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学生致信县长,让“温暖”良性循环
时间:2018-01-12 11:29:31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王彬 

    近日有媒体报道,浙江金华浦江县四年级小学生陈昕在冬夜见到仍在工作的环卫工后致信县长,希望能让环卫工人完成工作后提早回家。1月8日,县长手写回信,称经过调研,在保证街道清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对环卫工人实施弹性工作制,安排好休息,并在每年6到8月高温和12、1、2月寒冷月份给予每人每月200元补贴,同时每人加发600元年终奖励。

  这位小朋友有一颗善良温暖的心,懂得主动观察“社会冷暖”,以小视角窥探社会细节,将所见融入自己的暖心之中,产生善良的“所感所想”。更难得的是,他又将“所感所想”变成了实打实的行动,还是以“给县长写信”这种直接而又参与感满满的形式来呈现。在“关心他人”的情感依托之下,进行小切口并接地气的“主动作为”,显然多了一份温度和厚度。这所体现出来的已经不只是“善良”“懂事”这些表层的标签那么简单,而是小朋友懵懂的公民意识的有力证明,凸显出来的则是正在成长的社会责任感,其最难能可贵之处便在这里。

  县长的手写回信,将这件事推向了高潮,也划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回信中表明,对环卫工人形成了更合理的机制,也多了补贴的新规定。应对举措本身不仅践行了人性化的追求,更进行了兼顾制度性与常态性的规范,也算得上是“灵活听取”群众意见的典范,值得借鉴。

  如此一来,给予环卫工人便是长久的温暖。而且,这样的回应与措施对这名小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尊重,是对他热爱社会和参与社会的最大鼓舞。

  当然,还是要强调一点,政府部门自身需明晰,对环卫工人等社会公共服务人员的管理,最主要的方法还是得通过及时观察与调查来进行积极调整,主动连贯的措施和接地气的状态都必须有牢靠的常态化的保障,而不能仅靠群众来信或者舆论监督驱动。这样的反思要是也能跟上,那才是真的“温暖”,同时还是对小朋友期望的又一层宽慰。

  类似的“暖心”沟通和行动多一些,有助于铺垫和营造政府与民众相交相连,彼此敞开心扉,让信息真正上通下达,让合理的建议甚至是批评得以流通的社会氛围。这种氛围如果能真正形成,在提升民众自身权利意识的同时,也会让民众多一份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性关怀,让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得以细致化的健全和完善,在规范改进社会短板,助力整个社会“更上一层楼”上发挥微小但坚定的力量。

  “小学生致信县长”这事,是良性运行的社会状态的一个现实缩影,其也是在启示和激励我们,良性社会状态的实现,既需要民众责任意识的苏醒,也需要政府的主动配合,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让社会责任感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温暖”的良性循环以及无限扩散才可以真正期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