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鉴于美国近期在经贸方面的一系列表现,有观点认为,美国似乎不想当“老大”了,于是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城市化委员会荣誉主任、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却直言:“现在谈中国引领全球化,时机还不成熟,我们可以在某些方面发挥一些作用,但是说中国接替美国,扛起全球化的旗帜,还不是时候。”
他认为,全球化有三个重要的组成要素,一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这是全球化的动力;二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和贸易,这是全球化得以实现的载体;三是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这是全球化的实质和目的。
龙永图从这三方面予以了分析:首先,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我们还远远不如美国,至少很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我们最近这些年确实产生了一些跨国公司,但是真正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数量仍然偏少,比起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最后,通过“一带一路”构想及其他方式面向全球的产业大转移,在中国刚刚开始。总体而言,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三个核心因素当中,都还不具备强大的竞争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谈“中国引领全球化”还为时尚早。
他说,中国当下要做的,就是把握住全球化发展大的方向,要确保全球化给整个世界带来一个公平的发展局面和发展机会。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化?龙永图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引人瞩目,但近40年的发展,也出现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包括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也及时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包括西部大开发,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我们就是要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逐步消除国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他解释了当下为什么出现反全球化的潮流:“因为全球化给美国以及西方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利益分配依然不均衡,相当一部分美国或者欧洲的传统产业及从业者被边缘化,这些产业和群体出于自身利益,发出反全球化的呼声。如果各国政府能采取正确的措施,尽可能减轻上述产业和群体受到损害的程度,照顾他们的利益,反全球化的声音就会慢慢低下去,大家对全球化的认识就会逐渐形成共识。”
他指出,中国目前所做的一切,实际上已经给全世界做出重要的示范,中国在解决经济发展和利益分配不平衡上的种种努力,是平息“反全球化”浪潮的一种有效路径。希望西方国家,特别是那些“反全球化”浪潮高涨的国家,能够适当借鉴中国的经验。目前中国所能扮演的角色,就是促使全球化这样一个浪潮能够继续前进,而不是过于在意自己能否“引领”全球化。(信息来源:《英大金融》)