个现象在各个学科几乎都存在,有的学校甚至要签责任状,即每年完成几篇论文,完成一篇论文算多少分,年底一分算多少钱;完不成要扣钱、不能评优、甚至影响职称晋升;职称晋升也是先要数数,论文数量不够不能晋级。

  此种情况下,不可能不产生“垃圾论文”。一些“垃圾论文”制造者身处其中,苦不堪言。研究、发表论文是必须的,没有论文,别人不知道你的水平,没法给出评价。西方学界的谚语“Publish or Perish”,意思就是“发表或死亡”。况且,没有论文发表,学术成果就无法共享,也影响着理论的进展,甚至学科发展。

  但相较于数量来说,论文质量才是学者的“核心竞争力”。发达国家的职称评审相对而言,就更看重后者。其实,在每一个学科,谁的水平怎么样,大家基本上心中有杆秤,即使是文科这种看上去评价标准不如理工科客观的领域,哪篇文章有水平,哪篇文章是水货,也是基本准确的。这就是很多国家都推行的“同行评议”。

  当然,如何防范“同行作弊”、防止学科共同体内“一团和气”也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套。但总体来说,这种“同行评议”比起跨界的“大评委”来说,要更加专业、客观。

  与论文数量相关的是“论文引用率”,相对来讲,发达国家的学界引用,人情关系不大,也很少专门制造看上去漂亮的引用率。就像施一公说的“国际通用的方法是参考国际最顶尖专家的观点”,也就是说,不是关系引用、制造引用、频繁自我引用,而是引用参考的都应该是最顶尖专家的观点。

  不过,取消论文发表,不看论文发表,都是极端言论。没有论文就没有学术,更没有学术共同体。只是,不能只看论文的数量,数量出职称,数量出院士,数量出优秀,这肯定是误区,是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应该加以调整。这种改变非一日之功,但也不可畏难而退。

  揆诸当下,在有些地方的部分学校,要求硕士毕业必须有学术论文公开发表。这种评价体系想不制造“垃圾论文”都难。但越是这样,越应尽早改变。归根结底,改变相关评价标准,箭在弦上,不可不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