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27 09:37:28
来源:东方网 作者:何勇海
假期是孩子过足游戏瘾的“大好时节”。关于孩子玩手机游戏,再次成为媒体近日报道的焦点:合肥肥西一位13岁男孩为玩“王者荣耀”偷两部手机,价值5000余元;广西柳州一位10岁熊孩子实力“坑妈”,玩手游3小时花去8000元;杭州桐庐一位11岁孩子玩手游,为向某平台直播主播讨要冲关招数而打赏主播300次,刷走45800元;更有一篇《教育工作者返乡手记:被手机游戏围困的乡村和未来》在春节期间热传……在这些新闻面前,不管是凡夫俗子,还是有识之士,恐怕都难以淡定。
未成年人玩网游手游,如果能做到理性适度,有所节制,可以丰富他们的娱乐和社交方式,还可缓解疲惫、放松身心、获得快感,我们也不必谈之而色变,更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
但是,由于未成年人天生喜好新鲜刺激,又基本没有判断力与自控力,很容易痴迷于游戏。故常有家长感慨:“网络游戏和孩子的教育并非宿敌,但二者的和平相处何其难也!”业精于勤荒于嬉,孩子一旦痴迷于网游手游,轻则玩物丧志、荒废学业,成绩下降便是自然之事;重则偷拿偷支家长钱财,让家庭蒙受较大经济损失,甚至走上盗抢的违法犯罪道路。比如前不久,四川泸县一名17岁少年为玩手游蒙面持刀入室抢劫,被判刑四年零十一个月。网瘾毁人的力量之大、例子之多无须多言。
尤其可怕的是,玩网游手游成瘾已成为一种流行病,尤其在乡村,受害群体更为广泛。在网络热传的《教育工作者返乡手记:被手机游戏围困的乡村和未来》一文中,作者这样描述到:“短短的几天假期里,我见识了手机游戏的巨大威力——除了睡觉,哪怕吃饭、上厕所、走路,村里的青少年手中也往往横着手机。聊起游戏,他们不由眉飞色舞;谈起别的,则表示兴趣缺缺,甚至压根就不答话。”在当地,不懂“吃鸡”(《绝地求生》游戏)还会被当作新的“文盲”对待,令人悲中从来。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不管是凡夫俗子还是有识之士,都明白必须让未成年人远离游戏,远离游戏人生。然而现实做法呢?
作为每一个家长,他们显然不愿看到游戏对孩子产生巨大的摧毁力。但在“农药”、“吃鸡”等游戏迅速走红的大潮中,他们教育引导孩子的每一点努力,实在是力不从心、力有不逮。而学校,则只能进行“肯上进才是真正的王者,学习好才是最大的荣耀”等规劝,对校园外的“手机奴”、“游戏迷”鞭长莫及。此时,我们只有像一位家长那样发出一些质疑了:“网络游戏商们是否认真想过:你们创造一个个财富神话的同时,把多少问题留给了社会?”
尽最大可能减少游戏的负面效应,是相关企业必尽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要静下心来,开发出真正高品质的游戏产品;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健全完善实名制和防沉迷等机制。一些网络游戏企业为了影响最大化、财富最大化,让一款游戏占领许多网页和榜单的显要位置;面对家长控诉、社会质疑,监管部门多次发声,依然表现出不作为,比如实名制、防沉迷机制起步晚,且不成熟、不彻底,甚至于,游戏设计本身存在很多让未成年人上瘾的因素,这些都是忽略自身社会责任的典型表现。
为确保未成年人在未来能真正“荣耀”,相关部门当对游戏业进行到位的管控。光有一系列法律法规不够,还必须开展好规范和清理查处等工作,比如,对社会危害超过娱乐本身的游戏坚决下架与处罚,禁止网游手游过度推销,禁止在未成年人容易接触到的媒介上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